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周汝登
相關(guān)人物:
共 6 位
。
共 10 首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一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記得瀕行倒玉卮,春風(fēng)系纜己多時。
別來幾度增惆悵,只向人前說項斯。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二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文水瀠回繞故城,幾呼漁父盞同傾。
醉來搔首忘機事,獨上岡頭看月明。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三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壁間時掛不弦琴,風(fēng)度泠泠萬古心。
我欲一彈山水調(diào),卻嫌人擬太高深。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四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閒眠飽食只尋常,不用人間費忖量。
欲向虛空彈一指,卻疑傀儡此登場。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五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紛紛異說總縱橫,春到園林萬木生。
檐角風(fēng)傳天籟處,有聲誰聽到無聲。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六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每臨秋水情偏淡,興攬千山跡不孤。
欲贈夫君難寄取,臨風(fēng)倍覺一言無。
和
周吏部海門公
韻
其七
明 ·
鄒元標
七言絕句
江門漁父老漁磯,筍蕨山中生事微。
莫道小臣忘報主,春風(fēng)時舞芰荷衣。
折沖將軍行副護軍宋公墓碣銘
明 ·
申欽
四言詩
欽少孤。鞠于外家。外王父參贊公于族姓??诵弈馈2灰云菔栌虚g。肆欽得遍謁外黨長者。竊識其符彩行義。即護軍公其一也。護軍公既歿之翌年。胤子爾昌氏介于淮陽府伯金侯長生。屬墓銘于欽。噫。瞯公有素。而復(fù)徵信于金侯。則于銘公也。宜無辭。按狀宋氏。系出恩津。初祖諱大原。高麗判事。三傳至明誼。官司憲執(zhí)端。與鄭圃隱夢周相友善。世稱名人。聘懷德黃氏。參判粹女也。子孫因家焉。入我朝有諱愉。隱德不仕。號雙清堂。寔生繼祀。司憲府持平。乃公高祖也。曾祖遙年。軍資監(jiān)正兼校書館判校。祖諱汝楫。宣務(wù)郎??贾M世英。承仕郎。娶谷山延氏。監(jiān)察仁之女。嘉靖庚寅生公。公諱某。字某。三歲喪所怙。母夫人能導(dǎo)以義方。暨長。就學(xué)于東洲成先生悌元之門。先生甚器之。丙辰。筮仕為順陵參奉。俄遷永崇,
文昭
兩殿參奉。升廣興倉副奉事,尚瑞院副直長,宗廟直長。仕滿。轉(zhuǎn)軍器寺主簿,掌隸院司評。自此內(nèi)外履歷。俱著聲稱。外而縣監(jiān)則玉果,平康,殷栗??な貏t價川,林川。內(nèi)而庶司則通禮院引儀,司圃署司圃,義盈庫,司仆寺主簿,漢城府參軍,判官,中樞府經(jīng)歷。丙午。以耋老授折沖副護軍。萬歷戊申春。終于懷德莊舍。年七十有九。復(fù)。葬于公州儒城沙寒里辛坐乙向之原。公嚴毅愨實。未嘗飾貌矯情。取悅于人。當(dāng)官蒞下。恪謹匪懈。政絕秕颣。民蒙膏澤。所掌錢谷。不妄與人曰。日應(yīng)私求。若公家何。剖析難訟。判牘無留。質(zhì)倦援律。不撓權(quán)貴。是以官貯充牣而里息齊瞯。