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懿德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4 首
萬物有根株,母子相鉤連。
我愛文伯母,沃瘠語尤賢。
圭竇與高門,斯心亮俱然。
武昌有西山,簾亦捲秋雨。
仕無干進懷,方為琦玗主。
我誼得登堂,因悉荼蓼苦。
貧居二十載,酒漿無可云。
機下有誦讀,燈火知辛勤。
含酸受黼佩,義不棄青裙。
吾家兩邑尹,鐺飯何所寄。
有令及母為,敢以令為戲。
頗怪造物私,觴罷自垂淚。
按:順治《寧國府志》卷六收此篇,題作「奉壽汪年母胡太夫人」,全詩如下:「萬物有根株,母子相綴連。我愛文伯母,沃瘠語尤宣。母有沃土戒,子有瘠土賢。蓽?zhǔn)遗c華屋,斯心亮俱然。庾樓訪良宰,簾捲西山雨。仕無干進懷,真為次山主。我誼得登堂,因悉荼蓼苦。慈尹平反多,寧致萱心怒?;厮级d,非議兩不云。酒漿無可議,燈火知辛勤。子以母為師,黃玉下高文。含酸受黼佩,義不棄青裙。吾家兩邑宰,鏜底飯無寄。頗怪造物私,詩以羨斑衣。」
鳳陽(乾隆丙午) 清 · 弘歷
鳳陽設(shè)巡道,兼以司榷務(wù)。
職可自覲見,卻以卓異赴。
此乃被災(zāi)地,宣召問民苦(葉)
據(jù)稱慎查賑,實鮮溝壑劇。
春雨沾二麥,大田胥種布。
麥苗需晴曬,尚有求晴處(廬鳳道王懿德來京引見詢以地方雨水情形據(jù)稱安徽一帶連得透雨麥苗抽穗急需晴曬現(xiàn)在設(shè)壇祈晴等語安撫書麟亦有陰雨日久必得晴曬數(shù)日始能發(fā)榮滋長之奏)。
聞之為欣慶,更感天恩顧。
頗符畢沅言,吾詩乃過慮。
閱歷要貴多,毋必與毋固。
災(zāi)區(qū)民漸安,元氣難遽復(fù)(葉)
撫循事尚繁,爾任返應(yīng)速(葉)。
明當(dāng)即引見,特旨傳銓部王懿德卓異來京因其兼司榷務(wù)可以進摺請見因廬鳳一帶現(xiàn)有撫循善后事宜特傳旨令吏部即于次日帶領(lǐng)引見令速回本任辨事)。
⑴ 昨畢沅奏豫省月來陰多晴少據(jù)老農(nóng)云麥性畏寒轉(zhuǎn)恐根荄受冷日內(nèi)必得晴曬詢之廷臣語亦相同然向聞麥性喜涼此語恐出于慰朕望雨之辭疑信參半有邇?nèi)胀暧枰殉钪?/div>
九日獨坐懷升父(丙午) 清 · 黎簡
七言律詩
年年九日何年盛,憶五年前登北城(壬寅與胡艮齋兄弟、張、顏、謝、黃、郭、呂諸君登城北,今艮齋亡兩年矣。)
故鬼秋風(fēng)憶存者,良時萍梗入浮生。
吟邊木葉深蟲語,枕外江天闊雁聲。
病數(shù)去年知汝健,鼎湖殘月桂枝橫。
乙巳十一月十七日三更,偶翻故帙,得胡艮齋兄弟壬寅九日與予登高之作,艮齋落句云「幾得家山作重九」。癸卯春,艮齋歸為蘭溪廣文,而以甲辰夏卒于官,為之讖也。
壬寅作重九,晚登粵王臺。
海氣蒼然高,拍天秋色來。
天多地少寒潮大,坦掌直入輕清外。
欲鞭島嶼陸蓬壺,盡剪波濤沼衣帶。
當(dāng)時意氣屬天云,九萬風(fēng)前六七人。
可憐獨愛東南竹,鬼嘯幽篁雨打墳艮齋有《幽篁琴嘯圖》小影。)。
一官故鄉(xiāng)如作客,海闊山高阻魂魄。
病中半百兄眼枯,天邊七十親頭白。
今夕哭君聲自低,新人挽發(fā)墮未齊。
恐驚淚落不敢問,秖道藁砧懷故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