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校
字在詩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0 字
第 11 字
第 13 字
詩句按體裁分類: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詞
四言
六言
古體
樂府
騷
曲
辭賦
贊
其他
聯(lián)
唐
蘇颋
示威寧校獵,崇讓不陳魚。
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制
席豫
山盡千旗出,郊平五校分。
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
杜甫
形容吾校老,膽力爾誰過。
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
耿湋
謝公親校武,草碧露漫漫。
和王懷州觀西營秋射
白居易
夜來身校健,小飲復何如。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榮寵尋過分,歡娛已校遲。
對酒自勉
李紳
虎符三校列,魚胄萬夫迎。
到宣武三十韻
盛唐
許景先
龍武三軍氣,魚鈴五校名。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高適
雷霆七校發(fā),旌旆五營連。
信安王幕府詩
中唐
盧綸
琴師阮校尉,詩和柳吳興。
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崔峒補闕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
李益
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元稹
史亦明勛最,時方怒校酋。
拜禹廟
科試銓衡局,衙參典校廚。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北宋
范仲淹
渦曲風騷盛,營丘學校光。
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
宋庠
頻年隨校尉,晚節(jié)事輕車。
漢將三首 其二
司馬光
相府新承檄,蘭臺舊校文。
送次道通判西京
金
李奎報
鶯尋花校晚,蜂唼酒還醒。
次韻李侍郎又以前韻詠黃紅青三色見寄。皆押旁韻 詠黃
金末元初
耶律楚材
阮聲師校尉,琴訣受嵇康。
和張敏之詩七十韻三首 其二 再用張敏之韻
馬牧初蕃息,民編莫校量。
和張敏之詩七十韻三首 其三 讀唐史有感復繼張敏之韻頗有脂粉氣息遷就聲韻故也呵呵
漢興學校啟,文作典章施。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
元
鄭元祐
字法勤書史,年勞起校官。
挽錢翼之
閔思平
粗狂潘???,潦倒柳先生。
枕上吟得拙詩。寄同年樸左尹
元末明初
王逢
摸金無校尉,掛劍有行人。
送僧蘭古春亂后還省先塋
明
練子寧
蕓閣歸來日,相期共校讎。
周子林讀書樓
何喬新
戍兵勞校閱,仄徑壓躋攀。
倒馬關
黎民表
藻鏡咸瑩徹,詞場屢校讎。
奉送座主大司徒馬石渚先生還南都
汾陰陪校獵,岱岳議封禪。
將之京師祗謁先隴述感一百韻
王世貞
萬事徵漁父,孤懷信校人。
真定劉使君子易月夜宴城北池亭觀捕魚
王弘誨
前鋒嚴校尉,后隊肅樓船。
常武篇賀中丞常公遣師西征大捷五十韻
鄧云霄
古典勞探討,新編細校讎。
壽張九岳古稀初度四十五韻
明末清初
毛奇齡
司閫三軍命,分符七校才。
大將軍西伐詩
陳恭尹
桃李三山遍,韜鈐列校悛。
獻大司馬制府吳公一百韻
清
張英
清蹕雙旌遠,期門七校雄。
省耕應制二十韻
陳廷敬
不辭鉤校切,有暇得微吟。
禮闈校士得十四韻
陸楣
妄志歸漁獵,虛懷屬校讎。
哭朱子西安
弘歷
紫陽經校定,仲默幾研精。
御賜書經傳說匯纂恭紀二十二韻
袁枚
繭絲紛校括,伍伯走踉蹌。
寄莊容可撫軍五排一百韻
治理同商榷,鶯花共校讎。
哭望山相公六十韻
清初
查慎行
得兒雖校晚,投老倍堪娛。
題仲弟查浦后甲辰圖小照十六韻
民國初
連橫
修文明校序,偃武勵屯田。
春日謁延平郡王祠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