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為壤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平泉醒酒石,忽落他人手。
壺中小九華,瞥眼不復有。
一卷之多難世守,石不能言乃能走。
何哉楊氏清白貽,獨以一硯當鼎彝。
令子護持筑精舍,名流矜賞摛妍詞。
五世其昌果奮跡,道是石田田不石。
濡毫鵒眼掃犀眉,兄也掇科弟通籍。
魏徵牙笏王祥刀,遺澤燾后多賢豪。
況茲文房之珍逾拱璧,載得家學傳風騷。
香霧黯凝文養(yǎng)豹,黑云滃起詞騰蛟。
會與紗縠巷中魚膚碧,坡潁二老名同高。
① 廣信貴溪之山,皆由仙霞嶺逆而西上,特起象山,高入云霄,而龍虎山廿四嵓鎖其水口,與閩之武夷南北相背,故朱、陸各據(jù)其一矣。象山兩澗諸瀑匯為上清溪,過張真人宅,溪中二桂洲即夏相國故居。其下游即龍虎山,童露無取。即張宅亦明末改卜,非道陵古跡也。惟水口廿四仙嵓,夾溪聳峙,與武夷、桂林爭奇。就中許嵓尤幽絕,棲真莫宜焉。南昌人盛稱西山旌陽故居,貴溪人盛稱龍虎山道陵遺址,道聽涂說,百聞不如一見也。道陵祖子房,墓在徐州微山湖中。鐘彼靈秀,蔭及云礽,與龍虎山無涉。乃擇其三勝,詩以聲之。
峽山無瀑觀,瀑山無溪例。
此亦溪旁峽,萬丈青云睇。
如何屋灶棺,絕廠誰所置。
競移仙鬼蹤,我觸鴻荒閟。
即今帆杪樹,古時半平地。
巢窟燕泥耳,篙眼蜂窩未。
不石水不猛,不谷陵不銳。
使非淘汰功,安得冠纓墜。
當年寢食區(qū),邈若云霄寄。
慨睹江河下,喟然緬巢燧。
雨氣不能盡,散作諸峰煙。
盈盈云水中,一峰檣我前。
昨日遠江外,舟人識已先。
西谷宮廷敞,東谷廊肆延。
無峰不石呀,無洞不泉懸。
上厓之所地,下厓之所天。
履之聲空空,層厓盡穹然。
石腹房戶闔,石發(fā)竹樹煙。
眾厓會一厓,一厓萬勝專。
奇奇怪怪盡,下下高高穿。
僧房蜂窩綴,半石半云間。
到此聲光影,盡出寒蒼然。
泉響不可忍,升高尋其源。
妙高峰入云,坐受長江天。
檣山對面立,側視正視全。
不圖江北地,有此雁蕩仙。
一夢增一戀,一降生一妍。
一嘯響一山,一流聲一淵。
自余初從山下住,陰閉陽開不能顧。
自余重向汶陽來,曉起看山輒防暮。
肩輿搖兀山中行,細覓昔趼今重經。
去年大雪今歲雨,山祇不與一度晴。
巖巖東鎮(zhèn)物所殖,右貫北辰左南極。
深恐元胎坐窺得,閟液藏輝示不測。
天門十八盤,比似升天難。
逡巡玉皇頂,泉聲百道生晝寒。
山頂亦何有,寂寞登封臺。
萬古去浩浩,四野風云來。
仙之人兮山中,雖有吾不識,只愁七十二后一去無時回。
當時醇醲鬯元化,茲山樸立增神恢。
上儀炳煥鎮(zhèn)寥闃,奇礓數(shù)片慘澹無莓苔。
駕言下山去,緣巖指歸路。
鱗鱗千萬級,輿行疾如騖。
重諦萬松林,結根泰山陰。
下有金泥玉檢太古字,上有三光五緯之流精。
不石不土蓄深固,拆葉擎枝出雷霧。
有如卓磔千載豪,眼看飛騰去無數(shù)。
只余再到仍塵緣,不能與爾長留連。
明日回頭不可識,但見蒼茫落日浪浪煙。
比屋吹煙入城郭,逢人苦問今游樂。
敢將咫見說神奇,但恐幽期負林壑。
噫嘻庶幾者,目斷吳門馬。
自非大圣人,焉能小天下。
是山爭跨云,是云爭出山。
山力杰厚云意慳,時恣時縮終古繚繞于其間。
云光無去亦無住,石削峰斜恰成路。
重重山裹抱琴人,忽蕩奇胸聞瀑布。
瀑心連云云化風,風聲瀑聲草樹石色般般同。
從來塵氣未到處,春根一閟不化長濛濛。
崟崎萬壑竟迂阻,中有隱者寂寞神游空。
不瀑而淵,不石而峰。
豈必林而虬,豈必云而龍。
山靈叱咤嘆我頑,一一索景尋真蹤。
研蕓畫此顧我笑磔磔,更有惕吾丈人同此癖。
丈人足跡輕萬里,蹋遍齊州好山水。
吟肩與鶴并奇瘦,閒意約云同起止。
行幐所到青山愁,收取云光詩卷里。
我昔與研蕓,同至泰岱巔。
云海浩浩墮我前。
一別逾二年,?中松聲石氣長清涓。
歸來遇丈人,各道所躡窺。
出詩各自疑,畫者談畫翻益奇。
天公構山作云萬古力,遜我涂青劃白筆一枝。
作云借山山借地,何如不土不石共游戲。
如笑如睡殊煙巒,何如此筆不入四氣。
春可削而冬鮮,秋可腴而夏寒。
只今獻此幅,水墨何由乾。
四壁晴雨已萬變,西山作雪猶團團。
西山亦可游,誰似畫中寬。
何當著汝瀑聲里,更寫奇巖閟壑,天公偃蹇窮追攀。
神仙樓閣立虛空,海颶狂吹壓屋風。
四面濤聲聾兩耳,終年如住浪華中。
注:多雨,尤多大風。余所居室木而不石,四面皆玻璃,風作則顛搖鼓動,如泛一葉之舟于大海中,為之怦怦心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