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珙

相關人物:共 8 位。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居士身,比丘相。
蹺蹺踦踦,牢牢攘攘。
驀然覿面相逢,直是無門可向。
一拳一喝,雙收雙放。
無庵居士眼無筋,識得這般村和尚。
□無盡空諸有,孤立何須同參。
道人不置產(chǎn)業(yè),寄跡孟家廢庵
⑴ 二字原缺,據(jù)盧本補
⑵ 自注:昔孟保相自(原作目,據(jù)馮本改)號無庵,穆陵宸翰為書其扁。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圣像威靈民敬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老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足履分明深踏石,仙衣彷佛掛玲瓏。
青牛水畔藏頭角,白鶴溪邊飲羽?。
獅子像前如拜伏,猿猴梯上若登空。
龍?zhí)稞堐E施鱗甲,蛇藏蛇身似錦紅。
羅漢數(shù)軀朝向北,斗星七位轉回東。
浮橋佇望金星座,仙徑平瞻水月宮。
丹井千秋泉不竭,芝田萬頃草常豐。
馀清近酌潺潺水,聳翠遙觀疊疊松。
石柱經(jīng)年堅且直,壽溪度歲淼無窮
呂仙隱跡居于壁,□□□容坐得穹。
彩仗彩儀皆擁護,仙床仙室盡高雄(自注:儀仗床室皆乳滴就。)。
化巖夏月生寒凜,和洞冬天都暖烘。
棋畫臺中人弈戲,樹生石內月朦朧。
列三寺觀學俱近,會一樓堂像闡洪。
道院庵中居上道,風雩臺畔自生風(自注:舊無庵宇,丁丑歲杜應然創(chuàng)道院五間,崇奉香火。庵上有風雩臺,極涼好眼界。)
橋名步扣登融石,樓號鴻音撞巨鐘
花圃西南前可望,釣臺泉石景堪充。
劉侯布德于融郡,父宿興祠立壽容。
廣地可容千位客,照天高掛一燈籠。
洞天要比應難比,福地雖同未肯同
一石鐫經(jīng)顯居士,萬碑題詠稱名公(21)
想君足跡難窮覽,敬為栽詩入畫中(22)。
按:民國陳垣《道家金石略》宋代部分引廣西博物館藏拓片
⑴ 自注:古名黔南府,張舍人大書曰天下第一真仙之巖。
⑵ 自注:楊判府書仙關二字,杜應然創(chuàng)建并重飾合巖圣相,人祈求多感應。
⑶ 自注:本朝賜到御書百馀軸,并賜巖名。石乳滴成老君相如活,高十馀丈。
⑷ 自注:花瓶、香爐、幢幡、寶蓋,皆是石乳滴成,勝如巧匠鐫就。
⑸ 自注:石上有履跡深一寸馀,玲瓏石畔,若仙衣掛之。
⑹ 自注:青牛、白鶴二形,皆是石乳滴就。
⑺ 自注:老君前有石獅,仙梯有烏猿石。
⑻ 自注:應化洞有龍?zhí)?,分為畝角、加之麟跡火焰。蛇藏有蛇,頭尾紅,身如錦,性善,見者多捉戲弄,俗號為老君蛇。
⑼ 自注:溪北有羅漢巖,石柱有轉山北斗相。
⑽ 自注:舊不知此景,皆在溪北。紹定庚寅黃判府命工砌為慢道,名曰仙徑,架橋渡溪,望水來處如月宮,號曰水月洞天。有石田生草長青,名曰芝田。丹井在側,有一石座,金星燦爛,名曰乳花臺。皆是續(xù)添之景。
