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顏回

相關(guān)人物:共 41 位。
共 197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馮子以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風(fēng)興云蒸,一龍一蛇,與道翱翔,與時變化,夫豈守一節(jié)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進(jìn)退無主,屈伸無常。故曰:「有法無法,因時為業(yè),有度無度,與物趣舍。」常務(wù)道德之實(shí),而不求當(dāng)世之名,闊略杪小之禮,蕩佚人間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顧嘗好俶儻之策,時莫能聽用其謀,喟然長嘆,自傷不遭。久棲遲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jié),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雞豚之息;委積之臣,不操市井之利。況歷位食祿二十余年,而財產(chǎn)益狹,居處益貧。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慮時務(wù)者不能興其德,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歸家,復(fù)羈旅于州郡,身愈據(jù)職,家彌窮困,卒離饑寒之災(zāi),有喪元子之禍。先將軍葬渭陵,哀帝之崩也,營之以園。于是以新豐之東,鴻門之上,壽安之中,地勢高敞,四通廣大,南望酈山,北屬涇、渭,東瞰河華、龍門之陽,三晉之路,西顧酆、鄗周、秦之丘,宮觀之,通視千里,覽見舊都,遂定塋焉。退而幽居。蓋忠臣過故墟而歔欷,孝子入舊室而哀嘆。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鴻烈于后,遭時之禍,墳?zāi)故彿x,春秋烝嘗,昭穆無列。年衰歲暮,悼無成功,將西田牧肥饒之野,殖生產(chǎn),修孝道,營宗廟,廣祭祀。然后闔門講習(xí)道德,觀覽乎孔、老之論,庶幾乎松、喬之福。上隴阪,陟高岡,游精宇宙,流目八纮。歷觀九州山川之體,追覽上古得失之風(fēng),憫道陵遲,傷德分崩。夫睹其終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詠其道。疆里九野,經(jīng)營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賦自厲,命其篇曰《顯志》。顯志者,言光明風(fēng)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辭曰:
開歲發(fā)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發(fā)軔新豐兮,裴回鎬京。
陵飛廉而太息兮,登平陽而懷傷。
悲時俗之險厄兮,哀好惡之無常。
棄衡石而意量兮,隨風(fēng)波而飛揚(yáng)。
紛綸流于權(quán)利兮,親雷同而妒異;
獨(dú)耿介而慕古兮,豈時人之所喜?
沮先圣之成論兮,邈名賢之高風(fēng);
忽道德之珍麗兮,務(wù)富貴之樂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于無形?
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內(nèi)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黨之唐、虞兮,憫吾生之愁勤;
聊發(fā)憤而揚(yáng)情兮,將以蕩夫憂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
病沒世之不稱兮,愿橫逝而無由。
陟雍畤而消搖兮,超略陽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親之日遠(yuǎn)。
陟九嵏而臨?薛兮,聽涇、渭之波聲。
顧鴻門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純兮,信吾罪之所生;
傷誠善之無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思之不遠(yuǎn)兮,豈敗事之可悔?
雖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淚泛瀾而雨集兮,氣滂浡而云披;
心怫郁而紆結(jié)兮,意沈抑而內(nèi)悲。
瞰太行之嵯峨兮,觀壺口之崢嶸;
悼丘墓之蕪穢兮,恨昭穆之不榮。
歲忽忽而日邁兮,壽冉冉其不與;
恥功業(yè)之無成兮,赴原野而窮處。
昔伊尹之干湯兮,七十說而乃信;
皋陶釣于雷澤兮,賴虞舜而后親。
無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貞而莫達(dá);
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韓盧抑而不縱兮,騏驥絆而不試;
獨(dú)慷慨而遠(yuǎn)覽兮,非庸庸之所識。
衛(wèi)賜之阜貨兮,高顏回之所慕;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循四時之代謝兮,分五土之刑德;
