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黎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古今樂錄曰:瑯琊王歌八曲。或云陰涼下又有二句云。盛冬十一月。就女覓凍漿。最后云。誰能騎此馬。唯有廣平公。按《晉書》載記。廣平公。姚弼興之子。泓之弟也。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娑,劇于十五女。
懀馬高纏鬃,遙知身是龍。
誰能騎此馬,唯有廣平公
⑴ ○《樂府詩集》二十五。《詩紀(jì)》九十六。
公諱某。字某。東平人。四世祖義云。北齊度支郎中青州刺史。曾祖炎。貞觀初并州白馬府右果毅都尉右衛(wèi)郎將。祖義。蒲州河?xùn)|令。坐事左轉(zhuǎn)桂州歸義縣丞。因家于始安。父誠。舉孝廉。高尚不仕。公即孝廉府君之子。稟靈純茂。姿性開朗。亦既志學(xué)。休有令聞。雖在諸生之中。巳有萬人之望矣。夫其忠有世。善有元。仁于其親。友于兄弟。豈尚行所致。其因心而然。公之植身。根萌素厚。摻本制末。何適非宜。故為政之方。所從來遠(yuǎn)矣。某年初。有御史將命。黜陟幽明。公時盤桓居貞。未有攸往。而使者承式。固才是求。褐衣見召。直繩斯委。乃表公授梧州錄事參軍。非其好也。先是剽劫在境。行李所病。綱佐無機(jī)。逋盜肅然。歲滿。授廣州湞陽令。事必舉。人用穩(wěn)便。莫不咨嗟。未始見也。尋轉(zhuǎn)韶州司馬。其政如初。秩滿。丁內(nèi)憂。公有至性。幾于毀滅。廬墓展哀。泣血扶病。有加一等。不惟三年。嶺南按察使廣州都督兼御史大夫蕭璿。彼孝悌之士也。以錫類之故。有嘉德音。于是拔補(bǔ)按察判官。義行相承。終始如一。尤加欽重。特以表聞。敕授新州刺史。屬恩州酋帥。日尋干戈。將有式遏。實資明允。后按察使廣平郡宋璟以公為五府總管。以甲卒戍焉。雖臨之兵威。而開以恩信。俾忿鷙狼戾?;瘲n為人。廣平公深以為能。奏假恩州刺史。俄又真授。夷落大寧。尋加朝散大夫。遷端州刺史。居必致理。莫匪嘉績。并護(hù)之寄。朝選以歸。于是加秩中散大夫。拜安南副都護(hù)。到官未幾。闇忽遂殂。時年六十。某月日庚子。歸葬于某山原。公內(nèi)行無玷。外物不干。文非務(wù)華。學(xué)皆為巳。所涖數(shù)郡。遺愛在人。全已而歸。可謂厚矣。有子曰某。銜恤終天。愬哀遠(yuǎn)日。永惟稱伐。存乎幽篆。銘曰。
猗歟畢侯,浚源長流。
受氏于畢,爰自有周。
彼美系載,實惟孫謀。
賢哲繼軌,斯其遠(yuǎn)猷。
嗟彼懿宗,是生孝友。
知實內(nèi)積,行非外誘。
家邦必聞,人倫歸厚。
微此令德,夫豈善守。
亦既從政,厥聞載榮。
邑能訟息,郡用禮成。
蠻夷慕教,鴟鸮變聲。
九真副嶺,萬里揚(yáng)旌。
護(hù)彼絕域,義忘險艱。
緹律未改,丹旐而還。
存沒之際,忠孝之間。
徽音無泯,篆德茲山。
風(fēng)采來塵外,才名入洛初。
清言還正始,雅度合沖虛。
玉氣千尋直,金精百鍊馀。
雍容到巖廟,一世共華胥。
不與椿齡遠(yuǎn),先傷棣萼零。
宸章懷舊德,惠節(jié)入新銘。
后世推名教,當(dāng)朝重典刑。
東維跨箕尾,一化本同靈。
謨明馀論在,記博近書傳。
得謝三司重,歸休五福全。
國門回鹵簿,嵩麓望松阡。
天下中庸法,寧惟伯始賢。
孤標(biāo)相對楚天涯,寒不能威意自佳。
消得廣平公援筆,此花真是鐵心花。
次韻少稷梅花(1153年) 南宋 · 韓元吉
君不見江城梅花春欲動,剪冰仙人作花供。
客來酒盡甘啜醨,常恨公田無秫種。
雪晴梅蕊更可愛,百匝來看地猶凍。
杖藜一笑答春風(fēng),豈必鳴鸞與歌鳳。
幽香要自己心清,冷艷不禁還目送。
興來往往得佳句,落紙揮毫字尤縱。
卻驚車陣有勍敵,旋結(jié)趙叟盟衡雍。
孤芳未省須刻畫,百卉應(yīng)先厭嘲弄。
我如蟋蟀鳴苦遲,君似驊騮驟難控。
相如上林晚奏雅,靈均喜橘工記諷。
不妨聊繼廣平公,東閣疏枝與君共。
題王山農(nóng)畫梅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絕句
山陰道上每相逢,當(dāng)日梅花在眼中。
笑我題詩無一字,吐辭不及廣平公。
出東門,顧且望。
欲何歸,向洛陽。
座下兩走馬,馬上結(jié)束千金裝。
揮鞭酒家去,調(diào)笑邯鄲倡。
作使博,徒數(shù)輩,擲錢百萬少年場。
少年場,朝用廣平公故,暮為瑯琊大王。
男兒結(jié)交愿得豪賢,君復(fù)自愛莫相忘。
男兒結(jié)交愿得豪賢,君復(fù)自愛莫相忘。
恩仇分所當(dāng),翩翩輕薄殊未央。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