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葆恂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生任天機(jī),至理靡不通。
靜觀群動息,冰雪澄其胸。
讀書觀大略,精力穿蒼穹。
久之神悟澈,運(yùn)用嘻無窮。
玉溪學(xué)獺祭,彭城工雕龍。
挦扯章句間,毋乃愧稱雄。
君負(fù)奇特才,矯若挺長松。
弱齡破萬卷,談笑座生風(fēng)。
搖筆起山岳,突兀撐晴空。
業(yè)邃勤自韜,隨意圖其蹤。
有畫不必展,有書姑弗攻。
卷石可徙倚,草色方青蔥。
順時適至性,懷抱方惺忪。
仿佛王逸少,嘯傲?xí)鼥|。
又如諸葛子,抱膝吟隆中。
或方黃叔度,或擬郭林宗。
我獨(dú)攄臆斷,純?nèi)手覐┩?div class="hn9qjtp" id='poem_sentence_16_321155_comment'>
會心不在遠(yuǎn),相對雙梧桐。
岱陰逶迤截濟(jì)瀆,骨走鵲華才一束。
涌泉望海無由趨,萬斛珠璣落鼎腹。
大明寺杳楸桐高,歷下亭存荷蓼馥。
我侍軺傳三春風(fēng),坐臥湖漘飲山淥。
晴嵐摩空起南障,時棹波心拾蒼玉。
遠(yuǎn)懷濟(jì)南名士多,于鱗貽上不可復(fù)。
柳零一遂寒燕歸,憔悴煙條為君綠。
紅螺公子昔妙年,天藻秀出乾嘉前。
暫依芙蓉泛綠水,繁會竽瑟張瓊筵。
青簾白舫到秋晚,往往醉筆同春妍。
海棠泮邊舊埽石,牛鐸安得黃鐘聯(lián)。
不惜我歸遽,不惜君來暮,但惜湖山明麗無處無,倏忽轉(zhuǎn)蓬云何住。
廿年交臂鬢頭霜,同照黃河濁流處。
披尋游跡墮渺茫,何況白雪夫于翳荒樹。
我家甌海君遼河,風(fēng)云變態(tài)朝昏多。
巫閭雁蕩倚天望,念此坐損朱顏酡。
即看圖中歌舞意,絳唇玉貌今柰何。
但說凈地如明鏡,焉知新水非故波。
波流自轉(zhuǎn)心自定,人濁何由我獨(dú)凈。
要回眾生大海光,與君共適濠梁性。
浩然東顧發(fā)長謳,他日臨流須一證。
蒸栗侔黃,喜入握、佩環(huán)滑笏。
誰拾向、臨安郡里,鳳凰山麓。
銅說上林鐫鹿角,金從江北懸鸚足。
合配他、一闋荔枝香,新填曲。

傳神拓,煤為馥。
鏤心句,毫為禿。
似摩挲銅狄,流連往復(fù)。
南渡曾隨遷國駕,西湖久伴沈沙簇。
六十年、圖畫又重題,貂難續(xù)。
安期棗莫尋,方朔桃難找。
算八旬僅有三年少。
且看他子子孫孫膝下繞。
注:以龍門自敘之氣,行宮調(diào)曲折之中。朗爽似白仁甫,瀟灑似馬東籬。其敘述剪裁,全以古文法行之,則康王樂府不是過也。公喜為倚聲,不甚度曲,今偶一為之,而分刌節(jié)度,不失累黍,宮商抗墜,要眇抑揚(yáng)。試拍紅牙,絕無拗折嗓子之弊,信賢者不可測已。安得付之雪兒于翠尊絳蠟間曼聲歌之,一洗邇來嘈囋噍殺之音乎。
甲寅二月望,義州李葆恂拜讀。 自敘分明太史公。當(dāng)筵一曲氣如虹。都將身世無窮感,付與銅弦鐵板中。
瑤環(huán)瑜珥繞庭闈。軾轍賢名世所稀。舞彩堂前應(yīng)一笑,著將豸繡當(dāng)萊衣。(叔子以南汝道回避調(diào)江安糧道,即公開封守所遷之官也。)
解組承歡足嘯歌。孝廉衣缽繼巍科。料應(yīng)祝壽無凡語,三代奇文貯腹多。(季子以名孝廉官佛山同知,卓異告歸,朝夕侍側(cè),先德所輯攈古錄中篆文皆其手摹。)
文章政事兩堪傳。合有新詞播管弦。試聽謳歌何處遍,兩河南北九江邊。
公自壽曲,葆恂既僭為評注,復(fù)題小詩四章,述公子之賢,以見公之全福,即以為賤子介壽之詞可也。義州李葆恂初稿。
波瀾壯闊,音節(jié)蒼涼,以侯魏序事文筆,施之于尋聲按拍之中,卓然大家,古今獨(dú)步,倚笛高歌,足裂金石。甲寅莫春。金綬熙謹(jǐn)注。
李文石(乙卯) 清末至民國 · 陳衍
五言律詩
亂離久不見,嘆息正彌襟。
張叟(今頗將軍。)來相語,李君病已沈。
多才天所厭,冷性汝何深。
說鬼平生意,秋陰暗入林。
枯禪妙筆近來無,作畫工夫似作書。
月露精神風(fēng)態(tài)度,不知李紀(jì)定何如(今年上巳在乃園開畫社修禊,招集文流,各攜所藏,評真角勝。以義州李葆恂、獻(xiàn)縣紀(jì)鉅維為導(dǎo)師,夜闌乃散。昨遇苻蔞庭,恨乙庵不與也。)
斯篆廿九字,體峻態(tài)有馀。
華庵嗜古癖,獲之勝瓊琚。
魯南說在后,厥罪懲焚屠。
彼不愛古籍,我何愛彼與。
觥觥發(fā)宏議,讓之互欷歔。
昔聞議荀者,弟子斯如疽。
毛公最純白,奚為獨(dú)舉渠。
凡人賢不肖,譬之龍與豬。
尺長寸有短,彼毀此有譽(yù)。
孔雀毒在尾,文采何華舒。
不見元晦字,專學(xué)曹公書。
持以告華庵,華庵猶踟躕。
敢問李夫子文石浩博精,實(shí)奉之為師。),妙論當(dāng)起予。
挽陳子青翁 其一 清末至民國 · 陳三立
五言律詩
名德窺三世,滄桑老一儒。
吟飛鸞鶴氣,道應(yīng)馬牛呼。
孤憤藏杯斝,深居潤畫圖。
先朝高兩監(jiān),逸事泣彈珠(翁當(dāng)年應(yīng)舉屢不遇,與義州李文石齊名,世傳南北兩監(jiān)。)。
李文石觀察 清末至民國 · 陳三立
七言律詩
啖餅夷門兩少年,搖搖日月見霜顛。
江流照影知吾在,寰宇尋碑覺汝賢。
隨筆欲仿孫退谷,折枝旁寫惲南田。
銷沈心事聽秋雨,吹夢橫吟到酒邊。
婉孌相因依,都門火三改。
忘形有傅徐,晨夕過從每。
義州今眉州李文石丈。),談藝空千載。
南北與中央,尊酒極瀟灑。
看花過僧庵,吹帽坐磊嵬。
小園風(fēng)露夕,得意東籬采。
天地非昔秋,江海遺根在。
哀哉祀與輿,竟作龔與隗。
好花留歲月,君何不相待。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