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顧

共 10 首
天于(續(xù)校:一作為)生子厚,稟予獨艱哉。
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
苦其危慮(一作厲)心,常使鳴聲哀。
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
山窮與水險,下上極沿洄
故其于文章,出語多崔嵬。
人跡所罕到,遺蹤久荒頹。
王君好奇士,后二百年來。
剪薙發(fā)幽薈,搜尋得瓊瑰。
(宋刻作感)物不自貴,因人乃為材。
惟知古可慕,豈免今所咍。
我亦奇子厚,開編每徘徊。
作詩示同好,為我銘山隈
按:以上《歐陽文忠公集·居士集》卷四
蓋當(dāng)宣祖大王時。而有剛介直方之臣。曰檜原黃公。公在小官。已峻潔自持。不與世左右。時躓時起。其用未盡究而遺之當(dāng)寧。今上始克大用之。官尊至一品。任重至尚書。名登鐵倦。形上麟閣。竟復(fù)以峻潔自持。不與世左右。罹機辟卒于累所。訃聞。上震衋教吏部復(fù)官。禮部庀葬。隱卒崇終。典例斯隆。其孤一皓氏既闋衰之三年。來屬欽曰。吾先君之生世也。唯子是友。吾先君之即世也。亦唯曰子吾友。求先君之友。莫易吾子。其不朽吾先君者在子。幸而賴天之靈。官復(fù)葬禮。法宜豎石神道。備列事行。子無辭。欽聞一皓氏之言。涕不勝抆曰。果若公之言。夫公之窆也。欽誄之及今顯刻。其惡敢辭。顧吾質(zhì)亡矣。吾雖文之。其能起公于九原乎。世之知公者一二。不知公者八九。吾雖文之。其能解八九之不知而使之知公乎。二者皆非吾文之所及。則文亦奚為。旋復(fù)自念曰。物議定于一時。人心公于后世。形骸或歿。名德不替。百代在下。文又奚不為。遂序曰。公諱慎。字思叔。號秋浦。氏出檜原。七代祖石奇。事麗官平章。三葉而衡。用櫜鞬起。建功南服。判工曹謚莊武。寔公曾大父也。祖瑗。造紙署別提??即笫?。注書。公貴推恩贈別提贊成。注書領(lǐng)議政。檜城府院君。妣郭氏。奉常寺正懷英女。并贈貞敬夫人。議政公種而未穫??埵秤诠?。公以嘉靖壬戌生。神識聰穎。學(xué)語即知讀書。一覽八九行下。十歲而孤。致毀如禮。大夫人孀而窶。待?纑舉火。而不以貧故弛公課學(xué)。公鏃礪澡浴。辨志居業(yè)。弱冠脩弟子禮于成牛溪李栗谷之門。兩先生俱重之。萬歷壬午。成進(jìn)士。戊午。登謁圣試甲科。妙年魁選。聲譽藹郁。人謂名位日起。而已有媢而擠之者。陸沈散署。初授義盈庫主簿。歷司憲府監(jiān)察,陰竹縣監(jiān)戶曹佐郎。尋薦兵曹佐郎知制教,司諫院正言。言觸時相。宣祖大王不悅。出為高山縣監(jiān)。治理流聞。辛卯。孽臣洪汝諄內(nèi)攀宮禁。外張權(quán)藉。設(shè)罟阱陷一世士。公中其螫。鐫官郊居。翌年壬辰夏。倭寇入都城。宣祖大王倉猝西幸。公在外未及從。從間路奔問。路出伊川。會今上受監(jiān)撫之命。臨次本縣。聞公至。除侍講院司書。秋拜正言。仍綰宮僚。公昵侍書筵。遇事敢言。跡涉權(quán)幸而不避也。事關(guān)君上而不諱也。