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頤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諸君頻顧此,以我?guī)h然存。
童掃凝塵榭,僧推封雪門
后生孫有子,前事夢無痕。
振蟄翁何早,從今日涉園。
游山畢入山莊千尺雪門(乾隆丁未) 清 · 弘歷
南門以出北門入,出漸升山入降山。
梵宇精藍歷數(shù)(入聲)四,搖刖峻挺岡復(fù)巒。
奇松詭石難具數(shù)(上聲),韻以明瀑與暗泉。
是胥畫格及詩料,興已適矣非空還。
或乘輕輿或策馬,策馬時少乘輿安。
自顧弗如昔時矣,然而遵養(yǎng)宜高年。
養(yǎng)身逸可心不可,猶日孜孜勤民艱。
游山旋入千尺雪門(乾隆己酉) 清 · 弘歷
路近山莊略乘馬,亦緣非上乃下也。
上為難而下為易,取易舍難何為者。
自慚老況有如斯,人縱弗嗤我自嗤。
尚或頌稱清健美,退有后言舜戒之。
行行苑門近西北,復(fù)易清輿降屴崱。
棲屴崱更臨石澗,有屋灑然堪憩息。
俯憑雪以千尺名,數(shù)典寒山已久成。
寒山景概那復(fù)憶,所憶吳民愛戴情。
游山回入千尺雪門有作(乾隆辛亥) 清 · 弘歷
前年降下猶策馬,今年就平方舍輿(前歲游山旋過東甘澗遂乘馬降山今日降山路近山莊乃略乘馬入千尺雪門相隔兩歲而筋力又覺少遜于前)
由來兩歲光陰耳,忽覺較前已弗如。
八旬耄與古稀異,那復(fù)筋力為強予。
以養(yǎng)身論斯為可,以養(yǎng)心論豈可歟。
心為敕政之本源,涉怠諸事叢脞諸。
下輿精舍聊憩坐,身心內(nèi)外體以徐。
身勞心安晦庵語,高年于此或當(dāng)殊。
有閒(謂身)無逸(謂心)以圖治,倦勤待此樂只且。
⑴ 朱子言力行工夫云身勞而心安者為之予六旬以前實覺如是至今高年自當(dāng)節(jié)勞遵養(yǎng)不必以勞身為務(wù)所謂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若仍勞其身焉能用心敕政而心轉(zhuǎn)不適安矣
靜寄莊同避暑莊,圍莊胥以石為墻。
乘輿駐蹕應(yīng)如是,廣祗十之三四強。
降由西北向東南,門卻山莊西北探(山莊建于山之東南麓千尺雪門則在山莊西北隅)。
是則原無一定向,世間名象可因參。
入門山舍向南尋,可坐憩焉幽且深。
臨水三間竹爐在,片時試茗足娛心。
一室中收四處圖,咄哉求備自嗤吾。
四而一與一而四,齊物南華有是乎。
⑴ 避暑山莊圍墻周十六里有奇此間周七里有奇通計尚不及半
⑵ 此間及西苑熱河千尺雪既仿吳中寒山景為之并親寫此間圖四卷其西苑熱河寒山三圖則命董邦達錢維城張宗蒼分繪之每處互弆四圖至一處而馀三處之景皆可展閱得之
帆影破湘煙,春深古驛前。
西窗話遙夜,南國喜涼天。
交意淡如此,客心愁黯然。
江頭花月夕,強半是離筵。
八月猶余熱,清尊昨日開。
江聲兼雨至,岳色隔城來。
虛館穿花樹,生香落酒杯。
阿誰歌水調(diào),惆悵鬢毛催。
一字三縑少,千秋幾句傳。
根源于卷軸,結(jié)搆以山川。
麟角逢非偶,龜堂語太顛。
誰能該作者,獨許退之全
⑴ 放翁跋《持正文集》云:「持正詩,見于世者止此一篇,自是杰作。近時《容齋隨筆》乃云『風(fēng)格殊無可采』,恐不應(yīng)如此?!狗骄V按:洪《容齋隨筆》云:「此詩乃評論唐人文章風(fēng)格殊無可采也?!谷蔟S蓋謂持正譏唐人風(fēng)格皆卑耳,非容齋譏持正也。放翁此跋誤矣,故正之。
① 戶部侍郎盧鈞,開成五年十二月十一日赴闕過此。
樂圃傳遺跡,峿山定屬誰。
絲綸除召日,父老奉祠時。
赴闕相先后,來游更李施。
中冬房魯字,骎欲永興追。
⑴ 朱長文《墨池編》載盧鈞題名二、峿山題名一。
⑵ 旁題又云:「房魯昌五中冬六日來。」又云:「前廣州刺史李行修掌書記施□□官李黨,大中三年四月十一日赴闕過此?!?/div>
是日讀厓刻,有僧凝立聽。
如何今拓本,不見右堂銘。
云氣橫溪口,江華儼石經(jīng)。
精靈日來往,有夢記崇寧(次山《陽華巖銘》曰:「江華縣大夫瞿令問,藝兼篆籀,俾依石經(jīng)刻之?!股焦却祟}亦云:「瞿令問優(yōu)于峿臺銘?!挂庥?span id="ydvz4e9"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60987", "poem_sentence_3_1138420", "雪門")'>雪門覓此也。)。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