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原壤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3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檀弓曰: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云云。夫子為弗聞也而過之。
貍首之斑然。執(zhí)女手之卷然
⑴ ○禮記檀弓下?!都艺Z》屈節(jié)篇?!栋滋肥恕!队[》五百十三、五百五十二、五百七十。《詩紀前集》一。
東平賦 曹魏 · 阮籍
夫九州有方圓,九野有形勢,區(qū)域高下,物有其制:開之則通,塞之則否;
流之則行,壅之則止;
崇之則成丘陵,污之則為藪澤;
逶迤漫衍,繞以大壑。
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陰陽暢其氣,傍通回蕩,有刑有德,云升雷動,一叫一默;
或由之安(一作「觀」),乃用(一作「由」)(一作「斯」)(一作「或」)若觀夫隅隈之缺,幽荒之途,忽(一作沕)漠之域,窮野之都;
奇?zhèn)プH詭,不可勝圖。
乃有遍游之士,浩養(yǎng)之雅,凌驚飆,躡浮霄,清濁俱逝,吉兇相招。
是以伶?zhèn)愑硒P于昆侖之陽,鄒子噏溫于黍谷之陰,伯高登降于尚季之上,羨門逍遙于三山之岑;
上敖玄圃,下游鄧林。
鳳鳥自歌,翔鸞自舞,嘉谷蕃殖,匪我稷黍。
其厄陋則有橫術之場,鹿豕之墟,匪修潔之攸麗,于穢累之所如。
西則首仰阿甄,傍通戚蒲,桑間濮上,淫荒(一作「風」)所廬。
三晉縱橫,鄭衛(wèi)紛敷,豪俊凌屬,徒屬留居。
是以強御橫于戶牖,怨毒奮于床隅,仍鄉(xiāng)(一作「渺」)(一作「欲」)而作慝,豈待久而發(fā)諸。
(缺)惟中,劉王是聚。
高危臨城,窮川帶宇。
叔氏婚族,實在其湄。
背險向水,垢污多私。
是以其州閭鄙邑,莫言或非。
殪情戾慮,以殖厥資。
其土田則原壤蕪荒樹藝失時,疇畝不辟,荊棘不治。
流潢馀溏,洋溢靡之。
東當三齊,西接鄒魯。
長涂千里,受茲商旅。
力間為率(音帥。),師使以輔。
驕仆纖邑,于焉斯處。
川澤捷徑,洞庭荊楚。
遺風過(缺)是徑是宇。
由而紹俗,靡則靡觀。
非夷罔式,導斯作殘。
是以其唱和矜勢,背理向奸。
向氣逐利,因(一作囚)畏惟愆。
其居處壅翳蔽塞,窕邃弗章。
倚以陵墓,帶以曲房。
是故居之則心昏,言之則志哀。
悸罔徙易,靡所寤懷
其外有濁河縈其溏,清濟蕩其樊。
其北有連岡,山施?崎嶇。
山陵崔巍,云電相干。
長風振厲,蕭條太原。
其南則浮汶湛湛,行潦成池。
深林茂樹,蓊郁參差。
群鳥翔天,百獸交馳。
雖黔首不淑兮,黨山澤之足彌。
古哲人之微(一作「攸」。)貴兮,好政教之有儀。
玄真之所寶兮,樂寂寞之無知。
咨閭閻之散感兮,因回風以揚聲。
瞻荒榛之無穢兮,顧東山之蔥青。
甘丘里之舊言兮,發(fā)新詩以慰情。
信嚴霜之未滋兮,豈丹木之再榮。
《北門》悲于殷憂兮,《小弁》哀于獨誠。
鷗端一而慕仁兮,何淳樸之靡逞;
彼羽儀之感志兮,矧伊人之匪靈。
時??悃以遙思兮,飆飄遙以欲歸。
欽丕游于陵顛兮,舉斯群而競飛。
物修(一作「循」。)化而神樂兮,寧遐觀之可追。
乘松舟以載險兮,雖無維而自縶。
騁驊騮于狹路兮,顧蹇驢而弗及。
資章甫以游越兮,見犀光而先入。
被文繡而貿戎兮,識旃裘之必襲。
淳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
將言歸于美俗兮,請王子與俱游。
漱玉液之滋怡兮,飲白水之清流。
遂虛心而后已兮,又何懷乎患憂。
重曰:嘉年時之淑清兮,美春陽以肇夏。
托思飆而載行兮,因形骸以成駕。
遵間維(猶言坤維。)而長驅兮,問迷罔于菀風。
玄云興而四周兮,寒雨淪而下降。
忽一寤而喪軌兮,蹈空虛而遂征。
扶搖蔽于合墟兮,咸池照乎增城。
煌熠(一作「耀」。)之朝顯兮,喜太陽之炎精。
測虛舟以遑思兮,聊逍遙于清溟。
玄真諶訓兮,想至人之有形。
繡靡睹其紛錯兮,慮彌遠而度逼。
并旋軫于畎澮兮,若空桑之可即。
淫衍而莫止兮,心綿綿而未息。
集舒(一作「書」。)誥以鑒戒兮,賜(一作「帳」。)眾誨之難測。
神遙遙以抒歸兮,畏雙環(huán)之在側。
咨禽鳥之不群兮,悼悠悠之無極。
感藜藿之易修兮,攝左右之相譽。
懼從風而永去兮,托顓頊于鮒隅
雖琴瑟之畢存兮,豈聲曲之復舒?