相林麓之所產(chǎn)兮,嘗水泉之所殖。
修神農(nóng)之本業(yè)兮,采軒轅之奇策;
追周度之遺教兮,軼范蠡之絕跡。
陟隴山以隃望兮,眇然覽于八荒;
風(fēng)波飄其并興兮,情惆悵而增傷。
覽河、華之泱漭兮,望秦、晉之故國。
憤馮亭之不遂兮,慍知之遭惑。
流山岳而周覽兮,徇碣石與洞庭;
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濟(jì)而上征
瞻燕、齊之舊居兮,歷宋、楚之名都;
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國這為墟。
馳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艱;
講圣哲之通論兮,心愊憶而紛紜。
惟天路之同軌兮,或帝王之異政;
堯、舜煥其蕩蕩兮,禹承平而革命。
并日夜而幽思兮,終悇憛而洞疑;
高陽邈其超遠(yuǎn)兮,世孰可以論茲?
訊夏啟于甘澤兮,傷帝典之始傾;
頌成、康之載德兮,詠《南風(fēng)》之高聲。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以為朋;
昔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
昔三后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
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紂于牧野。
詔伊尹于亳郊兮,享呂望于酆州;
功與日月齊光兮,名與三王爭流。
楊朱號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絲;
漸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美《關(guān)雎》之識微兮,憫王道之將崩;
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譎功。
忿戰(zhàn)國之遘禍兮,憎權(quán)臣之擅強(qiáng);
黜楚子于南郢兮,執(zhí)趙武于溴梁。
善忠信之救時兮,惡詐謀之妄作;
聘申叔于陳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誅犁鋤之介圣兮,討臧倉之愬知;
??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儀。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
沈?qū)O武于五湖兮,斬白起于長平。
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
流蘇秦于洹水兮,幽張儀于鬼谷。
澄德化之陵遲兮,烈列罰之峭峻;
燔商鞅之法術(shù)兮,燒韓非之說論。
誚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
滅先王之法則兮,禍浸淫而弘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矯二主之驕奢;
馌女齊于絳臺兮,饗椒舉于章華。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風(fēng);
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摭仁智之英華兮,激亂國之末流;
觀鄭僑于溱、洧兮,訪晏嬰于營丘。
日曀曀其將暮兮,獨(dú)于邑而煩惑;
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駟素虬而馳騁兮,乘翠云上佯;
就伯夷而折中兮,得務(wù)光而愈明。
款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慮;
欽真人之德美兮,淹躊躇而弗去。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風(fēng)而容與;
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許由于負(fù)黍。
軔吾車于箕陽兮,秣吾馬于潁滸;
聞至言而曉領(lǐng)兮,還吾反乎故宇。
覽天地之幽奧兮,統(tǒng)萬物之維綱;
究陰陽之變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躍青龍于滄海兮,豢白虎于金山;
鑿巖石而為室兮,托高陽以養(yǎng)仙。
神雀翔于鴻崖兮,玄武潛于嬰冥;
伏朱樓而四望兮,采三秀之華英
纂前修之夸節(jié)兮,曜往昔之光勛;
披綺季之麗服兮,揚(yáng)屈原之靈芬。
高吾冠之,岌岌兮,長吾佩之洋洋;
飲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揵六枳而為籬兮,筑蕙若而為室;
播蘭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術(shù)。
攢射干雜蘼蕪兮,構(gòu)木蘭與新夷;
光扈扈而斷耀兮,紛郁郁而暢美;
華芳曄其發(fā)越兮,時恍惚而莫貴;
莫惜身之坎軻兮,憐眾美之憔悴。
游精神于長兮,抗玄妙之常操;
處清靜以養(yǎng)志兮,實(shí)吾心之所樂。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暢茂;
