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維周(16世紀(jì)—1624年),字世皇,號繡嶺,湖廣襄陽府襄陽縣人。王維周是萬歷十年舉人王應(yīng)期之子,萬歷四十年(1612年)的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登第十天后得知父親在云南去世,立刻前往奔喪,辭謝他人贈送的賻儀,說:「先靈有知,他一定不想我剛登第就弄污素履。」服喪完畢后獲授行人,四十七年(1619年)出使諭祭金溪王府,只接受書畫的饋贈,回朝后必定上報民間疾苦、吏治得失。天啟三年(1623年)他和盧時泰、李恒茂、丁一鳴、薛國觀、范紹序、李魯生、楊炳考選給事中,次年(1624年)與薛國觀同補戶科給事中,不久去世,孫子王貽貞由貢生任職澧州學(xué)正。
人物簡介
張士范,字心冶,號玄洗,萬全都司懷安衛(wèi)總旗籍。張士范是懷安衛(wèi)學(xué)生,少年穎悟,年四歲就能與客人對句。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登己酉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成壬戌科進士,考選庶吉士,四年正月授翰林院檢討,六年十月充《光宗實錄》纂修官,七年三月補經(jīng)筵日講官,七月升翰林院侍讀,典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號稱得士。崇禎元年二月為經(jīng)筵講讀官,七月,會觀政進士張星等人冒列張士范之名上疏,請求增加名額,皇帝召對平臺,被詰責(zé)革職。八月南京國子監(jiān)助教施元徵疏言徐時泰、孫之獬、陳具慶、張士范者投靠魏忠賢,拜為乾父,垂涎南北主考,出題獻媚。遂被削籍為民,謫配山西鄯陽,后釋放歸鄉(xiāng)去世。士范起家書生,留心方略,官翰林日,曾上疏籌邊,頗切時宜。又嘗率鄉(xiāng)人捐修城門及武備器具,今亦有稱之者。所著有《舟中記》并閣試詞賦。
人物簡介
徐耀(17世紀(jì)—17世紀(jì)),字蓼莪,南直隸揚州府泰州人。徐耀是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獲授龍溪知縣,剿滅海盜劉香老有功;之后歷任給事中、僉都御史,當(dāng)時泰州徵收鳳米萬石,人民苦不堪言,他就上疏請求豁免,死后追贈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