慮遨游以覿奇兮,彼上騰其焉如?
紛晻曖以亂錯兮,漫浩漾而未靜。
理都繆而改據(jù)兮,竦端委而自整。
制規(guī)矩以儀衡兮,占我龜以觀省。
眺茲輿之所撤兮,實斯近而匪遠。
豈三年之無問兮,將一往而九反。
顧杲日之初開兮,馳曲陵而飾容。
時零落之飄遙兮,試枯菀之必從。
遼遙之闊度兮,習約結之常契。
巡襄城之間收兮,誦純一之遺誓。
被風雨之沾濡兮,安敢軒翥而游署。
竊悄悄之眷貞兮,泰恬淡而永世。
豈淹留以為感兮?
將易貌乎殊方。
乃擇高以登棲兮,永欣欣而樂康!
元父賦 曹魏 · 阮籍
吾嘗游元(一作「亢」。)父,登其城,使人愁思;作賦以詃之,言不足樂也。
元父者,九州之窮地,先代之幽虛者也。
故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
其土田則污除漸淤,泥涅盤污。
方池邊屬兮容水滂沱,穢菜惟產兮不食實多,地下沈陰兮受氣匪和,太陽不周兮殖物靡嘉。
故其人民頑囂梼杌,下愚難化。
其區(qū)域壅絕斷塞,分迫旋淵,終始同貫,本末相牽,疇昔訖今,曠世歷年。
鉅野潴其后,窮齊盡其前,圳澮不暢,垢濁實臻,不肖群聚,屋空無賢。
故其民放散肴亂,藪竄澤居,比跡麋鹿,齊志豪樞(一作貙)。
是以其原壤不辟,樹藝希疏,莧葦彌皋,蚊虻慘膚也。
于其遠險,則右金鄉(xiāng)而左高平,崇陵崔巍,深溪崢嶸;
美類不處,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嚙,禽性獸情。
爾之近阻,則鳴鳩陰其前,曲城發(fā)其后。
鴟梟群翔之可悼,豈有志于須臾(上九字一作「狐貍萬口」。)
故其人民狼風豺氣,盩電無厚。
南望春申,東瞻孟嘗,豪界薛邑,境邊山陽;
逆旅行舍,奸盜所藏。
北臨平陸,齊之西封;
捷徑燕趙,逃齒逍遙;
故其人民側匿頗僻,隱蔽不公,懷私抱詐,爽匿(一作「慝」。)是從,禮義不設,淳化匪同。
先哲遺言,有昭有襲(一作「聾」。)。
如何君子,棲遲斯邦!
