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英師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巖居得幽勝,俗累無憂傷。
占彼鳳山腋,建茲法云堂。
宵眠一氈蒲,晝食幾稻粱。
凈眾集善緣,勇猛能自強。
瑞相嚴中楹,梵夾羅四旁。
軒窗據(jù)蒼崖,松竹圍重岡。
不雜人世喧,更覺禪味長。
我嘗命賓友,間或攜肴觴。
中休憩丈室,遠覽登上方。
念昔保城塹,屹然壯金湯。
列剎以百數(shù),息民殄千殃。
爰居盡樂土,利用無缺斨。
遂使吳會俗,長為禮義鄉(xiāng)。
何獨竺乾域,寶山亦(道光本作自)清涼。
學禪見性本,學詩事之馀。
二者若異致,其歸豈殊途。
方其空洞間,寂默一念無。
感物賦萬象,儒(抄本作如)懸鏡太虛。
不將亦不迎,其應常如如。
向非悟本性,未免聲律拘。
英師個中人,以詩隱浮圖。
桃紅柳青青,翠竹黃花俱。
誤落世間耳,脫略公卿徒。
昨朝得東風,打包過江湖。
胡為來帝鄉(xiāng),叫閽徹宸居。
堂堂老阿師,道價東西徂。
住山垂一世,學子紛云趨。
寒潭風靜練,皎月天心孤。
邇來只屨輕,片雪銷洪爐。
愿言立強名,故事臣敢誣。
事成明當發(fā),長吟入春蕪。
從茲窣堵波,山雪(抄本作云)閟天書。
顧我坐學省,兀兀如守株。
因君聽篷雨,為謝故溪魚。
昨日過江去,今日過江來。
勞勞百年內(nèi),行役知幾回。
英師舊相識,笑談與之諧。
袖中出詩篇,足以慰旅懷。
巨鱗是何者,肯論才不才。
閔子少許可,胸襟絕纖埃。
落筆遺珠玉,于汝亦幸哉。
我本乏好語,得句無精神。
聊書此為贈,慎莫傳諸人。
次一嚴詩軸韻 明 · 李睟光
七言絕句
余方病。塞兌久矣。況筆硯之役乎。往歲英師自金剛來叩余詩。余漠然無以應。目擊而退。今其上足一嚴又來請甚勤。故書以示之。
悔將文字枉平生,心似瘖鐘不肯鳴。
欲識吾儒工盡處,上天無臭亦無聲。
送鐘英上人謁鄭玄谷(辛酉)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詩
鄭谷喜題僧,英師遠叩扃。
非無廬岳社,應念楚江醒。
秀句須先和,幽談亦可聽。
思君今夕夢,相逐度長亭。
題僧軸(丙戌) 明末清初 · 崔鳴吉
七言律詩
英師已化前身去,弟子今攜舊卷來。
往事追惟如宿昔,清篇重把有馀哀。
浮生白發(fā)無端老,古寺閑花幾度開。
寥落十年詩社約,續(xù)題新句付渠回。
英師吾與爾同歸,行露何心更舉衣。
挹彼不窮清穎水,采斯無限首山薇。
詩帶煙霞筆欲飛,楚師當日受英師。
儒禪世劫俱泡幻,每與新人說舊時。
國破君亡日,纖纖一女兒。
麾旗呼健卒,威武懾英師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