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誠之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沈藍田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沈藍田(1853~1918),字相其,世居基隆玉田街。
少而穎異,及長好讀書,惜屢試不售,乃于鄉(xiāng)梓設帳授徒。
光緒十年(1884),法人犯基隆,沈氏投筆從軍,由百夫長累進千夫長,敘軍功五品銜,賞戴藍翎。
未幾,和議告成,復以講學為業(yè)。
后因基隆海防同知梁純夫愛其才,擢為清賦局委員,旋任崇基書院董事,以育才為樂,名重一時〖參考《臺灣日日新報》,「瀛社代表謝雪漁吊詞」,1918年10月23日,第六版。
〗。
光緒廿年(1894),甲午戰(zhàn)爭事起,沈藍田參與基隆地區(qū)保甲事務,迨馬關和約簽訂,知事不可為,遂挈眷內渡。
臺島局勢稍定后,令子嗣沈連浦先行返鄉(xiāng)。
明治三十一年(1898)因在閩生活不易,加上思鄉(xiāng)情切,乃由其子沈連浦向日本政府申請護照〖參考《臺灣日日新報》,「游子思鄉(xiāng)」,1898年11月27日,第六版。
〗,于明治三十七年(1904))返鄉(xiāng)定居〖據沈相其〈還鄉(xiāng)有感〉一詩(《臺灣日日新報》,1904年2月20日,第一版)云「九歲歸來百感生」,可知沈氏當在1904年初左右返臺。
〗。
返臺后,假基隆城隍廟左室為私塾,栽培子弟眾多〖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里巷瑣聞」欄,私塾狀況,1908年7月26日,第七版。
〗。
晚年加入臺北「瀛社」。
大正七年(1918)辭世,享年六十六。
〖參考《臺灣日日新報》,「編輯剩錄(十月五日)」,1918年10月6日,第六版。
〗 沈藍田詩作,大多發(fā)表于《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另有部分詩作散見于《網溪詩集》、《鳥松閣唱和集》、《環(huán)鏡樓唱和集》等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