⑴ 「齒」一作「遁」。
原壤 西晉 · 孫楚
四言詩
壤之辀張,絕滅禮教。
實交仲尼,同機合奧。
圣以之臧,俗以之笑。
獨協(xié)區(qū)外,孰知其妙(《藝文類聚》三十六)
歌賦 北宋 · 吳淑
若夫瑤池《白云》,楚國《陽春》。
林類優(yōu)游于拾穗,宣父傷嗟于獲麟。
聞越婦之采葛,聽買臣之負薪。
憐被杖之曾子,美投壺之祭遵。
石崇之哂郭訥,孟嘉之答桓溫。
斯皆善于繼聲,妙能入神者也。
又聞匏竹在下,人聲是貴,故手之舞而足之蹈,上如抗而下如墜。
是以堯民擊壤,漢宮連臂,聽峽里之鳴猿,聞隴頭之流水。
薰風既調于虞舜,《麥秀》更傷于箕子。
雍門得韓娥之妙,薛譚伏秦青之異。
卿云、天馬之辭,寶鼎、靈芝之瑞。
梁塵為之而自飛,行云為之而忽止。
爾其馮諼彈鋏,寧生飯牛,橫汾壯麗,過沛遲留。
悠揚六引,纏綿九秋。
曳履嘗聞于參也,鼓盆復見于莊周。
至于石城莫愁,北園瑣女,吐角含商,《陽阿》、《激楚》。
鼓棹泛滄浪之水,倚瑟望邯鄲之路。
詠之元首,陳其九序。
役人既唱于管仲,決河曾傷于漢武。
彈劍每想于子由,蓋世復悲于項羽。
則有傳于《子夜》,聽彼綿駒。
曼聲宛轉,清響紆馀。
止如槁木,端如貫珠。
夏后三嬪之獻,太康五子之須。
仲尼陳、蔡之厄,文王羑里之拘。
荊軻之渡易水,細君之入穹廬。
師乙見傳而盡妙,延年特善而難逾。
懸瓠竹堂,賞詠言之清麗;
北林明月,含清韻之虛徐。
別有葛天《八闋》,梁鴻《五噫》,夫子反之,接輿已而。
覆鄂君之繡被,采南山之紫芝。
夢兩楹兮曳杖,隱首陽兮采薇。
觀搏髀、撫弦之怨,驚繞梁、動葉之奇。
嘉有辭之津女,偉守節(jié)之陶妻。
齊莊拊楹而及禍,原壤登木而見譏。
故曰:「詩言志,歌永言」,其義在斯。
鄒操(1068年) 北宋 · 黃庭堅
晉人以幣交孔子而召之,禮際甚善??鬃訉⒍珊樱勞w簡子殺鳴犢舜華,臨河而不進曰: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學者常以事不經見,相與獻疑,以為魯哀季桓不足與有明也,公山佛肸不足與有為也。衛(wèi)以家聽南子,齊以國聽田常,陽貨亂人,原壤之不肖,與之酬酢,雍容禮貌而弗絕也。簡子殺大夫,何得罪之深歟?彼蓋不知亡國之祥,莫大乎殺賢大夫。無罪而戮一民,士可以舍祿;無罪而殺一士,大夫可以命車。無罪而殺賢大夫,鋤國之干也;鋤國之干而不得罪于國人,國非君之有也。推此以行,其孰不剪刈?故君子見微,歸在鄒,作鄒操。
歸歟懷哉,此邦不可以游。
眷吾車而有柅,非河滸之無舟。
政何君而莫與,君何國而莫求。
歲荏荏而老至,慨時運之不逑。
洋洋乎水哉,丘之不得濟也。
昊天不吊,仁者此無罪也。
攬國辟而家擅,幾何而不殆也。
心病不可藥,手足未有害也。
鳥覆巢于主人,鳳摩天而逝也。
求所用生喪其生,吾不忍幪此蠆也。
豈曰如之何,然后求諸蔡也。
已乎已乎!
鳥獸山林,則以食也。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歸我休矣,奉帝則也。
大同至小,天地德也。
小物自私,智之賊也。
國無知兮,我非傷悲兮。
騶御委轡,四牡馳兮。
心不慊于前驅,又欲下而走兮。
中園有林,斧所相兮。
大廈峨峨,不謀匠兮。
往者不可及,來者吾猶望兮。
按:《山谷全書·外集》卷二○。
衰來病眾難推蕩,日覺筋骸非壯長。
百畝鋤耘致苦辛,萬端應接皆牽強。
稀曾起處鐘漏盡,多是歸時星月朗。
滿腹經綸一意閒,墾田頭緒重新講。
偶逢過客語文字,突兀破壞如夢想。
太息諸書不救饑,幾曾貨利微能仿。
故人憐我晚愁瘁,委曲相寬三復兩。
卒歲嘗分蔽骭衣,方春又贈扶身杖。
修飂一竹信瑰特,知自何山精產養(yǎng)。
數(shù)節(jié)包絣鶴脛連,碎花黝糾彪皮爽。
提攜宛勝冰玉滑,頓卓便同金石響。
野老生看每問名,耕兒熟見仍私獎。
未諳黃鉞端許制,久慣青藜饒俗狀。
靈壽杖堅負曳勞,朱藤飾偽功程枉。
何如得此清峭干,本與雪霜爭氣象。
舊谷遺根未陸沉,末年遇主成真賞。
已將蠟屐作游伴,更共文簦為靜黨。
測渡無憂石澗淹,助跳肯畏泥坑廣。
時修疆畎便指畫,自牧雞豚誰放蕩。
差可攓蓬訊髑髏,豈徒辟野披榛莽。
傾危屢濟功轉積,安穩(wěn)利征吾濫享。
輒莫飛飛向葛陂,要當受侮敲原壤。
古人五十徇鄉(xiāng)禮,我為困窮聊早上。
畫戟彤弓且勿思,蒼顏荷筱西村丈。
⑴ 《江西詩徵》卷一○作詩
嗟嗟曾子,貧哉其家猗富哉其書!
