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慧秀

共 7 首
一氣流化,爰結(jié)爰融。
開慳秘于海外,鐘清淑于山東。
分清派于天池,湛一面之寒鏡。
失左股于蓬島,列數(shù)點之青峰。
有閣臨湖,如跂斯翼。
引微涼于綺疏,耀朝日于金碧。
下臨無地,見城郭而才分。
上出重霄,拊星辰而可摘。
境是方外,地入壺中。
波含鶴背之月,軒納鹢頭之風(fēng)。
行人渡橋,見長虹之臥水。
仙闕橫云,比海蜃之浮空。
其春也,東君弭節(jié),灝氣流行。
東西兮花卉競秀,上下兮水天同清。
柳岸金絲,煙鎖流鶯之幕。
桃源花色,露濕蝴蝶之翔。
浮嵐藹藹,遠岫茫茫。
灑香雨于漁店,翻錦浪于沙汀。
于是鼓瑟解衣,抱曾點浴沂之樂。
臨風(fēng)把酒,藹希文憂世之情。
其夏也,祝融司權(quán),長養(yǎng)萬物。
分草木之敷榮,極流爍之煩熱。
炎炎火氣,日比趙孟之嚴(yán)。
疊疊奇峰,云入淵明之句。
積雨初霽,眾川爭赴。
山烝烝而霧生,水溶溶而波闊。
于是蘭臺詠賦,快哉楚襄之風(fēng)。
殿角生涼,愛此唐文之日。
其秋也,金神按節(jié),大地凄涼。
列疏篆以征雁,染紅葉以清霜。
紅蓼岸邊,鷺窺游魚之出沒。
白蘋洲畔,鷗驚釣舟之往來。
窗來漁笛,風(fēng)埽黃埃。
天悠悠而益遠,月皎皎而增輝。
于是踵張翰吳州,飽玉鲙銀莼之味。
追蘇仙赤壁,歌明月窈窕之詩。
其冬也,氣閉窮陰,凍鎖煙浪。
凋百草其已零,秀孤松兮幾丈。
霜風(fēng)振地,鳴萬馬之刀鎗。
雪花翻空,散千重之玉屑。
宇宙微茫,山川索漠。
征帆絕于遠浦,瘦骨生于疊嶂。
于是帶月尋友,王子猷興不盡于山陰。
殘梅返魂,林處士骨未槁于湖上。
有客江山性癖,朝市心違。
寄笑傲于虛閣,玩清漪于苔磯。
黃鶴樓前,芳草兼晴川共遠。
滕王閣上,落霞與孤鶩齊飛。
玆以眼高九州,神游六合。
塵心靜于水軒,世情散于風(fēng)榻。
金雞唱曉,挹扶桑萬頃之紅波。
玉兔升昏,頫龍宮千層之白塔。
快哉騁眺,恍若登仙。
踏煙沙而散步,馴白鳥而共眠。
鯨濤起望中,大鵬舉兮九萬。
鰲岑在何處,弱水杳兮三千。
游覽既周,喟然嘆曰:前賢已矣。
往事亡羊,覽竹溪之雄筆。
吟石澗之清章,火后經(jīng)營。
悵失前日之華構(gòu),水中蘭桂。
誰載昔時之紅妝,噫。
名韁絆人,利網(wǎng)籠世。
孰囂囂而得閒,咸役役而自弊。
宦味同于雞肋,難恃寰中之榮。
名區(qū)類于菟裘,宜成林下之計。
傍有一人曰:既有此地,便筑斯臺。
想英雄之遺賞,懷隱逸之裴徊。
登臨放情,縱一時之樂事;
杳茫無跡,歷千古而成灰。
若夫德積于身,物被其澤。
效忠惠于君民,垂德業(yè)于竹帛。
攀龍附鳳,可成身后之名;
惰志忘形,莫循眼前之樂,客笑而答曰:行藏由運,禍福有期。
求之而不可得,舍之而不能遺。
已乎終非人力之可取,命也當(dāng)聽造化之所為。
而況形分雖萬,理合則一。
尚不辨于死生,矧有分于久促。
周非我蝶非物,諒無夢而無真。
凡未亡楚未存,竟誰得而誰失。
是故虛心應(yīng)物,觸事得宜。
神不虧而內(nèi)守,志豈動而外馳。
達莫喜窮莫悲,庶全出處之道。
仰不愧俯不怍,可免天人之譏。
且夫難制者情,易蕩者氣。
茍操養(yǎng)之失機,必流佚而喪志。
求名求利,定有害于性情。
樂水樂山,竊多慕于仁智。
雖然士生于世,不私其身。
倘遇風(fēng)云之會,當(dāng)成社稷之臣。
隆中臥龍,縱非求聞之士。
渭川漁父,豈是忘世之人。
嗚呼,風(fēng)燈百年。
滄海一粟,哂夏蟲之疑冰。
思達人之見獨,訪風(fēng)景而天地為家兮,何必效仲宣之空懷故國也哉。
四時吟 其七 明末清初 · 樸仁老
七言絕句
風(fēng)急千山萬葉空,但看西嶺秀孤松。
世間何限英雄輩,高節(jié)無人與爾同。
野渡行人少,山蹊落葉重。
愁吟盡日聳肩峰。
風(fēng)雪亂裘茸。

大地成銀界,長冰作玉龍。
酷憐巖壑秀孤松。
歲暮托襟胸。
