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蒲衣

共 6 首
蒲衣妙紀,德與天侔。
大舜虛襟,模范是求。
發(fā)評虞泰,致一馬牛。
擾勞民宰,胡可纓留。
寄王蒲衣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律詩
只今亦有蒲衣子,云臥南當大虎門。
詩筆真如珠子樹,書籠長見鳳凰孫(謂羅浮大蝴蝶也。)。
袈裟豈得留高士,岣嶁何如在故園。
紫水歸人方咫尺,玉臺巾好且相存。
⑴ 白沙先生居江門,嘗稱紫水歸人,其巾象玉臺山為之。
過西村訪蒲衣子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律詩
咫尺沙亭是故園,西村何必讓南村。
門生吹笛迎溪口,稚子舁籃出市門。
翠羽最憐么鳳小,蒼鱗長識老龍尊。
新詩一一忘憂物,不必蘭房更樹萱(陶公云:“昔欲居南村?!保?/span>。
詠懷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至人握大象,長為天下君。
澄潭龍不見,噓氣成風云。
維彼蒲衣子,淵玄莫能倫。
朝隱泰山霞,暮游洪河津。
仁義乃蘧廬,逍遙葆其真。
春雷驚百卉,閶闔渙波鱗。
時哉無與言,天倪一何神。
龍門生少與鄉(xiāng)人。為籩豆之游。其稱仲尼六籍。其論著古先哲王。其駕舌而當古人必。以上駟方之。鄉(xiāng)先生予之坐曰是兒博而愚。闔胡嘗試于世。及長而舉進士。京師與國人。為名聲之游。其說國家掌故。其法禮樂刑政。其設(shè)網(wǎng)而漁遺利。非錢谷甲兵則刀筆筐篋。即稍稍耳慣而目親之。時則卿大夫賜之色曰。是人肅而辨。然厥容癯。有山澤想。芒芒乎系馬而止也。御鳥而觴也。歸休乎子。子之居甚凈而逸。其名皭如也。藉令鐘鼎乎爾。寧詎能賈彼。龍門生灑然異之。遂屨及于市。轡及于野。十日而返于其鄉(xiāng)。兄弟妻子?纑而衣。蔬食不厭。然其自喜古人書日甚。挾卷而師舊史氏。即以命舍后山曰龍門。而自號為山人。人呼之山人則笑而應(yīng)。輒曰文在是矣。既而遠者憎于耳。近者絀于口。閉室而詬之。一日而響三至。當是時。山人未有對。里中有孫仲子。獨傃風而喜。以脩脯先。請執(zhí)門人禮曰。曩吾聞山人有事于都邑。都人士并舌而賢之而不加勸。今吾見阛阓之集笑也而山人不少沮。人居與居。人取與取。睢盱者卒不能勝鹽之者。余不佞愿為山人役。然龍門奚取焉。昔司馬氏南探禹穴。北極秦城。以天下之美盡在己。出而為文章。其文在天下。今山人局觀于斯。貌其名不足而師其言。其言之不足一培婁而像其居侵假。龍門在彼。彼且有待也。而山人欲待彼也耶。語卒。山人不豫曰野語有之。穴蟲見巢禽。以為莫此高。其言猶女也。吾嘗論四海之內(nèi)為中國。即夏后之所貢。章亥之所步。彈丸乎眇矣。渤澥之涘有鳥焉。其背不知幾千里。其翼當天下之半。有魚焉。七日逢頭。十日逢尾。其脩似之。而曾不能芥其間。仲尼之博而存之不議者是已。日吾處于東海。為亡何之游。我屋我居。我居我游。逍遙乎無人之野。于時也。馮彝備楫。海若司維。登蓬萊歷夫桑。觀于擊磬之休。麻姑之室。黃帝之故園。吾天日廣。吾貌日胖。而神日益放。反而求之司馬氏。司馬氏游方之內(nèi)者也。吾游方之外者也。彼以其有涯。吾以其亡涯。方且以禹穴之偪側(cè)而秦城之小邑。邑于司馬氏。今吾子匹之。侈于聞而儉于思。病矣夫。其斯之不信。請且從我而游。乃作抽懷之賦。以奏其神。仲子三鼓而風。作而對曰。是其言也。其名為尚友。即百千萬年。復(fù)有如司馬氏者出而知山人矣。辭曰。
