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永光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別寫真孟永光 明末清初 · 金堉
七言絕句
神妙南京孟畫師,寫真毫發(fā)細(xì)無遺。
東歸何敢忘君惠,吾面看時子面思。
① 孟即中國名畫。號貞明。浙江人。勤邀東來。是秋還送。
籃輿攜遠(yuǎn)客,郊墅屬新晴。
倚檻青山近,捲簾飛瀑明。
風(fēng)流仍勝會,繪素又高名。
小醉乘歸興,斜陽滿禁城。
圖凡六幅。題云會稽山人孟永光寫于沈陽客館。小印貞明氏。蓋我孝廟在沈館時。永光寫進(jìn)者也。后賜某戚畹。今為李生某所藏。永光名見畫徵錄中。
昔者西游過沈陽,問朝鮮館皆未詳。
老譯指點(diǎn)耶里水,野坂亭前春草香。
今見此圖三嘆息,畫師云是孟永光。
丙丁年間逢陽九,挹婁古城龍潛鄉(xiāng)。
孟生孟生吳會客,飄泊風(fēng)塵堪斷腸。
想見燒香氈帳底,丹青供奉消晝長。
一幅九童皆渾脫,脽腿玉肌凝雪肪。
秋風(fēng)裊裊動高柳,荷葉荷花散方塘。
折花者半奪花半,捽髻抱股狂之狂。
有剖蓮子端坐者,有來乞者匿其房。
二幅斗雞櫚陰里,白雄青雄項毛張。
雞主前坐膝過耳,竦聳直與雞頡頏。
雞亦忿甚只見敵,人抱而去都可忘。
三兒后至大領(lǐng)小,抱一提一憐相將。
又一小兒攢手躍,慕他花枝插帽旁。
意或不與雞相屬,吮小兒唇甘如糖。
第三幅中何所有,好女兒花秋海棠。
欄干轉(zhuǎn)處紅爛爛,又見雞冠低復(fù)昂。
可是金風(fēng)七月半,蝶翅銀粉糝雄黃。
若曹將扇勿撲蝶,蝶本脆弱吾恐傷。
停蝶合翅雪一點(diǎn),鉤指往捕飏未飏。
太湖之石玲瓏翠,有窺而笑身半藏。
第四幅中斗草侶,或扱其衽或提筐。
作雙作對已滿眼,瑣瑣不能名群芳。
贏者指彈輸者腕,呢喃嬌罵不可當(dāng)。
又別一隊捕蟋蜶,小小絲籠禁逋亡。
張須舞股正酣斗,豈意微蟲許雄強(qiáng)。
走來觀者跌仆地,眉斜眼彎真啼妝。
五幅弄猴猴眼怪,荷杖而睨方跳踉。
青巾抹額者最黠,撻猴訓(xùn)猴馴而良。
鳴鑼丁東按節(jié)舞,野女之夫山都娘。
周遭觀之總?cè)?,斑褲花屣錦裲襠。
背上皆懸繡字??,長命富貴金滿堂。
止于六幅紅梅樹,左挐右挐干老蒼。
群童緣樹恣意拗,老花簌簌爭飄揚(yáng)。
小車轣轆驂玄狗,載紅衣孩轉(zhuǎn)回廊。
此畫元系秘府藏,流落人間閱星霜。
傳言八幅佚其二,畫林嗟無補(bǔ)亡章。
讀畫烏可不論世,是時遼沈真滄桑。
松山炮響杏山箭,滿漢健兒爭裹創(chuàng)。
闞如虓虎八壯士,翼護(hù)圣人看戰(zhàn)場。
鳴鑼卓旗唱凱返,牛錄章京貝勒王。
真兒戲耳何足道,斐蘭射鼠騎黃羊。
當(dāng)年思欲制挺撻,全部春秋在尊攘。
方知百童是寓筆,郭家風(fēng)鳶差可方。
庸師詎識畫中意,摸與婚屏祝弄璋。
駿馬名姬緣漸妄,高僧韻釋道相親。
念頭刊落浮華盡,面目本來如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