欽早從李公潤卿游。介而得雅于其舅金公。公蓋恂恂恬穆長德君子也。間嘗餉客。酒漿脯??。即毋不齊整而給也。婢御僮使。即毋不謹(jǐn)恪而度也。于是乎復(fù)知公有賢內(nèi)助焉以相之。暨金公歿。聞?wù)呦套舌档科洳痪?。而至?shù)婦人之飭行持節(jié)者。則又必以金公之室為稱首。欽益驗疇襄所見知愈信也。一日潤卿氏使其子敏求攜金公行狀及其室沈氏懿跡。合一通。來屬壙銘于欽曰。茲遺孤志也。欽辱習(xí)于金公也久。重與潤卿通家。于遺孤亦不啻忘年。則何敢不敬為之言。按狀金安東大姓。公諱大涉。字士亨。新羅敬順主后也。遠祖上洛公方慶。有大功業(yè)。為麗朝宗臣。有諱九容。以文章節(jié)義名當(dāng)世。寔公七世祖也。高祖自壤。內(nèi)贍寺僉正。贈戶曹參議。曾祖禮生。清道郡守。贈兵曹參判。祖胤宗。慶尚道節(jié)度使。考諱震紀(jì)?;钊耸饎e坐。妣李氏。驪興望族。生員敏生女也。嘉靖己酉生公。生三歲。喪二親。鞠于姑家。少有異質(zhì)。不煩師承。自力于學(xué)。萬歷癸酉。捷司馬。人嘖嘖謂曉夕發(fā)軔。俄以病廢舉子業(yè)。自守泊如。若無意于世者。壬辰兵起。挈家避嶺北。仍西指行在。癸巳。薦授義禁府都事。遷造紙署別坐。時皇朝將士東征者旁午。宋經(jīng)略應(yīng)昌嚴(yán)重自持。為諸府最。尹海平根壽膺儐接之任。特舉公為屬。公拮據(jù)辦治。俱中肯綮有馀地。海平公亟稱其才。終以勞勚遘疾。甲午夏。卒于京師旅舍。年僅四十六。因亂權(quán)厝于水原。越八年辛丑。移窆永平縣南鐘賢山未坐丑向之原。距先壟二里。遺意也。公淳愨厚重。御家眾以寬。訓(xùn)子弟以嚴(yán)。行已接物。必由諶信而不設(shè)町畦崖岸。且不喜言人過失。相識皆親慕之。以為不可及。孝友天至。椎之宗黨。并得其歡心。凡遇祀事。夙戒供具而致其蠲潔。節(jié)文儀式。畢據(jù)先賢制禮而行之。常以不得逮親之存為至痛。語及必涕。孽姊之無歸者。分與臧獲而經(jīng)紀(jì)之。庶出群從之失所者。家育之猶已出。不事生產(chǎn)。唯杜門自適?;驍?shù)月不出。時與親舊樂飲。盡醉盤洽而止。性好山水。有小筑于西湖。且買精舍于永平牛頭淵上。為終老計。公之葆醇蘊樸既如此。而得沈氏為配。沈氏聰慧秀愨。拔于倫類。事夫子一于柔巽而無違也。待族姓一于敦睦而無間也。蒞閫能范而肅也。享祀能敬而誠也。至于需應(yīng)賓客。惠恤窮匱。各盡其道。而未嘗見其靳固也。巫祝禱禳。不接于門庭。子患痘而危。有勸禱者。答曰。有神可禱。莫如吾祖先。禱于家廟果愈。自遭公喪。以死自矢。水漿不入口。號哭不絕聲。廬于墓側(cè)。朝夕執(zhí)奠。擗踴如初喪。過再期猶垢面囚首。哀痛無節(jié)。秪以饘粥度日。如是者六七年。柴毀骨立。絕而復(fù)蘇。猶不肯以醫(yī)藥求治。子矱泣諫。奉還京第。而衣服起居。不改斬衰之容。以終其身。嘗聞矱拜參奉不樂曰。官無卑。從官則王臣也。安可去病母而就仕。矱亦去官。沈氏與公同年生。戊申四月。竟不起。距公歿之十五年也。年六十。臨終不少戚。唯以護先塋立家廟為托而已。若宜人者??芍^淑慎其身。令譽有終者矣。用是年九月。與公葬同墳。沈氏系出青松。青城伯德符之裔。華胄燀赫。世誕王妃。祖曰通禮院通禮達源。贈吏曹參判??荚痪╃鼙O(jiān)司銓。贈補祚功臣資憲大夫禮曹判書青坡君。母曰貞夫人李氏。公生一男二女。男矱。十八。登進士。有文譽。舉授宣陵參奉不拜。娶議政鄭彥信女。生男幼。女長適李睟光。歷臺閣。今為洪州牧使。清名雅望。為世???。乃所謂潤卿公也。洪州生二男一女。男長圣求。次敏求。女適進士權(quán)儆。生一男三女幼。嗚呼。以公之德。洎宜人之賢。而不克享有福履。卒止于斯。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也?;蛘咝蠖窗l(fā)。歸成于后乎。銘曰。
坎而封,哲人之藏。
順而寧,得天之常。
茁于后,惟報之食。
賁諸幽,其跡之卓。
題方琮畫顧愷之詩意 其四 冬嶺秀孤松(乾隆戊子)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岡疑千仞振衣裳,雪壓風(fēng)凌意自強。
茅屋展編相映者,是孫康抑是長康。
寂寞芙蓉外,翹然獨秀松。
三冬留嶺色,一老寫山容。
太古情如晤,嚴(yán)寒歲始逢。
寺門微見雪,澗道暗聞鐘。
石許空青伴,云難寸碧封。
橫看真有樹,側(cè)對亦宜峰。
地得根長在,枝高影自重。
須知心不改,雨露受春濃。
澗曲發(fā)叢桂,天香播芳潔。
巖阿秀孤松,風(fēng)霜持晚節(jié)。
自謂相遭逢,翩翩肆欣悅。
素非桃李姿,庶無人傷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