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雷躍龍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九二
黃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號絅存、絅庵。饒平人。明熹宗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進士,由庶常授檢討,與修《神宗實錄》,主制誥。時魏忠賢當?shù)?,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講官。嘗任會試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禮二部侍郎,累官禮部尚書。以老乞歸,享年八十三。著有《筆耕堂詩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維基
黃錦(1572年—1654年),字孚元,號絅存、絅庵,廣東饒平宣化都大埕(今東界大埕鄉(xiāng))上黃村人,明末政治人物、書法家,崇禎年間官至禮部尚書。
先祖自福建遷居饒平宣化都大埕(今饒平大埕鎮(zhèn)上黃村),祖父黃允德,父黃夙盛。
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進士,選進翰林院學館深造。
三年后,由庶吉士授檢討(史官名,職常修國史),歷任少詹事、日講官及分校禮闈等。
崇禎十二年(1639年)為知制誥副總裁,十月升禮部右侍郎。
十三年春知貢舉,冬轉吏部左侍郎。
十四年京察后,調為南京禮部尚書。
崇禎十六年(1643年)以病歸。
南明隆武元年(1646年)投奔福州隆武帝,起為禮部右侍郎,賜號「奉天翊運中興宣猷守正文臣」,尋晉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隆武二年(1647年)以年老乞歸。
未行而清兵已陷閩,繼下潮廣,錦韜晦林下。
永歷八年(1653年)策反潮州總兵郝尚久,“預其謀,傾家助餉”,失敗后,匿于石庵山石洞內,讀書其中。
清廷赦其罪,年八十三,終老尚書府。
施兆昂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福清人,字颙昆。萬歷四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工詩賦,精書畫。有《天尺樓稿》。
維基
施兆昂,字颙昆,福建福清人見盧輔圣、崔爾平《中國書畫全書》(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明末官員、畫家。
施兆昂在萬歷四十七年(1609年)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據(jù)《明實錄.神宗實錄》第591卷記載:「辛亥改授考選進士。
倪啟祚、丁進、施兆昂、姚明恭、侯恪、張翀、吳士元、楊夢袞、魯時升、楊世芳、顧錫疇、劉宇亮、金秉乾、朱繼祚、何吾騶、姚希孟、許可徵、姜曰廣、楊維新、陳萬言、丁乾學、雷躍龍、胡尚英為庶吉士。
與同一甲進士孔貞運等送翰林院進學?!埂?。
他學問淵博、工詩賦、精書畫。
一生著有《天尺樓稿》及《館課四江集》。
他聞山水便心動,曾游歷稻廬三天門、靈巖、嘯臺、及禮斗壇諸遺跡。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二
釋本畫,字天岳,別號寒泉子,姓蕭氏,蘄春人。
幼性聰慧,年方四周,聽塾師誦書,隨聲咿唔,曰:“我亦能誦。
”試之果然。
因令從讀,日數(shù)百言,穎異邁儔。
稍長,隨父避寇匡盧,恍然舊游,白父出家,就大林慧剃染,銳志苦學。
偶爾嬰疾,乃禮誦習禪,以資靜攝。
因閱鐙錄“藏身處滅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懷疑不已。
一日曉起,宿鳥飛鳴,有省。
時往參雪嶠信于開先,問:“某也墜地二十年,未知墜地事。
”機語契合,從茲服膺。
后依山翁忞于布木臺,會天童密云示寂,相隨過四明,乃于龕前受具足戒。
明年,忞繼席,嘗于侍立次,問:“大慧謂:參禪貴得命根斷,若命根未斷時如何?
”忞喝曰:“汝識何為命根!
”乃豁然而悟。
后再參信于云門,書云門大樹授之。
又參箬庵問于夾山、玉林琇于大雄,皆器重之。
忞往臺州廣潤時,招畫至,忞即升座告眾,授以衣拂。
后結茅于黃石巖,三年移牧石庵,首開法于龍門。
遷海會,歷杭之佛日清流,越之平陽,嘗再至焉,為日最久。
康熙丙子,延居天童,年已七十六矣。
圣祖南巡,賜宸翰石硯諸物至山,畫對使賦詩,恭謝盛典。
癸未冬,營壽藏于東谷。
乙酉春,搆歸來庵退休,命弟子偉載乘主院事。
是冬,書偈云:“辭世向誰辭,西方太遠哉?
不如遺蛻葬山阿,日聽長松響天籟。
”伏枕數(shù)日,吉祥而逝,壽八十五,臘七十三。
有《六會語錄》及《牧石吟詩卷》《直木堂》《晚云樓》諸集。

人物簡介

維基
龔彝(?
—1662年),字和梅,云南順寧府(今鳳慶)人。
年輕時在魯史蜢璞巖讀書,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中進士。
崇禎年間,官南京兵部員外郎,官至兵部郎中。
南明時,隨永歷帝奔滇,加封為兵部侍郎,永歷帝入緬甸之后,龔彝返回順寧。
后與詹事雷躍龍、春坊閃仲儼一起加入孫可望的大西軍。
順治六年(1649年)二月,孫可望派遣楊畏知、龔彝赴廣東肇慶,四月初六日到達肇慶,獻上黃金三十兩、琥珀四只、馬四匹,并請封秦王,由于金堡、袁彭年反對,永歷帝不允。
永歷帝被清兵俘押回昆明,吳三桂同意龔彝宴請永歷帝。
龔彝見永歷帝時伏地痛哭,以頭觸地三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