鸞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鳴而求其友。
誦古今以散思兮,覽圣賢以自鎮(zhèn);
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貴玄;
德與道其孰寶兮?
名與身其孰親?
陂山谷而閑處兮,守寂寞而存神夫莊周之釣魚兮,辭卿相之顯位;
于陵子之灌園兮,似至人之仿佛。
蓋除約而得道兮,羌窮悟而入術(shù);
離塵垢之窈冥兮,配喬、松之妙節(jié)。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與俗之不同;
既俶儻而高引兮,愿觀其從容。
⑴ 《文選·登樓賦》注,謝朓《鼓吹曲》注
⑵ 《文選·天臺賦》注、《閑居賦》注
⑶ 《后漢·馮衍傳》,又略見《藝文類聚》二十六
四皓隱南岳,老萊竄河濱。
顏回樂陋巷,許由安賤貧。
伯夷餓首陽,天下歸其仁。
何患處貧苦,但當(dāng)守明真。
⑴ ○《類聚》三十六。鳴沙石室古籍叢殘類書殘卷高尚門。《詩紀(jì)》十七。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
被褐懷珠玉,相與期。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
千秋萬歲后,榮名安所之!
乃悟羨門子,噭噭今自嗤。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云。墻上難為趨行。荀錄所載墻上一篇。今不傳。
門有車馬客,驂服若騰飛。
革組結(jié)玉佩,蘩藻紛葳蕤。
馮軾垂長纓,顧盻有馀輝。
貧主屣弊履,整比藍(lán)縷衣。
客曰嘉病乎,正色意無疑。
吐言若覆水,搖舌不可追。
渭濱漁釣翁,乃為周所咨。
顏回處陋巷,大圣稱庶幾。
茍富不知度,千駟賤采薇。
季孫由儉顯,管仲病三歸。
夫差耽淫侈,終為越所圍。
遺身外榮利,然后享巍巍。
迷者一何眾,孔難知德希。
甚美致憔悴,不如豚豕肥。
楊朱泣路歧,失道令人悲。
子貢欲自矜,原憲知共非。
屈伸各異勢,窮達(dá)不同資。
夫唯體中庸,先天天不違。
⑴ ○《樂府詩集》四十。廣《文選》十三?!对娂o(jì)》二十二。
役神者弊。極欲令人枯。
役神者弊。極欲令人枯。
顏回短折。下及童烏。
縱體淫恣。莫不早徂。
酒色何物。自令不辜。
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⑴ ○本集一?!稑犯娂啡??!段倪x》補(bǔ)遺在三十四。廣《文選》十三。
琴賦 曹魏 · 嵇康
余少好音聲,長而玩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勌。可以導(dǎo)養(yǎng)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dú)而不悶者,莫近于音聲也。是故復(fù)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歷世才士,并為之賦頌。其體制風(fēng)流,莫不相襲。稱其材干,則以??酁樯?;賦其聲音,則以悲哀為主;美其感化,則以垂涕為貴。麗則麗矣,然未盡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覽其旨趣,亦未達(dá)禮樂之情也。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故綴敘所懷,以為之賦。其辭曰: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岡。
重壤以誕載兮,參辰極而高驤。
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郁紛紜以獨(dú)茂兮,飛英蕤于昊蒼。
夕納景于虞淵兮,旦晞干于九陽
經(jīng)千載以待價兮,寂神跱而永康。
且其山川形勢,則盤紆隱深,磪嵬岑嵓。
互嶺巉巖,岞崿嶇崟。
丹崖崄巇,青壁萬尋。
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邈隆崇以極壯,崛巍巍而特秀。
蒸靈液以播云,據(jù)神淵而吐溜。
爾乃顛波奔突,狂赴爭流。
觸巖抵隈,郁怒彪休
洶涌騰薄,奪沫揚(yáng)濤。
瀄汩澎湃,蜿蟺相糾。
放肆大川,濟(jì)乎中州。
安回徐邁,寂爾長浮。
澹乎洋洋,縈抱山丘。
詳觀區(qū)土之所產(chǎn)毓,奧宇之所寶殖。
珍怪瑯玕,瑤瑾翕赩。
叢集累積,奐衍于其側(cè)。
若乃春蘭被其東,沙棠殖其西。
涓子宅其陽,玉醴涌其前。
玄云蔭其上,翔鸞集其巔。
清露潤其膚,惠風(fēng)流其間。
竦肅肅以靜謐,密微微其清閑。
夫所以經(jīng)營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麗,而足思愿愛樂矣。
于是遁世之士,榮期綺季之疇,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周旋永望,邈若凌飛。
邪睨昆崙,俯闞海湄。
指蒼梧之迢遞,臨回江威夷。
悟時俗之多累,仰箕山之馀輝。
羨斯岳之弘敞,慷慨以忘歸。
舒放而遠(yuǎn)覽,接軒轅之遺音。
慕老童于騩隅,欽泰容之高吟。
顧茲梧而興慮,思假物以托心。
乃斲孫枝,準(zhǔn)量所任。
至人攄思,制為雅琴。
乃使離子督墨,匠石奮斤。
夔襄薦法,般倕騁神。
鎪會裛廁,朗密調(diào)均。
華繪彫琢,布藻垂文。
錯以犀象,籍以翠綠。
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鐘山之玉。
