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88,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南朝宋
  • 謝靈運
  • 葛相發(fā)嘆而思正,曹后愧心于千魂。 撰征賦
  • 鮑照
  • 魚深沉而鳥高飛,孰知美色之為正? 園葵賦
西梁
  • 蕭察
  • 其徒眾則乍游乍處,或賢或圣,并有志于頭陀,俱勤心于苦行,競假寐而誦習,咸夙興而虔敬,議苦空之迅流,惜朝陰之奔競,潛深窟而學六通,隱間蕪而修八正。 游七山寺賦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 寸中孤嶂連還斷。尺里重巒欹復(fù)正。 小山賦
初唐
中唐
唐末至五代
北宋
  • 田錫
  • 昔夏后之御歷也,憲章于舜,祖述于堯,推歷稽人統(tǒng)之正,用寅為歲首之朝。 南省試圣人并用三代禮樂賦
  • 吳淑
  • 固可以滌邪納正,感物通靈者也。 笛賦
  • 王禹偁
  • 原其先天之謂道,體道之謂圣,所以居域中之大,所以為天下之正。 圣人無名賦
  • 楊大雅
  • 客既聞臣之說,而知漢以宮室壯麗威四夷,宋以畿甸風化正萬國。 皇畿賦
  • 夏竦
  • 恭己則人敢不恭,正家則國罔不正。 正家而天下定賦
  • 國之定則家之正,家之正則國之定。 正家而天下定賦
  • 范仲淹
  • 欲求乎不失其正,必在乎受之以蒙。 蒙以養(yǎng)正賦
  • 總其庶官,位定而上下皆正; 六官賦
  • 宋祁
  • 為先友公孫子正作也。 傷賢賦
  • 惟進退不失其正,仰奉帝儀; 乘石賦
  • 蔡襄
  • 物拔其萃,茲乃當天地之正氣。 慈竹賦
  • 陳襄
  • 故孟軻明四端之由,荀子辨五官之正。 至誠盡人物之性賦
  • 孔文仲
  • 上焉兩兩之悉正,下焉元元之永賴。 三階平則風雨時賦
  • 王觀
  • 利焉金錫之為美,民焉男女之為正。 揚州賦
  • 蘇轍
  • 今子則非坦腹而受污,模糊彌漫,而不得保子之正者邪? 缸硯賦
  • 然后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游夫無窮。 服茯苓賦
  • 黃庭堅
  • 當其號令絕于衰周,筆削興于將圣,遵余制以昭其法,撥亂世以反其正。 春秋元氣正天端賦
  • 晁補之
  • 處今行己,則欲就有道而正焉。 是是堂賦
  • 亂曰:龍火頹坤兮虛正宵,萬物酋敕兮傷秋郊。 后招魂賦
共88,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