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南梁
  • 江淹
  • 瀝泣共訣,抆血相視。 別賦
  • 若夫齊景牛山,荊卿燕市,孟嘗聞琴,馬遷廢史,少卿悼躬,夷甫傷子,皆泣緒如絲,詎能仰視! 泣賦
北魏
  • 張淵
  • 人星麗玄以閑逸,哭泣連屬而趨墳。 觀象賦
中唐
  • 韓愈
  • 時(shí)憑高以回顧兮。涕泣下之交如。 復(fù)志賦
  • 舒元輿
  • 或泣露如悲。 牡丹賦
北宋
  • 吳淑
  • 或求堇而流漣,或泣竹而悲慨。 冬賦
  • 或泣之以修魯史,或獲之以賜虞人。 麟賦
  • 晏殊
  • 龍銜燭兮昆嶠,鮫泣珠兮貝闕。 雪賦
  • 宋祁
  • 因泣下數(shù)行。 感交賦
  • 歡期變以遷次兮,涕泣焉其流纓。 歲云秋賦
  • 蘇軾
  •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不絕如縷。 赤壁賦
  • 面垢落塈之涂,目泣濕薪之煙。 秋陽賦
  • 張耒
  • 吾嘗中夜而聽之,淅瀝颼飗,群動(dòng)百蟲,怨泣悲吟,動(dòng)人忡忡者,秋之聲。 秋風(fēng)賦
  • 程俱
  • 要曳涂之靈介,勝泣河之鮑?。 臨芳觀賦
北宋末
  • 周紫芝
  • 秋風(fēng)颼颯,露泣草蟲。 卻暑賦
南宋
  • 王十朋
  • 或濕衣以障火,或泣血以戢焚,或銜哀而廬墓,或負(fù)土以成墳,或以行而名里,或以義而旌門。 會(huì)稽風(fēng)俗賦
宋末元初
  • 鄭思肖
  • 每泣血漣如兮,為大恥未報(bào); 泣秋賦
  • 李荇
  • 涕泣下之沾襟。 博浪沙
  • 金安國
  • 又如二妃江濱,目斷蒼梧,血泣交流。 凍梅賦
  • 丁壽崗
  • 如泣如訴,鬼魂猶在。 吊長(zhǎng)平坑卒賦
  • 祿洪
  • 予眾不得任兮,妻離子散恨塞滿兮,傾觴布奠望天涯兮,號(hào)泣震掉鬼神愁兮。 戰(zhàn)場(chǎng)賦
  • 羅湜
  • 或歌笑于相逢,或泣涕于送別。 傀儡賦
  • 吳祥
  • 仰泣辜于當(dāng)時(shí),欽神禹之大德。 下車泣辜
  • 樸承任
  • 吾知忠精之不死,飲泣地下兮凝碧血。 吊三元帥賦
  • 李魯
  • 田家釋耒,號(hào)泣惔惔。 憫旱賦
  • 曹好益
  • 念前途之羌永兮,涕泣下之縱橫。 西征賦
  • 成汝信
  • 依翁體于膝下,睹泣血之慘色。 和鐄兒病中述懷賦
  • 趙纘韓
  • 玉索銀鉤,鬼泣神驚。 筆諫賦
  • 金錫胄
  • 風(fēng)泣焱駭,神騰鬼趡。 祀喬山賦
  • 天巧足奪,鬼泣何論。 詩賦
  • 姜再恒
  • 心怊悵兮不忍返,涕泣零兮如雨。 山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