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致覺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少年兄事日,千里憶君情。
白首逢新態(tài),青山負此生。
詩多未閏骨,世亂惜浮名。
時復論交處,臨風涕自橫。
冀婦餉田日,梁妻居廡時。
敬如賓對主,禮必案齊眉。
壸則人爭式,家貧己獨知。
龍頭榮晚擢,熊軾喜相隨。
美政多陰助,良規(guī)幾密裨。
新阡感霜露,故宅返茅茨。
一疾初無妄,三秋竟未醫(yī)。
佳兒執(zhí)手訣,愛女隔湖思。
虛寢驚風入,空簾缺月窺。
郎君白首在,哭盡有馀悲。
別駕劉莘老,遙來看老僧。
言真無巧拙,情至少逢迎。
話我似彌勒,誰當辨濁清。
多攜孫若子,相視笑亭亭。
功曹轉(zhuǎn)運忽三年,話別秋陰山月圓。
圣母更勞上壽表,故人重寫贈行篇。
一官盡瘁忘霜鬢,萬里關(guān)心共雪天。
為問侍郎相憶否,亂離去住兩茫然。
劉別駕莘叟入山 明末清初 · 釋函是
七言律詩
① 劉從都中初歸,以潞?見惠,予臥病,弗獲展待
萬里王程歸永日,紛紛竹馬迓湖東。
城頭峰出鳥飛外,谷口云封僧病中。
深棘舊尋三徑在,斷金難隔二人同。
尚期把臂秋山早,覆我寒襟共朔風。
海內(nèi)親朋散,風流得偉長。
開樽鄉(xiāng)社月,落葉薊門霜。
水部詩名擅,湖山屐齒香。
應知幽夢發(fā),春草遍池塘。
徐莘叟太史 明末清初 · 錢澄之
七言律詩
名園策杖屢蹉跎,準擬今冬約伴過。
身隱未能忘筆墨,興衰猶喜聽笙歌。
常時放棹千江遠,老去騎驢兩日多。
雪霽山寒行不得,花前留醉待春和。
李生行 明末清初 · 錢澄之
君不見漢時東方朔,詼諧玩世金馬門。
位才孰戟饑欲死,微言諷諫悟至尊。
滑稽翻為世所賤,至今人比淳于髡。
又不見近代徐文長,筆鋒犀利不可當。
當時空遇胡開府,后世猶賴袁中郎。
奇人往往遘奇阨,此事言之增感傷。
吾鄉(xiāng)山人李士雅,一生足跡遍天下。
談吐所至席生風,文章一出人競寫。
筆舌欲兼二子長,胸藏孤憤無知者。
徐家兄弟皆好奇(謂莘叟、月鹿。),耳中常聞生不羈。
與生久處謂生靜,怪生言動胡迂遲。
吁噫嘻,李山人,徐太史,形骸之外識者誰,如此相知真相知。
可憐李生好心事,開懷寫意無所忌。
途窮每動達人憐,談妙時遭俗子詈。
功名自分長已矣,年近五十猶無子。
廣陵人病寄書稀,白下寵新薄命死。
即今已是垂暮年,歸來四壁轉(zhuǎn)蕭然。
買臣負薪長獨往,相如娶妾竟空傳。
看君口快腸太熱,此法自合主迍邅。
君不見眼前才調(diào)諸子同,一朝遭際雙眼空。
有力不為知己用,有錢不與貧士通。
鄙夫庸兒享厚福,此輩居然富家翁。
嗚呼,此輩居然富家翁,李生焉得不奇窮。
談經(jīng)曾壓漢廷儒,今見風流賜鑒湖。
一自芳洲搴杜若,從教宦跡托莼鱸。
倦辭丹地含雞舌,醉解宮袍擁鳳雛。
春宴得陪蓮漏永,鳥啼花落聽吳歈(楚江典試后即請告時攜令嗣游)
繁花枝上已紛紛,老樹溪邊臥凍云。
開落非關(guān)春色異,寒暄全自嶺頭分。
何郎粉汗應難傅,荀令衣香不待薰。
獨以孤標先眾卉,豈因風雪惜離群。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