爰有龍鳳之象,古人之形。
伯牙揮手,鐘期聽聲。
華容灼爚,發(fā)采揚(yáng)明。
何其麗也!
伶?zhèn)惐嚷桑?span id="j7jpjt7" class='link' onclick='ShowWordComment("poem_sentence_48_1336637", 1336637, "Clauses/105/Comments/0")'>田連操張。
進(jìn)御君子,新聲憀亮
何其偉也!
及其初調(diào),則角羽俱起,宮徵相證。
參發(fā)并趣,上下累應(yīng)。
踸踔磥硌,美聲將興。
固以和昶而足耽矣。
爾乃理正聲,奏妙曲。
揚(yáng)《白雪》,發(fā)清角。
淋浪以流離,奐淫衍而優(yōu)渥
粲奕奕而高逝,馳岌岌以相屬。
沛騰遌而競?cè)?,翕韡曄而繁縟。
狀若崇山,又象流波。
浩兮湯湯,郁兮峨峨。
怫?煩冤,紆馀婆娑。
陵縱播逸,霍濩紛葩
檢容授節(jié),應(yīng)變合度。
兢名擅業(yè),安軌徐步。
洋洋習(xí)習(xí),聲烈遐布
顯媚以送終,飄馀響乎泰素。
若乃高軒飛觀,廣夏閑房;
冬夜肅清,朗月垂光
新衣翠粲,纓徽流芳。
于是器冷弦調(diào),心閑手敏。
觸??如志,唯意所擬。
初涉淥水,中奏清徵。
雅昶唐堯,終詠微子。
寬明弘潤,優(yōu)游躇跱。
拊弦安歌,新聲代起。
歌曰:凌扶搖兮憩瀛洲,要列子兮為好仇。
餐沆瀣兮帶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
齊萬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激清響以赴會,何弦歌之綢繆!
于是曲引向闌,眾音將歇。
改韻易調(diào),奇弄乃發(fā)。
揚(yáng)和顏,攘皓腕,飛纖指以馳騖,紛?譶以流漫。
或徘徊顧慕,擁郁抑按。
盤桓毓養(yǎng),從容秘玩。
闥爾奮逸,風(fēng)駭云亂。
牢落凌厲,布濩半散。
豐融披離,斐韡奐爛。
英聲發(fā)越,采采粲粲。
或間聲錯糅,狀若詭赴。
雙美并進(jìn),駢馳翼驅(qū)。
初若將乖,后卒同趣。
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
或相凌而不亂,或相離而不殊。
時劫掎以慷慨,或怨?而躊躇。
忽飄飖以輕邁,乍留聯(lián)而扶疏。
或參譚繁促,復(fù)疊攢仄
從橫駱驛,奔遁相逼。
拊嗟累贊,間不容息。
瑰艷奇?zhèn)ィ瑲棽豢勺R。
若乃閑舒都雅,洪纖有宜。
清和條昶,案衍陸離。
溫柔以怡懌,婉順敘而委蛇。
或乘險投會,邀隙趨危。
嚶若離鹍鳴清池,翼若游鴻翔曾崖。
紛文斐尾,慊縿離纚。
微風(fēng)馀音,靡靡猗猗。
或摟??擽捋,縹繚潎冽。
輕行浮彈,明婳??慧。
疾而不速,留而不滯。
翩綿飄邈,微音迅逝。
遠(yuǎn)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云中;
迫而察之,若眾葩敷榮曜春風(fēng)。
豐贍多姿,又善始而令終。
嗟姣妙以弘麗,何變態(tài)之無窮!
若夫三春之初,麗服以時。
乃攜友生,以遨以嬉。
涉蘭圃,登重基。
長林,翳華芝。
臨清流,賦新詩。
嘉魚龍之逸豫,樂百卉之榮滋。
理重華之遺操,慨遠(yuǎn)慕而長思。
若乃華堂曲宴,密友近賓。
蘭肴兼御,旨酒清醇。
進(jìn)《南荊》,發(fā)《西秦》。
紹《陵陽》,度《巴人》。
變用雜而并起,竦眾聽而駭神。
料殊功而比操,豈笙籥之能倫?
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
《飛龍》《鹿鳴》,《鹍雞》游弦。
更唱迭奏,聲若自然。
流楚窈窕,懲躁雪煩。
下逮謠俗,蔡氏五曲。
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猶有一切承間簉乏,亦有可觀者焉。
然非夫曠遠(yuǎn)者,不能與之嬉游;
非夫淵靜者,不能與之閑止;
非夫放達(dá)者,不能與之無??;
非夫至精者,不能與之析理也。
若論其體勢,詳其風(fēng)聲。
器和故響逸,張急故聲清。
間遼故音庳,弦長故徽鳴。
性絜靜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
誠可以感蕩心志,而發(fā)泄幽情矣。
是故懷戚者聞之,莫不憯懔慘悽,愀愴傷心。
含哀懊咿,不能自禁。
其康樂者聞之,則欨愉歡釋,抃舞踴溢。
留連瀾漫,嗢噱終日。
若和平者聽之,則怡養(yǎng)悅悆,淑穆玄真。
恬虛樂古,棄事遺身。
是以伯夷以之廉,顏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
惠施以之辯給,萬石以之訥慎。
其馀觸類而長,所致非一。
同歸殊途,或文或質(zhì)。
揔中和以統(tǒng)物,咸日用而不失。
其感人動物,蓋亦弘矣!
于時也,金石寢聲,匏竹屏氣。
王豹輟謳,狄牙喪味。
天吳踴躍于重淵,王喬披云下墜。
舞鸑鷟于庭階,游女飄焉而來萃。
感天地以致和,況蚑行之眾類。
嘉斯器之懿茂,詠茲文以自慰。
服御而不厭,信古今之所貴。
亂曰:愔愔琴德,不可測兮。
體清心遠(yuǎn),邈難極兮。
良質(zhì)美手,遇今世兮。
紛綸翕響,冠眾藝兮。
識音者希,孰能珍兮。
能盡雅琴,唯至人兮。
顏?zhàn)?/span>贊 西晉 · 夏侯湛
四言詩
知彰知微,體深研機(jī)。
明象介石,量同圣師。
探賾罔滯,在言靡遺。
仰諸惟高,瞻之攸希(《藝文類聚》二十)。
贈司空掾安仁詩 西晉 · 潘尼
四言詩
桓桓上宰,穆穆四門。
投綸滄海,結(jié)綱昆侖。
迅翼爭赴,游鱗競奔。
美哉逸軌,放轡無前。(一章)

