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唐絹
共 4 首
貞庵時寓南京,表兄
唐世用
索吟,未審其人
明 ·
王佐(汝學)
君子貞不諒,宣尼有名言。
事在可否間,我心若持權(quán)。
理正義所在,趨如鯨赴川。
堂堂大道中,由之自安然。
蹇余有馀力,愈遠志愈堅。
匪因窮達異,不以禍福遷。
君子云何學,所貴希圣賢。
君家近東魯,或此得真?zhèn)鳌?div class="72yvpdu" id='poem_sentence_7_611173_comment'>
訶林懷古同諸公作
明末清初 ·
陳恭尹
粵山自北來,西城勢寬衍。
阛阓百萬家,中有梵王殿。
雄風固所存,古色不自炫。
遙遙三千載,春光遞流轉(zhuǎn)。
曾是虞翻宅,昔為趙佗甸。
九州不一姓,興廢如郵傳。
如何一塔地,獨使盧能擅。
須發(fā)彼所捐,寶之若旒弁。
至今菩提樹,根基互相禪。
中心半枯朽,萬葉猶蔥茜。
佛法始東來,經(jīng)綸多糾纏。
宗風振自茲,宇內(nèi)為一變。
繼以首楞嚴,羽翼相后先。
奇文闡妙義,筆授留遺硯。
乃知最上乘,樞紐存斯院。
鎮(zhèn)以鐵浮圖,千佛皆身現(xiàn)。
干霄七層起,錮地重臺奠。
錫以羅漢畫,神彩流
唐絹
。
聽法有睡猿,擁彗向人面。
訪古駐干旄,開軒極流眄。
行廚具尊酒,老衲供茶宴。
集木囀黃鸝,拂池度雙燕。
朱萼檻外明,青峰樓上見。
遙鐘發(fā)暮景,刻漏催壺箭。
車馬一分鑣,將歸有馀戀。
題宋人布畫山水圖幀
(乾隆辛亥)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宋絲
(刻)
唐絹
詠之屢,于布為圖得未哦。
氣象萬千出手跡,頻繁裝潢惜名磨
⑴
。
細纑玉版堪方比,白疊苔箋竟勝過。
續(xù)輯石渠欣創(chuàng)體
⑵
,慎乎好
(去聲)
耳抱慚多。
⑴ 是軸以布幅為圖而筆意蒼老樓臺界畫更為精彩較之細絹苔箋不啻過之惜無作者名款當緣歲久頻經(jīng)裝潢以致殘闕耳
⑵ 內(nèi)府舊藏絹素名繪最多從未見有布幅者近命內(nèi)廷翰林續(xù)輯石渠寶笈得此可稱別體
宋拓蜀石經(jīng)殘本歌
①
(丁巳)
清 ·
祁寯藻
① 首行題「《春秋經(jīng)傳集解》襄二第十五」,次行題「杜氏盡十五年」。
有客示我蜀石經(jīng),春秋斷簡左氏傳。
其字萬有二千馀,宋紙柔韌敵
唐絹
。
東宮書府印宛然,熨眼已驚烏玉片。
細看鉤畫具歐法,貞觀遺風猶未變。
鴻都三體剩殘隸,開成勒石名久擅。
蜀刻經(jīng)注獨兼存,彫版并出較精善。
惜哉蠶叢兵燹馀,石室摧隤梵宮絢。
流傳至今二三策,往往咨嗟動邦彥
⑴
。
此本得之式古堂,或是晁
(《石經(jīng)考異》。)
洪
(《容齋隨筆》。)
昔所見。
楊君作記嘆希有,好古諸公劉覽遍。
漢唐源流多著錄,巴蜀文雅鮮論撰。
張
(德釗、紹文。)
楊
(鈞。)
孫
(逢吉、朋吉。)
周
(德貞。)
盡能事,仆射研經(jīng)亦妙選
(毋昭裔。)
。
離披氈蠟尚神采,卓犖山川有書卷。
峨眉缺月秋??眨龒{馀波凈如練。
書家競誇元和腳,世人但學蘭亭面。
抽豪欲補金石編,歐趙前頭敢輕衒。
⑴ 趙谷林所得《毛詩》殘本,厲樊榭、全謝山諸人皆有題跋。錢竹汀曾見《左傳》殘字,嘆為衰年樂事。近時陳頌南慶鏞亦得《周禮·考工記》公羊殘本,見楊湘筠寶臣跋記。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