粵昔走帝鄉(xiāng)而干祿猗,爰予書猗作疏。
棄而去去而歸猗,匝半期其有馀。
一日發(fā)笈出書猗,手欲披而莫扶。
糊偕楮浸腐猗,陰濕猗茁菰;
楮偕縫兩不相屬猗,字畫猗予俱。
詰其蠹吾書誰猗,有物焉曰魚乎。
魚而前猗,訊問其辜,曰:「微乎女之貌,眇乎女之軀。
爪牙猗匪豹匪貙,角觜猗匪鼷匪鼩。
胡為乎敢爾齧吾之楮,啖吾之糊?
寖而蝥賊吾孔孟之遺訓,堯舜之典謨?
按三尺與九章猗,擢發(fā)不足數(shù)女之罪。
顧女蕞然之形猗,蓋不勝誅。
余將淬劍以戮女,女其何辭以對余?
若其辭耶,則開女以自新之途,不則決不貸女之命于須臾」。
魚也哀而乞憐曰:「公且息一時之怒,待吾盡其情以愬。
倘其自飾以游詞,然后伏公之刀鋸。
初吾之營營猗,非為口腹之故。
蓋聞仁義之勝乎膏粱猗,可以供吾之啜哺。
故潛身入其間猗,欲求其饜飫。
奈何哉其口不識味猗,翻為書之蠹。
雖然,吾獨小蠹爾,不幸為公擒,尚有大蠹焉,公胡不之慮」?
曾子驚曰:「今安在哉?
吾其往捕」。
曰:「其來也代久歲深,其眾也云屯蟻聚。
粵自孔墻失護,厥徒橫騖。
?茫其正路,出入其異戶。
戕穴吾《春秋》猗,斷斷乎公、谷之據(jù);
穿窬吾《風》、《雅》猗,拘拘乎毛、鄭之序。
《書》猗膠于《秦誓》,《易》猗梏于象數(shù)。
又其甚者,韓非師老,剝天下之肌膚;
李斯事荀,壞先王之法度。
信夫千里之差,初者起于跬步。
不然,胡不見墨子悲絲,莫知所措;
楊朱泣岐,傍徨四顧。
原二子之初心,豈欲無君無父也耶?
由是觀之,蠹公之書,彼蓋其尤者也。
公不鋤而去,而獨歸咎于我,何歟?
縱云在我,蓋出于誤。
于法猗當誅,于情猗可恕」。
曾子聞而驚曰:「吁!
女之不幸猗至此哉!
宜其為人之憎惡。
安得圣人出,而針其受病之處?
昔者嘗聞原壤之弊也,必至于為晉為梁,故孔子為之拔其根之固;
師商之弊也,必至于為楊為墨,故孔子為之開其所未喻。
嗟女蠹書魚猗,惜乎不孔子之遇。
顧我雖非孔子猗,焉忍坐視其僵仆!
爾蠹書魚來,吾語女。
道學有捷法,圣門有真趣。
軻也豈盡信乎書?
參乎惟一「唯」之悟。
繼今而往,爾能糟粕之捐猗醇全之茹,則不惟前非之可贖猗,自得之學云庶。
不然,豈獨為人之憎惡而已哉,甚則又重遭其擊抪也」。
魚謝而退。
曾子歸而嘆曰:悲哉!
魚之蠹吾書也,不過乎文字之殘;
人之為魚也,并予其道之斁!
吾為之懼,故為之賦。
高臺梅先開,老意為興起。
何知寒事營,櫪驥志不已。
下視城郭居,萊蕪欠耘鋤。
嘈雜復嘈雜,百年狐兔墟。
惄焉如調饑,山阿休采薇。
怨耶其非邪,且問竹外枝。
仲尼杖何感,能叩原壤脛。
今我其息黥,舉身都是病。
方來二三友,少敢話肝腸。
縱云千日花,難著一夜霜。
南渡誠草草,流落那忍道。
吾人能幾家,向來有諸老。
一出四旬歸,身謀喜不遺。
歌方想原壤,讖復合龜茲。
厚薄惟求稱,死生難預知。
桐棺三寸窆,亦足矯茶毗。
共 3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