余幼載以淑靈兮,憩道元之泱泱。
績秋華而昌衿兮,精玉實而馮腸。
顧中寰如漚如芥兮,曾不足以肆予翔。
蒲衣子慕予而色笑兮,儐以導(dǎo)乎其鄉(xiāng)。
遂遠跡而天游兮,乘六氣以為梁。
蓬瀛之丘眇而矮兮,侮秦帝之攸荒。
凌洋洋而橫騖兮,傃鵬背之青蒼。
乃至析木之東津兮,伏戲群仙皆在旁。
媧皇肅而展樂兮,臺竊鹽乎笙簧。
沐余發(fā)于咸池兮,祛即罥于夫桑。
蹇予既刷于塵瞀兮,要不返而斯焉相羊。
群仙為我啟卜兮,申厥對以未臧。
曰玆道之夐幽兮,繄不可乎爾將。
上圣谷而神葆兮,旅弱喪而顛僵。
而黃鵠不可與儷偕兮,彼營魄者何倀倀。
子有故于洙之波兮,羌好脩而為貞。
芙蓉郁而匊馨兮,璜佩遠而??琤。
屈文昌使掌筴兮,搆不死而為之堂楹。
登青云而高厲兮,奏瑯敖以日康。
文章煥以朗裔兮,詔離朱以垂光。
紛女既有厥九土兮,夫孰云歲月之迅征。
芳華壯而永宙兮,吊冥靈為殤刑。
蹠前脩之陽陽兮,乃元吉之禎祥。
爾無釋筏而求津兮,而即淫乎廟之觴。
何獨樂斯而淹斯兮,曰余與道而兼忘。
盍歸秉于恒干兮,欻孟晉以休昌。
朝吾將?于陽汜兮,速蒼虬俾具檣。
陽侯海若并來集兮,虙妃侑余以瓊漿。
咸嬋媛而奏媚兮,麗厥篚之玄黃。
折瓊枝而遺思兮,悵神瞀而彷徨。
余既協(xié)群神之攸箴兮,爰正策而亟行。
太陽杳杳而晨驅(qū)兮,羲和按節(jié)而方驤。
豐隆倏颯而清塵兮,霞衣習習而披攘。
橫六鰲以上下兮,坌鯨鯢之雷硠。
泓渟淵泫溢坤維而騰波兮,獨偃蹇沛??瀁而遹皇。
時芒芴而未分兮,撫四極其焉當。
吾令鳳鳥先導(dǎo)兮,覽德宇而棲藏。
鳳鳥翱翱之亡薄兮,叛陸離其莫敢遑。
舒息邑而寤懷兮,謂中原猶不陽。
歷滄溟而日遠兮,見八法之遺疆。
忽騫飛而復(fù)下兮,紛詔我以善方。
欲遠集而匪所愉兮,不如反爾之故常。
心搖悅而自??兮,托龍門而清場。
山巖巖以穹石兮,寓司馬之遺芳。
筑煙霞之依斐兮,繚青蘿而園墻。
游文史之淵藪兮,御六藝之精英。
蒙莊托余以神交兮,馬鄭儐余以同盟。
集群龍而罄折兮,焉問王喬與期生。
樂斯丘之清澄兮,匪眾黎之所營。
夫余俶得于大觀兮,神汎溢而自昂。
昔司馬之南探兮,天不盡于衡湘。
彼石室好姱辭而終古兮,猶云攝灝氣之崢嶸。
何蒙士之■莽兮,卒爛熳而無成。
日月忽其移光兮,懼重昏而墜名。
疾下流之淫翳兮,紛??汩而靡爭。
彝光混于??母兮,儷邑犬而喧驚。
故黃鐘瓦釜不同調(diào)兮,吾誰與爭而誰與嘗。
羌內(nèi)惕若而累省兮,詎矢言之或馬喪。
夜展轉(zhuǎn)而亡寐兮,鐘鼓喤而戒明。
佳人儼其好我兮,薄言采夫蘭葩之翠薌。
娛中情之蹇產(chǎn)兮,聊結(jié)言以為纕。
閬苑芙蓉植慧根,人間天上等銷魂。
鸞膠不買蒲衣子,尚免名花有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