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查繼佐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根本神都漢水陰,山回龍虎窈而深。
百年煙火紛成聚,萬屋歌鐘正鬧吟。
阛阓縱橫人似海,街衢交錯土如金。
爭尋隙壤開軒宇,分占幽蹊傍樹林。
不是有心臨魏闕,偶因無地斸層岑。
誰人能解青烏術(shù),愧我空悲白發(fā)簪。
自信形骸猶矍鑠,強扶筋力陟嶇嵚。
重陽節(jié)近登高遠,野菊花開滿意斟。
邂逅故人同酩酊,團圞今日暢胸襟。
卻憑官事成佳會,半醉歸來日欲沈(判尹姜用休,左尹韓斯文,參判金君諒,參議閔師騫同會。)。
賀節(jié)輸琛萬里程,吾僚忠信我王誠。
揚帆直渡將橋海,整轡仍經(jīng)欲漆城。
馬絆當(dāng)蹊應(yīng)自避,犬戎沖塞定遙驚。
預(yù)知蹈舞龍庭上,五色云開瑞日生。
邊雪蒼茫歲暮天,析津西去路三千。
向來知己非今日,不待臨歧贈馬鞭。
風(fēng)沙何處笑顏開,客里辛盤歲又來。
朝罷紫微春已晚,落花飛送馬啼回。
君有尊師我族親,好將詩酒樂馀春。
心談此日相虛受,晚節(jié)猶期德業(yè)新。
按:校知止堂遺稿。其七代孫命賢所輯刊也。以此詩系于嘉靖辛丑四月。知止堂以左參贊謝恩。乞遞蒙允南歸。而傾朝餞別時倡和之作。而第考俛仰公家狀則辛丑。已到同樞。行大司諫。而非掌令矣。疑此乃是丙戌以后戊戌以前出入掌令時所次別章也。知止堂丙戌蒞全州。己丑。移潭陽府使。癸巳。升嘉善。擢全羅道觀察使。甲午。以母年九十九辭遞。丙申。母卒。戊戌。選清白吏。升嘉義左尹。擢兵曹判書。此詩或作于癸巳離潭陽之時歟。
挽李一齋 明 · 崔應(yīng)龍
五言律詩
坐上春將暮,承顏講討時。
操存論更緊,人道辯無遺。
格說開群蔽,危言起眾靡。
仙蹤追莫及,非獨慟吾私(漢城府左尹崔應(yīng)龍)
挽曹晦谷 明 · 李之馧
五言排律
昔在重艱日,公將一節(jié)行。
天東扶大義,斗北揭高名。
論議空馀子,班資止亞卿。
方當(dāng)華發(fā)用,卻訝少年評。
車百庸何詬,尊三未易輕。
森然庭畔桂,遽爾夢中瓊。
爽氣隨秋盡,清光逐露傾。
歸舟自此遠,衰白若為情左尹李之馧)。
題榜會褉帖 明 · 李埈
七言律詩
余之將赴真珠也。壬午同榜領(lǐng)府事尹可晦領(lǐng)相吳汝益兵判李玉汝判敦寧金景擇知中樞李伯徹吏判鄭景任行副護軍尹時晦左尹柳勵仲僉知尹君晦金一叔經(jīng)歷李迪夫。設(shè)榜會于忠勛府。仍餞余行。壬午去今四十九年。而同榜之無恙在洛者如此之盛。金章華發(fā)。赫赫相照。望之若圖畫中人。其數(shù)過于香山九老。而又其達官貴卿之多。彼所不及。未知風(fēng)流嫻雅比方前后亦何如也。皆謂一時雋游。不可無識以為別后面目。遂用一律。錄呈座上。
紫綬金章鶴貌清,何如洛社會群英。
曾同五十年前榜,今作三千海上行。
夙債縱酬山水郡,遠游何耐弟兄情。
別來面目憑誰記,數(shù)幅冰紈眼轉(zhuǎn)明。
左尹濂挽 明末清初 · 金尚容
七言律詩
戎幕從軍記昔時,蛟龍城下慣相迎。
擎天壯志人誰識,滿腹雄圖老益奇。
莫逆襟期連伯仲,忘年交契去毛皮。
才終一甲還玄宅,長慟非徒為我私。