⑾ 自注:黃判府創(chuàng)此亭于巖口,以山谷亭泉詩一瓢酌馀清之句名之。山后有聳翠亭,觀萬山在目前。
⑿ 自注:一條大石渾如木柱。洞中有一水長流,名曰壽溪,洞前居人間有三見甲子者。
⒀ 自注:洞內石壁有呂仙隱跡。近寺石崖水巖有自在觀音菩薩石相。壬寅歲夏,川僧住持因重修法堂見之。提刑劉大夫施錢百阡,命福老于藏前創(chuàng)一閣,扁曰清凈□□望之。
⒁ 自注:洞內有二小巖,一名應化,夏月如水,一名和光,冬天極暖。
⒂ 原注:毛府判置弈戲所,年深廢之。戊寅歲杜應然置棋臺二所,石鼓八杖。石壁有一□,迥生一樹,四季長青如月。
⒃ 自注:洞前有一寺、一觀、一縣學,三教俱全。紹定己丑杜應然創(chuàng)閣在巖內,名曰會一,上奉三教圣相,下為鐘呂二仙堂。劉判府書閣名,唐司理為之記。
⒄ 自注:端平甲午,杜應然于玉融山石上創(chuàng)一鐘樓,名曰鴻音。從三圣堂前架橋至鐘樓,聲撞其橋立名曰步扣。
⒅ 自注:斯巖舊日前望皆是荒蕪,杜應然近創(chuàng)□□□□□□使在巖一望□□相稱。又于巖內創(chuàng)釣臺一所,視泉石之景。
⒆ 自注:劉侯出鎮(zhèn)玉融(缺十六字)祠□佛閣□□布政,百廢具舉。公諱邦慶,字季昭,少年登第(缺七字)創(chuàng)祠堂于州學前,市民瞻依。立壽容于巖內,祝公福壽,與斯巖無窮矣。
⒇ 自注:其高□可容百客,杜應然□丁巳歲□□□□,在洞口一二十里外皆望見。
(21) 自注:于湖居士書金剛經(jīng)(缺九字)石以亭蓋□□□石乳(缺八字)三次修換,顯其張公墨跡。巖中奇特,足稱士夫題詠,碑刻甚多。
(22) 自注:(缺八字)景內外六十□□□。
自頌 南宋 · 孟珙
五言絕句
有生必有滅,無庵無可說。
踢倒玉昆崙,夜半紅日出
⑴ 以上元《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前集卷一
自贊 南宋 · 孟珙
老拙愛游戲,忙里放癡憨。
正當恁么持,無處見無庵。
混沌庵之基,大樸庵之梁。
大始庵之柱,大極庵之枋。
西儀庵之戶,三才庵之房。
四象庵之壁,八卦庵之窗。
白云庵之頂,清風庵之墻。
誰人運斤斧,大匠曰羲黃。
明月為伴侶,萬古共如常。
欲知我富貴,秋水接天長。
水云不到處,一片玉壺光。
蒼蒼大峨山,高標致青天。
西江走其下,東井躔其顛。
積此二儀氣,鐘為萬古賢。
粵從揚馬來,作者接項肩。
我家高陽氏,遂古已嬋嫣。
爰及開府公,世德乃昭宣。
挺生六男子,如鰲海上連。
逢時供世用,報國或軀捐(自注:先忠襄公。)。
二季遇明主,皇極佐后先。
英芬播家國,馀輝照山川。
咨予食舊德,一線千鈞懸。
結發(fā)日礱砥,植節(jié)圖貞堅。
龍飛四十春,先皇始招延。
絳侯正驕主,答策聊相鐫。
無心得天下,人力何有焉。
有司矜其愚,寘之龜列前。
先人既死城,□遭禍愈挻。
挈身歸君父,叨沐登史筵。
是時嘉熙末,大臣私自便。
抗疏警其偷,側目尤讒言(自注:喬行簡。)。
未幾孽嵩來,當國恣且專。
