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芮維墉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臣聞布昭圣武斯王者之有征肅將天威惟仁人為無敵若夫戶未登于版籍地不隸于職方自非廟略之遐宣詎易膚功之克奏欽惟我皇上綏懷萬邦照臨八表體春生秋肅之義丕著聲靈備文經(jīng)武緯之模間行討伐彼澤旺阿拉布坦者罪人遺孽小丑稽誅當噶爾丹甫經(jīng)削平之時維諸大臣即以剪除為請我皇上天地含弘之德雨露長養(yǎng)之仁予以生全俾之孳息乃梟獍之性飽即辜恩虺蠆之心生而肆毒先之哈密俶擾繼則西藏虔劉敢殘掠之恣行實神人所共憤六師其整九伐將申而廷議不無異同謂絕域?qū)嵁旊U遠但丸泥以封函谷何事長征第尺檄以閉玉門恐難深入皇上憫無辜之蒼赤既胥虐以胥戕決必勝之機宜由知己而知彼兇渠元惡法在不原除暴安民事非得已且沿邊各部護塞諸番儻踰歲時寖被煽誘茍非及今殄滅何以永靖邊陲于是運獨斷之明炳先幾之哲親授諸將之方略咸奉成算以指麾復(fù)命賢王總司戎律桓桓之士如虎而如貔矯矯之臣一心而一德九秋氣霽瞻太白之方高五緯芒寒指欃槍之競落金鉦直進鐵馬長驅(qū)奮迅雷霆馳驟風雨分三道以襲擊左右不支督諸軍以攻圍飛走無所遂冰摧而霧廓爭解甲以投戈受降既多獲級無算器仗山積馬牛谷量而西路統(tǒng)制之兵建大將旗鼓而出軍分兩翼預(yù)防伏莽之奸計定七擒誓絕傳烽之警月壘環(huán)而頭懸面縛云羅合而鳥散魚驚奏三捷于軍中布大喜于天下靈旗所指聲騰蔥嶺之西武節(jié)遙臨威憺濛池而外乃拉里折沖之將兼滇蜀掎角之師策遂決于搗虛時方掩其不備銜枚夜渡卷甲晨趨不頓一兵已收全藏準噶爾之狼貪豕突國典宜申唐古特之慕義歸仁民勞可念前旌甫入法炬重新貝葉千花沐王師之時雨蓮臺九品頌中國之圣人此蓋曠代之所弗賓前人之所未至皆由我皇上排群議斷宸衷定破竹之勢于禁中收聚米之形于掌上故能戰(zhàn)無不克謀必有成等六合于庭衢視萬里猶咫尺晷刻靡爽若寒暑之應(yīng)期變化無方誠鬼神所莫測城鄰碎葉必殪都支路出昆陵還禽賀魯車書混合一澄瀚海之波氛祲肅清重勒高昌之石(臣)職司侍從代際賡歌聞大捷之軍書祇深忭蹈獻無疆之壽斝幸在闕庭謹仿古者鐃吹遺意為凱歌十二章恭呈圣覽雖慚下里無文聊志普天同慶云爾
恭行天罰遠徂征,絕域云霓望救情。
圣主萬方同一體,用兵正是要銷兵。
造化一氣清暉供,借問凹凸于何從。
東坡居士自隱幾,何所分別宎咬喁。
此心不為丹青動,昆邱一以珠光封。
拘哉取勢與取意,不知有雪何有峰。
偶借宣和舊畫稿,栩栩幻出千株松。
各有天機恣偃仰,交于石罅相彌縫。
山光乃向靜中出,如立如臥森藏鋒。
規(guī)圓渾是雪光定,有神無跡如游龍。
深藏寺背云隱隱,極聽橋側(cè)泉淙淙。
江天更無鳥飛跡,村徑忽有驢客逢。
濛濛遠山淡泱漭,裊窕細路皴重重。
迷茫萬籟寫不得,一聲杳杳穿林鐘。
此時此境問誰會,天潭精舍石研農(nóng)。
爾時壯歲盛馳譽,十指化盡南北宗。
太常無恙廉州在,一洗俗史爭昌豐。
二十年來枕中秘,但有精理無筆蹤。
明暗兩言妙入髓,云煙萬古歸陶镕。
清空紙上但元氣,神力卷尾馀舂容。
自題以雪喻畫品,若丙舍帖王臨鐘。
蠹贉如杜飛鳥句,待我來補聞音跫。
今年近臘雪如掌,衾裯潑水晨起慵。
桂四敲門送此卷,檐冰滴研疑春溶。
助我蘇齋雪堂夢,不用并剪誇吳淞。
為寫清暉論畫語,云濤萬頃來蕩胸。
題之偃松屏軸側(cè),復(fù)憶禪榻虞山冬。
西峰明滅掛斜照,徑約未谷同支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