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 董仲舒
- 雖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懷進退之惟谷。 士不遇賦
- 揚雄
- 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溝嵚巖而為谷。 甘泉賦
東漢末
- 劉楨
- 其為暑也,羲和總駕發(fā)扶木,太陽為輿達災(zāi)燭,靈威參垂步朱谷。 大暑賦
- 女工則絳□綺谷。 魯都賦 其九
曹魏
- 阮籍
- 是以伶?zhèn)愑硒P于昆侖之陽,鄒子噏溫于黍谷之陰,伯高登降于尚季之上,羨門逍遙于三山之岑; 東平賦
- 曹植
- 其揚暉也,晃若九日出旸谷。 芙蓉賦
西晉
- 傅玄
- 百川咽而不流兮,冰凍合于四海,扶木憔悴于旸谷,若華零落于濛汜。 大寒賦
- 左思
- 雖復(fù)臨河而釣鯉,無異射鮒于井谷。 吳都賦
陳朝
初唐
- 韋承慶
- 巨海見排于井谷。沈浮兮靡定。 靈臺賦
- 楊炯
- 俯察千仞之深谷。 渾天賦
- 公子忘憂兮樹萱草于北堂。雖處幽林與窮谷。 幽蘭賦
唐
中唐
晚唐
北宋
- 吳淑
- 布之以原隰丘陵,錯之以山川陵谷。 地賦
- 宣王見誨于聞天,王莽傳方于漬谷。 鶴賦
- 優(yōu)孟則言其葬禮,馬防則明其調(diào)谷。 馬賦
- 苢蓿懷風而披靡,蘘荷依陰而繁茂,葛覃既施于中谷,蘭生亦羅乎堂下。 草賦
- 二妃泣之于蒼梧,千戶封之于渭川,伶?zhèn)惒芍趲O谷,蔡邕識之于高遷,長房得之而代形,離婁服之而成仙。 竹賦
- 太清漬花而療疾,抱樸服膠而絕谷。 桃賦
- 文彥博
- 不然,則何以歲祈百谷,涓辰日以郊耕; 祭法天道賦
- 王觀
- 微至于棲巖遁谷之士,下至于羈臣寡婦之賢。 揚州賦
- 蘇軾
- 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陽之堅百谷; 秋陽賦
- 蘇轍
- 則亦辛勤于澗谷之底,槁死于峰崖之顛。 服茯苓賦
- 黃庭堅
- 此木產(chǎn)于臨川之崔嵬,是為麻源第三谷。 白山茶賦
- 劉弇
- 搴同穎之秀而谷人腹,沐涂旁之枝而桑者衣。 元符南郊大禮賦
- 周邦彥
- 其他或左據(jù)函谷,右界褒斜,號為百二之都,東有成皋,西有崤澠,定為王者之里。 汴都賦
宋
- 林敏功
- 有美人兮在空谷,澹幽茸兮耿幽獨。 梅花賦
- 喻良能
- 陶朱縱棹兮五湖,季倫暢飲兮金谷。 喜賦
- 一束既多兮魏帝之賜,少者百年兮甘谷之壽。 菊賦
南宋
- 周必大
- 曾大父游臺回過之,先生年才二十九,投贈古賦律詩各一篇,詞氣亹亹乎東坡,字畫骎骎乎山谷,蓋崇寧癸未歲也。 跋初寮王左丞贈曾祖詩及竹林泉賦
- 揚仁以遺太和嚴端禮,端禮將刻寘山谷舊治,偕萬安郭澥求跋語。 跋山谷書文賦
- 薛季宣
- 至己卯,僧行亮神服居山之深者,今靈巖寺安禪谷是也。 雁蕩山賦
- 水簾眩日以舒耀,新月弓彎而出谷。 雁蕩山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