所至皆有去后思。而至有借留者。奉母夫人極其榮養(yǎng)。及丁憂。廬墓守制。式禮莫愆。與鄉(xiāng)人處。不設(shè)畛域。雖有過誤。容而不較。鄰舍有酒。輒造飲婆娑。人無貴賤老少。咸得其歡心。自持儉約。食不重味。衣止布缊。鄙倍傲慢。不形于容。務(wù)本自足。暇則唯以棋局度日。于世累泊然也。配曰令人李氏。廣陵世家。兵曹判書潤慶之女。贈領(lǐng)議政守貞之孫。判中樞府事世佐之曾孫。淑質(zhì)婉娩。事舅姑以誠。事君子以禮。生于嘉靖乙未。歿于乙丑。得年僅三十一。公之葬也。與令人同壙。公傷其早世。不改娶。生一男一女。女適副提學(xué)辛應(yīng)時。男曰爾昌。鎮(zhèn)安縣監(jiān)。側(cè)室有一男二女。男曰胤昌。女曰慎孝門曰某。副學(xué)有一女曰尹旸。鎮(zhèn)安有一男幼。銘曰。
惟質(zhì)之厚,惟器之宏。
惟施之窒,繄后之成。
后漢二主北漢四主
(劉知遠仕晉,封北平王,以丁未稱帝,為后漢高祖,更名皓,在位一年。子承祐立,為隱帝,二年,庚戌亂兵弒之,共四年。迎立赟,為周所廢。赟父崇,以辛亥帝晉陽,為北漢世祖,更名旻,高祖弟也,四年。子鈞立,十四年。養(yǎng)子繼恩立,一年,被弒。弟
繼元
立,十年,己卯降于宋太宗。合四世,共二十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知遠本晉陽贅婿,初為橫沖兵馬使。河壖之戰(zhàn),以乘馬授敬瑭,徐行為殿,梁人不敢逼,以是見親。及敬瑭有天平之移,首建大議,以成晉業(yè)。時方求援于契丹,不惜稱子臣而割諸州。知遠獨謂父事太過:厚賂金帛,足致其兵;許以土地,恐異日大為中國患。其識見迥出維翰諸人萬萬矣。既負佐命之功,恥與杜威同平章事,坐是見疏。齊王嗣立,雖為行營都統(tǒng)會兵山東,再命不至。契丹屢入,初無邀遮之志;大梁已陷,惟分兵守境,以防侵軼。蓋誠知晉事必敗,而陰圖霸王之資。其不事南朝,不事北朝,豈無所俟歟?天下無主,先正位于晉陽;安行入梁,稱既亡之天福。智遠而未忍忘晉也。與其惡開運之名,以存國號;何如用河?xùn)|之力,以御強胡乎?新天子稱漢未幾,一旦委裘。嗣子幼弱,劍錐之將相既有隙如水火;群小乘間,顧命之大臣遂胥殞于東廡。鄴都反旆,亂兵稱逆。父子相繼,四載而亡。自古祚脈之促,未有如斯者。將士仇劉氏,武寧之節(jié)度空迎;天子須侍中,澶州之黃旗已裂。雖劉崇繼稱北漢,不忍高祖之業(yè)一朝墜地;然區(qū)區(qū)河?xùn)|土地甲兵,不足當(dāng)中國什一。恃契丹之聲援,蒙宋帝之哀憐,延劉氏之血食者二十九年。微矣哉,漢之為國也!
五代天子朝暮移,兵強馬壯則為之。
河?xùn)|險固霸王資,行營都統(tǒng)肇鴻基。
橫挑強胡豈晉宜,契丹鼓忿中國疲。
晉陽保境獨孜孜,負義侯已黃龍羈。
安行入汴不須疑,更稱天福表馀思。
垂裕何人繼者誰,錐劍奚堪屬幼兒。
陛下禁聲能幾時,東廡授首如傾蔂。
密詔朝來反鄴旗,封丘始至沖主糜。
澶州群擁侍中為,劉崇帝北幾銜悲。
祖業(yè)安能一旦虧,二十九年太原陲。
傳國雖微亦漢絲,史氏編名那可遺。
按:旻,底本原作“昱”,據(jù)《新五代史》卷七○《東漢世家第十》改。
歲癸未夏多伏陰川東頗有疾疫或言得雷當(dāng)散而令典無禱請之法丁兵備昔巡川東今攝成綿作文齋告隆隆響應(yīng)三日霆電疾雨物氣昭蘇輒賦十一韻以
繼元
暉賽雨之作
(癸未)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常雩紀卿祀,憂旱驗僖勤。
牧令雖有職,臺司豈遠民。
端思六沴始,若納一夫矉。
旸雨時無咎,風(fēng)霆猶未神。
舊使勞東顧,新齋禮北辰。
絪缊氣俄感,陰陽動不屯。
長聲周庭宇,馀響軋原畇。
帝樂告崇德,天威實歸仁。
萌疑豁已解,精意享逾禋。
椒糈映晨燎,蕙殿轉(zhuǎn)靈氛。
方清閉閣聽,寧當(dāng)擾聚蚊。
共 10 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