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绹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諸公辯壯懸河口,唾落紛紛珠百斗。
井陘酣戰(zhàn)我已慳,赤幟忽立無由還。
唐公斷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間。
明光侯印懸天上,下有死夫緣重賞。
書生懦志安足驚,饑死索米長安城。
獻(xiàn)君賜帛等優(yōu)笑,覆醬未知傳紙榮。
泮宮先生誠國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雜吟未減聽匏竹,能使窮愁發(fā)孤喜。
君不見新聲欲至舊聲難,十指勞君千萬彈。
平生不遇感知己,過此身外誰能攀。
它年常侍幸見訪,不因豆落悲南山。
侍郎唐公挽詞 宋 · 孫覿
七言律詩
① 宋刻本、明鈔本作唐子明侍郎
危言屢伏青蒲上,直筆猶存白簡中。
但見刳蟆救月蝕,孰知煉石補天空。
牛鳴尚斗床頭蟻,蛇影猶懸屋底弓。
一代風(fēng)流今頓盡,佳城白日臥滕公。
① 二字原脫,據(jù)武英殿本補
道德文恭并,才猷修簡親。
中庸?jié)h伯始,清獻(xiàn)晉平春。
望襲高華胄,身終侍從臣。
不諧三老約,華屋繐帷新。
按:以上《毗陵集》卷一四
⑴ 公嘗與叔諧及余為同年三老之約,歸里社相從,竟不遂。
絳霄別有大羅天(《題洞真觀》),鈞奏聲沈帝所閑(《上元禁樂》)。
歲晚政成丹詔下(《集賢石學(xué)士守符離》),水蒼朝佩響珊珊(《和曼卿館中夜直》)
玉蟾濡翰待君揮(本書卷一八一作鐸),五世嘉占得鳳飛(《送呂解元江陰禮席》)。
朝野多驩天子圣(《暮冬離京》),便應(yīng)調(diào)鼎向黃扉(承旨宋尚書》)。
按:《送陳澤歸吳興》
⑴ 原作清,據(jù)本書卷一八一胡宿詩改
君在東南第一流(《送李供奉歸闕》),綠綈膺檢出神州
舉頭試作長安望(《宛陵秋晚》),昨夜靈槎近斗牛(《送秘閣張學(xué)士二浙提宮》)
按:本書卷一八二題作寄浙漕晉卿李工部
⑴ 原作應(yīng),據(jù)本書卷一八二胡宿詩改
⑵ 《送杜(本書卷一八二作林)學(xué)士知明州》
三殿觚棱照?霓(《漢宮》),星郵傳詔紫芝泥(《送李舍人歸闕》)
休論萬里封侯事(《題雄州射亭》),此去青云別有梯(《公子》)
⑴ 原作語,據(jù)本書卷一八二改
⑵ 原作霄,據(jù)本書卷一八一改
天常念我楚,不使經(jīng)躪蹂。
樊沔馬無塵,江湘晝夜淥。
此地建高牙,鈴下亦厚福。
四方多虞日,戎饑兩相蹙。
徭賦空千家,誰能怯瘦肉。
官民同一苦,不敢怨良牧。
天又念我楚,乃令公出督。
司理棠未剪,□□上入告(公昔兩官楚中)。
何以帝心簡,知與三戶篤。
重如父祖來,自笑婦姑倏。
吾聞文中子,將相皆教育。
風(fēng)雪滿江天,久立光如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