白發(fā)并相議(自注:庚子冬雷封事。),一斥踰三年。
祁公俄入相,招我赤城邊。
公尋薨于位,游老司陶甄。
蓄縮多畏忌,百壬鬧煎煎。
汲黯又妄發(fā),群厖益呀喧。
臥家百馀日,遂棹嚴灘船。
偶乘浙東傳,入手埋輪權。
南床有婦翁,出柙流饞涎。
劾章格不下,使者反歸田。
流落經(jīng)七載,那復凌翔鹓。
淳祐更化瑟,弓旌羅八纏。
例叨赤車使,收召湘江壖。
南宮甫踰月,遂玷蓬萊仙。
仍侍玉皇案,兼操金匱篇。
主恩海岳比,每欲輸塵涓。
謝吳對持鉉,國勢如舟偏。
薰蕕共一器,兩黨操戈鋋。
予與趙徐輩,放逐紛聯(lián)翩。
吳公亦去相,國事堪潸然。
荏苒兵難作,擾攘紛戈鋋(殿本作天怒誅兇全)
吳公再秉鈞,首議賈生篇。
諸梁尚當路(自注:沈炎。),公愿竟以愆。
亡何事大異,萊國冤南遷。
國忠亂天經(jīng),黨禍何連延。
傷哉淳祐士,蕭艾化蘭荃。
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后蟬。
嗟我亦何人,趙璧乃獨全。
掛舌坐林間,嫠憂耿無眠。
一旦彗星出,應詔言數(shù)千。
歷數(shù)蔡京罪,請收賈充權。
書遏不得上,龍髯已飛天。
尚有聞戒集,秘之未敢傳。
其間朝陽吟,好事達湖弦。
幾欲齒奸鈇,終虞隕深淵。
偃蹇踰十載,冰山尚頑堅。
不學李拾遺,盡付酒家錢。
不學杜拾遺,窮愁詩自傳(殿本作纏)。
圣涯浩無際,前路渺以綿。
且復系寸景,終予犀革編。
⑴ 殿本按:此詩復用篇延全權堅天纏等韻,蓋失之不及檢。
無庵沈相師 南宋 · 潘從大
七言律詩
喜見人間百歲翁,青鞋藜杖步如風。
一庵無處知身幻,四海行來覺眼空。
論相又看新進士,挑詩多識舊名公。
承平往事誰知得,閑聽高談夢寐同(影印《詩淵》冊一頁四四五)。
采霞以為食,搴云以為衣。
飽煖無所為,騎風去如飛。
閒將電作鏡,照見人精微。
欲說不得說,天機本無機。
無庵 南宋 · 釋紹曇
七言絕句
銷鑠玄微萬境空,銜花百鳥謾尋蹤。
莫教頑坐精靈窟,門鎖亂云千萬重。
維岳武穆王,復讎議不合。
老檜賣中原,神龍困蟻??。
孟忠襄公,緩兵策弗納。
清之三京師,萬眾死者卅。
憸黨梗國論,孰與噬而嗑。
世事可流涕,循至虞不臘。
秦鄭兩奸駔,百年棺已闔。
骨朽遺臭在,厥后極茸阘。
岳氏家?guī)讉鳎柫w溪山市。
故書三萬卷,金石爛模拓。
孟氏神童孫,卜宅占苕霅。
詩聲鸞鳳鳴,眾作掃蛙蛤。
猗歟先王公,百戰(zhàn)動摧拉。
身在國庶幾,心與天響答。
造物報勛裔,縱未黃其閤。
各各神仙姿,不受塵土雜。
臭味崇芝蘭,情誼篤鶼鰈。
著我珠玉間,鬢蓬愧衰颯。
冷話暗燈火,清宴倒壺榼。
時憑城邊樓,同望湖外塔。
二豪馬蹄花,春堤厭蹴踏。
而我枯如僧,山肩一破衲。
未甘脫儒冠,蕭寺求掛搭。
終不望漢廷,安車聘申蓋。
顧獨喜結交,勿疑朋簪盍。
同道吻漆膠,開誠去梔蠟。
將相棨戟門,六轡駕群軜。
七十返初服,無復韨韎韐。
豈其珠履中,不許青鞋靸。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