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顧嗣協(xié)

相關(guān)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九一
陳琎,字濟(jì)美,別號完庵。
新會人。
明成祖永樂中以明經(jīng)授湖廣永州推官,調(diào)安南新安府推官。
會黎利父子叛,城守不去,竟遇害。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一○六
李謙,新會人。
明英宗正統(tǒng)時人。
以明經(jīng)任歸善訓(xùn)導(dǎo),有詩二卷。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6 【介紹】: 明廣東新會人,字千之。景泰五年進(jìn)士。授南京戶部四川司主事,歷陜西布政司右參議、右參政、右布政使。陜西大饑,集古今救荒之策可行者盡行之,活民甚多。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甘肅,卒官。
全粵詩·卷一一五
魯能(一四二八——一四八四年),字千之。
新會人。
其先自涇來隸尺籍,遂家焉。
明代宗景泰五年(一四五四年)進(jìn)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有《強(qiáng)齋集》。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三有傳。
維基
魯能(1426年—1484年),字千之,廣東新會守御千戶所人,祖籍直隸涇縣(今安徽),進(jìn)士出身。廣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景泰五年(1454年)參加甲戌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二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二甲第六十七名。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三五
李翔,字舉南。
新會人。
明武宗正德二年(一五○七)舉人,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進(jìn)士。
歷官衢州府推官、刑部主事、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兵部員外郎中、邵武府知府。
掛冠歸,自號漁樵適者,推明性命理氣之原,闡所獨(dú)得,著有《似說》、《閒稿》。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三有傳。
維基
李翔(1479年—1543年),字舉南,廣東廣州府新會縣潮連鄉(xiāng)人,軍籍。治《易經(jīng)》,行四,正德二年(1507年)廣東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年四十五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八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名進(jìn)士。授衢州府推官,擢升主事。官至福建邵武府知府,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考察留用。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三五
葉漢,字維東。
新會人。
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
官江西寧都知縣。
有《象洲集》。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三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四六
溫孔德,新會人。
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舉人,官至順天河間通判。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新會人,字弘道,號訥翁。年弱冠知大義,兄伍騏以事戍遼海,請代不得,兄弟泣別,路人為慟。積書至數(shù)千卷,聘名士同邑黎貞、南海王子倫、胡濟(jì),番禺董匡為子師。雖富甲鄉(xiāng)邑,而儉樸如寒峻。卒年五十九。
全粵詩·卷八二
伍驥,字宏道,號禘廣,晚號訥翁。
新會人。
與同邑名士黎貞,南海王綱、胡濟(jì),番禺董匡稱莫逆交,年五十九卒。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新會人,字吾野。嘉靖中舉人。有《吾野漫筆》。
全粵詩·卷二五○
許炯,字吾野,一字彥韜。
新會人。
少時被目為神童,悉通經(jīng)史百家。
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舉人,累上春官不第,退而著述。
著有《吾野漫筆》及《厓山志》。
清康熙顧嗣協(xié)編《岡州遺稿》卷四、溫汝能纂《粵東詩?!肪矶坏扔袀?。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三四
梁以蘅,字仲房,號南塘。
新會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舉人。
弱冠以貢授賓州訓(xùn)導(dǎo),中式后轉(zhuǎn)廬陵教諭,歷紹興府教授,尋擢連城令。
卒年四十九。
有《南塘詩集》。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三六
陶益(一五二○?
—一六○○?
),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
其祖本為郁林人,附籍新會。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jīng)授江西永新訓(xùn)導(dǎo)。
讀書博學(xué)強(qiáng)記,精易通理。
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xué)于明倫堂;又構(gòu)樾墩書屋,讀書其中。
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
著有《練江子樾墩集》。
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肪矶挥袀?。
共 3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