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光浦。五代時人。博學善詩歌。仕前蜀。王建時為觀察判官,后進秩翰林學士。王衍時遷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與李昊并同平章事。有辯才,遇事輒發(fā),昊等疾之,后有議論,光溥乃不發(fā)一言,熟睡而已,時號“睡相”。
生卒年不詳。溥,一作浦。蜀(今四川)人。初仕后蜀高祖孟知祥為觀察判官。長興初,曾上疏請孟知祥行墨制。明德元年(934),擢為翰林學士。后主時,兼兵部侍郎。廣政十一年(948),拜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與李昊并同平章事。為李昊等所疾,每議事,輒熟睡避之,時號“睡相”。同年因以艷詞挑前蜀安康長公主,罷相守本官。生平見《蜀梼杌》卷下、《資治通鑒》卷二八八、《十國春秋》本傳。光溥有辯才,博學善詩歌。《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續(xù)拾》補缺1首。
光溥。蜀人。仕后蜀為觀察判官。進翰林學士。后主時兼兵部侍郎。廣政十一年改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尋罷相卒。
生卒年不詳。后蜀梓潼(今屬四川)人。吟詠尚譏刺,曾謁蜀相李昊,語不合,不得進用。又作《苦熱詩》刺蜀政。事跡見《能改齋漫錄》卷五。《宋史·藝文志七》著錄其《梓潼集》20卷,今已佚。《全唐詩》存斷句3聯(lián)。《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4。
【介紹】: 五代時新津人,號阜江漁翁?;蛩]之孟昶,不赴。善吟詠,性直無忌。昶嘗于羅城遍植芙蓉,立以《豳風》、《七月》作詩刺之。廣政末,朝政亂,又以詩規(guī)諷。時人稱為“詩諫”。
立,一作玄。新津(今屬四川)人。李昊曾薦之于后蜀孟昶,不赴。自號皂江漁翁。性樸直無忌諱。后主曾于羅城上遍植芙蓉,立作詩以諷之。后主廣政末年,朝政益亂,又作詩以譏刺,時人稱為“詩諫”。事跡散見《圖繪寶鑒》卷二、《十國春秋》卷五六。《全唐詩》存詩2首及斷句1聯(lián)。
字法天,俗姓劉,五代時僧人。前蜀末游南方,后蜀初住成都大覺寺。后蜀相李昊曾向其問道。又作詩題妙圓塔院僧行勤屋壁。有歌行偈頌300余篇,題作《禪宗至道集》行世,已佚。《茅亭客話》卷三載其事跡,并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據(jù)之收入。
慈覺,字法天,姓劉氏,自王蜀末游南方,至孟蜀初歸住,稱大覺禪師。有《禪宗至道集》行于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粵ICP備17077571號關于本站聯(lián)系我們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