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李光
相關(guān)人物:
共 9 位
。
共 3 首
重題郭功甫石室游篇
(丁亥)
清 ·
翁方綱
我昔剔蘚斯室?guī)p,快意□讀北海篇
(此篇云「考
二李
之勁筆」,自注「邕、紳」。)
。
反憾不見短李跡,凝立暮雨愁蒼煙。
二李俱收復(fù)觀此,回思初到已兩年。
去年舟中致墨本,連夜光燭驪龍淵。
模??苔黦春雨后,豈及風(fēng)日今暄妍。
句響尚出蛟兕吼,字勢俄作芒角懸。
此非君家雪室壁,胡挾?劍铓森然。
壁石磊砢本郁怒,爭頭杰豎矛槊攢。
篇中雄語力彈壓,不使怪狀逃镵鐫。
與巖爭高聊寄耳,與山俱盡誰知焉。
戊春來郡已春去,醉吟庵下青山前。
古木訓(xùn)狐亦何有,采石舊月落釣船。
道人自合送隱靜,宛陵那用推青蓮。
太初畫沙何足道,東坡竹石誰與傳。
奇哉酒腸勃欲吐,擇此石乳平而圓。
紺滑陰森易漫漶,未經(jīng)響拓翻如堅。
爾來北海跡亦著,拓本行且遍市廛。
幽境造奇乃自我,山居圖畫須同編
⑴
。
⑴ 粵石性易泐,此巖諸刻獨完好。自王漁洋,已言李北海記多剝蝕。予前年來此,始剔而拓之,字尚多可觀。然一年已來,人爭拓矣。
七星巖
二李
題名歌試肇慶諸生作
(己丑)
清 ·
翁方綱
我坐使院攓巖云,黃繒翠墨繻五春。
巾箱時時放奇氣,其間磊落邕與紳。
二李
之筆誰所述,郭郎本自李后身
(予初于巖洞間見宋郭功甫題,云「考
二李
之勁筆」,自注「邕、紳」,因銳意搜訪。)
。
北海記在大巖口,我冒春雨披荒榛。
字視岳麓更奇古,后題惜被苔花湮。
略云乾道歲己丑,安得援此考偽真。
其秋我上二禺峽,證是陶定磨嶙峋。
乃知此跡宋已著,伏苓芝刻非空云。
是時瀝湖潦漸減,至冬石室秘始聞。
短李記游僅數(shù)字,深蟠絕磴回千鈞。
聞昔幾人廢搜??,我亦半載勞骸筋。
樂圃當(dāng)時江表客,墨池胡及長慶人
⑴
。
可笑八關(guān)十六子,禁中一笥偏不焚。
竟令江夏弗獨步,六公篇并高秋旻。
張廷圭尚疑六一,正書安得混八分。
所憾短語不堪配,不勒禱雨康州文。
旱畢短長偶失檢,顧家辨證徒紛紜。
頹垣破礎(chǔ)倘可得,落霞孤鶩煩使君。
我當(dāng)作銘附高壁,蕉窗翠氣先氤氳。
⑴ 李紳此刻僅見于宋朱長文《墨池編》。
楊和甫集
二李
篆譜書后
(楊壽彤之父令西安,殉難。)
(甲寅)
清末 ·
鄭孝胥
斯冰去人遠,遺跡搜鱗鳳。
炎炎六百言,《爾雅》辭可誦。
千文集逸少,傳習(xí)世已眾。
孰與持茲編,考古極有用。
豈徒窺篆法,小學(xué)系尤重。
先生厲名節(jié),死義事絕痛。
何時手自書,整暇兼飛動。
避俗意殊奇,合污寧足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