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shī)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東漢
  • 張衡
  • 弧旌枉矢,虹旃蜺旄。 西京賦
曹魏
  • 曹植
  • 恨時(shí)王之謬聽,受奸枉之虛辭。 九愁賦
南梁
北魏
  • 陽(yáng)固
  • 諫疑枉于怨獄兮,寧于公之獨(dú)昌。 演賾賦
北宋
  • 張?jiān)?/li>
  • 狴犴是理,息冤枉之聲; 聲賦
  • 晏殊
  • 哨壺枉矢之設(shè),博簺樗蒲之侑。 中園賦
  • 劉敞
  • 毋舉枉以亂直,毋損正以盈穢。 后非賢不乂賦
  • 蘇軾
  • 民之枉直難其辯,王有刑罰從其公。 三法求民情賦
  • 孰究枉弊,孰明偽真? 三法求民情賦
  • 釋元照
  • 慎勿枉彼信施,以養(yǎng)穢軀; 鐵缽賦
  • 孔平仲
  • 后世蘇張之辯勝,莊老之道鳴,其耀才者或籠愚而不正,其矯枉者又絕圣以無營(yíng)。 智若禹之行水賦
南宋
  • 鄭剛中
  • 故積累之勢(shì),暫可枉其直,復(fù)還舊觀,則又吟風(fēng)而飄搖也。 感雪竹賦
  • 陳巖肖
  • 近臣或捶撲牽曳于其前兮,蹈矯枉過正之非。 釣臺(tái)賦
  • 樓鑰
  • 誠(chéng)以枉尺直尋也,固所不為; 修身以為弓賦
  • 曾豐
  • 公聞之,圖詣覓觀,懼成枉駕。 桂巖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