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桂同德
相關人物:
共 1 位
。
共 5 首
留題鼓山丈室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律詩
鼓山閩之勝地也予故人用明師主其寺焉去歲用明自浙左赴鼓山予嘗為文以送之今年秋不意叨與考藝亦有三山之行既事主文江右吳蕭二先生而下凡七人約游鼓山予與
四明桂徵士同德
先至山下以俟及暮諸公不至乃登山入其寺宿焉與用明語至夜半有足感者其夜風雨俄至煩熱頓解遂賦律詩一首明旦錄上鼓山丈室就以為別八月廿四日也
棘闈半月閉秋暑,巖寺幾程登暮云。
勝地江山兵后見,高天風雨客邊聞。
送師東海新春別,秉燭南州靜夜分。
賓主三生端有契,靈源重會讀吾文。
十月一日早發(fā)廣信玉溪驛舍次
桂同德
韻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絕句
趣罷行裝未出城,玉溪驛舍燭花明。
五更歸夢千馀里,吹醒悲笳第一聲。
贈魏松岡俞復嬰二道士十韻
元末明初 ·
宋禧
五言排律
予以庚戌秋九月廿四日自閩省還至崇安武夷宮魏鍊師松岡率紫清庵俞逸人復嬰以小舟偕予與
四明桂徵士同德
等數(shù)客游九曲以水淺中道而還是日予與
同德
出溪口上驛舟向浙水東而歸舟中賦十韻以別魏俞二師云
武夷山水窟,自古集群仙。
半世看圖畫,三秋入洞天。
情親雙羽士,勝引一漁船。
飯罷攜茶具,經(jīng)存及草玄。
云巖風颯颯,石瀨水濺濺。
九曲何如好,中途不得前。
紫陽馀舊跡,清氣望先賢。
世變仍奇觀,吾衰已暮年。
分袪閩嶺下,歸棹浙江邊。
何日重相見,神交諒有緣。
七月廿七日以考藝至福建水口驛驛官姚惠卿乃吾鄉(xiāng)人有沐浴飲食之留而四
明桂同德
又先至半日以俟皆出望外喜而賦詩
元末明初 ·
宋禧
老去畏行役,病馀慮炎蒸。
陟降云霧嶺,奔趨風水程。
去越影生桂,入閩葉凋蓂。
浴垢水口驛,溯風山上亭。
顧慰值鄉(xiāng)彥,遲需謝文明。
衰朽樂疏散,馀事非吾能。
再用韓昌黎送盤谷子詩韻題文同畫盤谷卷
(乾隆乙巳)
清 ·
弘歷
盤谷之地實在豫,盤谷之圖乃弆張
⑴
。
其圖繪自文與可,名人跋識書幾行
(是圖有戴良
桂同德
鳥斯道文徵明諸人題跋又項元汴姜紹書吳道朗諸印記)
。
就中徵明
(文)
言更悉,作家士氣備陽陽
(見徵明識語)
。
得天繼辟竹掩畫,謂珠傾出栲栳筐
(見張照識語)
。
益證昔謂田盤錯
⑵
,游山徒屢駕車箱。
假藉濟源作盤谷,東竺
(庵名)
曾詠春風楊。
己丑訂實賡韓句,險韻得消半刻忙。
茲閱與可實佳作,元氣沕漠鴻芒芒。
法寫龍眠洛神賦,經(jīng)營慘淡意慨慷。
數(shù)典韓詩為再和,雄而秀也逸非狂。
巒回谷抱互遮邏,巖枝澗葉相低昂。
石渠妙跡以千計,獨無盤谷笈中藏。
何來鍊雪珍跡出,茲真面目見太行。
因之憶到衛(wèi)輝旱
⑶
,茅屋艱窘空箱倉。
作歌為戚弗為懌,安得災區(qū)雨足興耕桑。
⑴ 是卷文同畫盤谷圖并書序乃張若靄所藏有題識及鍊雪晴嵐鑒賞諸印記張照復為之跋
⑵ 向以盤山亦有盤谷又在太行之陽而韓愈詩所云燕川方口又雅合田盤之說是以詠田盤每假藉用之然無以證其寔終屬疑似嗣于己丑年命河南巡撫阿思哈親至濟源確訪則若谷若寺李愿之居韓文之刻石一一具在是盤谷寔在濟源而不在田盤因著濟源盤谷考證命于濟源田盤磨崖兩泐之并用韓愈盤谷子詩韻志事
⑶ 河南衛(wèi)輝等屬總為太行之陽上年被旱屢經(jīng)降旨加賑撫恤茲因盤谷在河南題此圓輒憶及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