放轡伊何,杖策來游。
頡頏將相,高揖王侯。
華茂九春,實(shí)繁三秋。
騁辭泉踴,敷藻云浮。(二章)

表奇髫齔,成名弱冠。
令德內(nèi)光,文雅外煥。
幽冥必探,凝滯必散。
終賈杜口,楊班韜翰。(三章)

我車既駕,我弓既招。
既升尺木,將游云霄。
納言帝側(cè),正色皇朝。
華組鳴佩,飛蟬曜貂。(四章)

人亦有言,人惡其上。
至樂貴和,大禮崇敬。
泉不可凌,必也心競。
伐善施勞,稱人所病。(五章)

文侯焉軾,干木在庭。
子奇何盛,車有老成。
昔聞顏?zhàn)?/span>,今也吾生。
克己復(fù)禮,在貴不盈。(六章)

雜采故鄉(xiāng),揚(yáng)輝蓬宇。
文繡煌煌,衣裳楚楚。
何以會賓,蓽門環(huán)堵。
何以備肴,殺雞為黍。(七章)

伊余鄙夫,秩卑才朽。
溫溫恭人,恂恂善誘。
坐則接茵,行則攜手。
義惟諸父,好同朋友。(八章)

年時易逝,進(jìn)德苦晚。
嘉彼駿逸,愧此疲蹇。
雖欲望塵,前驅(qū)遂遠(yuǎn)。
解銜散轡,徘徊吳阪。(九章)

收跡衡門,旋軫上京。
主事之殷,以君之明。
緝熙臺鼎,協(xié)濟(jì)和羹。
歧路多懷,賦詩贈行(十章)

⑴ ○文館詞林百五十二。又《書鈔》一百引侯、秋、浮三韻。
顏回 西晉 · 孫楚
四言詩
束身勵行,宗事圣道。
鉆仰孜孜,視予猶考(《藝文類聚》二十)。
讀書賦 西晉 · 束皙
耽道先生,澹泊間居。
藻練精神,呼吸清虛。
抗志云表,戢形陋廬。
垂帷帳以隱幾,被紈扇而讀書。
抑揚(yáng)嘈囋,或疾或徐。
優(yōu)游蘊(yùn)藉,亦卷亦舒。
頌《卷耳》則忠臣喜,詠《蓼莪》則孝子悲。
稱《碩鼠》則貪民去,唱《白駒》而賢士歸。
是重華詠《詩》以終己,仲尼讀《易》于終身。
原憲潛吟而忘賤,顏回精勤以輕貧。
倪寬口庸而蕓耨,買臣行吟而負(fù)薪。
圣賢其猶孳孳,況中才與小人(《藝文類聚》五十五)
共 197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