嗚呼。此少宗伯李公而立之墓也。而立與余生同甲子。恒以白首為期。余尚踽踽人間。而而立之墓草。已十枯矣。傷哉短也。而立無子擇為子者。而取其仲氏今贊成公之第六子曰志裕而子之。志裕乃以贊成公之狀。拜且泣而言曰。吾先子不幸早世。今不肖孤之所可自盡者。惟有托不朽。為地下重耳。凡先子之執(zhí)而嫻于辭者。莫公若。敢拜以請。噫。而立有子矣。余之于而立。無異于贊成公之于而立。余之知而立。奚待乎贊成公之狀。即微志裕請。而立之墓。余烏得無言。而立姓李。名尚信。系出驪江。世有聞人。入我朝。有諱繼孫。官卒兵曹判書。謚敬憲。嘗為永安觀察使。治尚文教。選士之開敏者。親為程督講習(xí)。武悍之俗。一變弦誦。北人立祠祀之。公其五代孫祖諱士弼。弘文館應(yīng)教??贾M友仁。司宰監(jiān)僉正。俱贈領(lǐng)議政。兼帶照常。妣陽川許氏。壯元及第坰之女。贊成硡之孫。有四子皆顯。仲則贊成公。公于序季。自幼重遲不戲。動止自矩。好讀書喜敦修。中戊子司馬。己丑。文科選槐院。薦內(nèi)翰升奉教。壬辰。病遞。及上西幸。公之二兄謂公曰。我俱在從列。當(dāng)從汝適。官卑而居散。母從亦可。汝亦從。誰親側(cè)者。公曰。既委質(zhì)官。寧有大小。義不可茍。遂奉親安于凈地。徑趣行在。稍遷禮、兵佐郎。轉(zhuǎn)正言。俄充賀至?xí)鵂罟?。?fù)命于定州。自是十年間為司書、文學(xué)、輔德、執(zhí)義各一。掌令、司諫二。選玉堂。自修撰至典翰。而校理、應(yīng)教則再。薦中書為舍人。再為御史于關(guān)北。則甲午賊退后。巡按于嶺南。則己亥饑饉時。安撫也。宣布咨詢。咸宜時措。時天兵在嶺南者。??可綎|運米。腐朽不堪食。公飭官廚。亦輟白餐。自供與天兵所食等。由是怨聲始寢。李相公元翼為都體察使。開府湖嶺。辟公為佐協(xié)贊幕畫。南土大喜。未竣事。徵拜應(yīng)教。無何。承旨缺。公格于未準(zhǔn)資。特命注擬。遂擢為同副。一歲中。升至都承旨。近世莫有。遞授戶兵參議。壬寅詔使時。為都司迎慰使。亦榮選也。歷祭酒。再長薇垣。皆不久引疾。乙巳。為冬至使。本國曾請貿(mào)焰焇。累奏而不獲命。至是。命公兼奏。公竭誠敷對。始得準(zhǔn)旨。遂為恒式。宣廟大悅。特升秩。公上疏辭。上獎諭不許曰。使乎使乎。嶺南地廣事殷。號難治。時又夷使新款。接御緩急。動關(guān)國體。舟師弊積。公私不相保。特廷舉屬公為按使。公精心熟講。夙夜祗慎。事以辦治。而公病矣。上章乞免。輿還京。拜京兆左尹、禮曹參判。皆辭。至庚戌三月竟卒。訃聞。上命有司吊賻。予祭一壇。葬在安山瞻星里。夫人。正言俞大脩之女。判書絳之曾孫。德恩君宋麟壽之外孫也。有至行。公歿。執(zhí)喪逾制。絕鹽醬??捱ㄈ缣焕ǔ跽呷?。服闋猶不脫衰。粒米不入口。唯齧菜根。以不至滅性者。今十年如一日。公嗣子志裕。中進士。秀而嗜儒。娶參判權(quán)憘女。生四男。曰邦鎮(zhèn)、世鎮(zhèn)。馀幼。公之側(cè)室子曰志復(fù)。幼。公神識凝遠。不妄笑語。飭躬有常度。居恒以宋朝名臣言行及自警編為范。遇事周詳。無細大無。敢不思。既審知其當(dāng)為。則乃復(fù)勇行。亦能嶷嶷有立。嘗為獻納。與司諫李時彥上劄。論時政闕失。極言宮闈事無忌諱。聞?wù)呖s頸。而宣廟嘉其切直。升一資獎之。諍路增氣。一時艷傳。公早年科第。蟬聯(lián)登簉融顯。固是自致。未嘗濡跡競進。當(dāng)倖臣竊柄。有意汲引。而再不就諫長。亦其志也。常欲辭榮途。乞外庸得展布素蘊。而暫試南服。遂以不起。悲夫。銘曰。
敬憲以文開荒屯,有不盡者遺之孫。
諸孫矯矯如躍龍,公惟其季燁而豐。
危不棄義志乃遂,君親道全兩無愧。
白簡諤諤驚天閶,圣心虛己回恩光。
福星兩路蘇疲癃,濡如膏雨和條風(fēng)。
敷奏于天天格忱,邦之利用賴至今。
額額南藩最重寄,舒以任煩政乃理。
施之未竟短途促,畀之何豐奪何速。
瞻星之丘郁蒼蒼,有蘊斯藏發(fā)必長,俾爾嗣人熾以昌。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