治亂興亡之兆眹也。錢谷甲兵之當(dāng)務(wù)也。奏陳明剴。期于致用。上倚用恐一日不在側(cè)。癸巳。皇朝兵部右侍郎宋應(yīng)昌以經(jīng)略開府西路。要見我國學(xué)士。以資講說。朝廷以三人應(yīng)之而公與焉。侍郎亟稱公曰。端重誠愨之士也。冬以司憲府持平。扈宣祖大王旋蹕舊京。辭遞為直講。司行人憲奉詔東來。李相國恒福儐焉。辟公暨欽署從事。行人未回。而今上遵皇敕當(dāng)南下。下令必欲得黃慎俱。吏曹推公拜文學(xué)。公解從事從上行。周旋兩湖間。弼違格非如伊川時。上到公州。州守有屬托。夤獻(xiàn)襲衣。公遽封章杜私階。甲午上北還。都體察使尹斗壽留公為幕官。冬。兵曹正郎兼承文院校理漢學(xué)教授。乙未。司憲府掌令移典籍。司贍寺正。復(fù)遷文學(xué)。倭賊穴據(jù)邊疆。陽請貢皇朝。且要封?;食灿螕魧④娚蛭┚淳娱g。仍敕我國陪臣往熊川倭營。公充是選。偕惟敬留賊營一年。皇朝本兵惑于惟敬許倭封。我國當(dāng)事者無以自強。冀萬一講解緩兵。依違牽制。而以和親之名不美。名之曰羈縻。事端錯出。酬應(yīng)糾紛。而臨機制變。一付之公。公以藐然孤蹤。無援于朝。獨持忠義。濟(jì)以明決。其所揣摩裁量。上稟朝廷。下答夷情者。絲分縷析。中窾解節(jié)。賊亦歸化。久而愈敬。公初抵倭營。賊將行長設(shè)筵宴。請沈惟敬及公。公強而后往。則賊僧玄蘇并公坐。公卻立。移玄蘇坐乃坐。賊始嚴(yán)公不能犯。丙申春還朝。宣祖大王躋通政大夫以優(yōu)之?;食褍苑赓燎?。欽差臨淮勛衛(wèi)李宗城,都督僉事楊邦亨同赴釜山。宗誠眩于游辭。乘夜脫身跳。遠(yuǎn)邇震驚。海澨邊吏若奉使南裔者。舉畜縮氣死。相傳賊鋒朝夕再動。公獨料敵如神。謂必不然。承朝旨更赴賊營猶坦途?;食龡罘胶酁檎?。惟敬副之行酋曰。天朝既冊封矣。朝鮮不遣使。是獨天朝和爾。必得朝鮮使。和乃可成。當(dāng)事者欲遣公。以公積勚。今又觸賢公??植豢捎诒娗?。而公于壬辰。為人草檄。語犯當(dāng)事者。當(dāng)事者素憚公。雖外擬諸大夫。而內(nèi)實屬公。竟舉公。公略無幾微色理裝登程。人胥嘆服公。而不直當(dāng)事者。八月。以敦寧都正隨詔使舉帆。遭颶舟幾覆。舟中人悉尸僵。唯公惺然不瞀。操筆作誓海文以見志。至日本。賊酋秀吉讆言渝成約。詔使慰公。公曰。使臣出疆。定三條計。和事順成則踵詔使往返。一計也。不成則任留一年二年。雖至十年。一計也。若加暴怒。死所不辭。一計也。俄而賊有害公語。公徒聞之失措。公召諭之曰。爾曹皆嶺南人。嶺南人一死于兵火。再死于饑饉。三死于疫癘。爾曹不死于此已幸。與其死也。毋寧死于國事。茍有此舉。當(dāng)先及我。我尚不動。爾曹奚為。其徒即帖。而復(fù)有行言到某地乃行殺戮。至其所。賊船有夜呼者。公徒果信之。將奔潰。往視公寢。方自若也。遂定。秀吉以公官小不與覿。公亦抗節(jié)正告。完命而還。宣祖大王又躋嘉善大夫以勞之。后有倭人來往海上者。必詢公起居。比之麗朝圃隱云。丁酉。賊將清正謀再搶。畏舟師。縱反間。外若與行長攜貳相圖者。賺我國。節(jié)帥聞于朝。宣祖大王召大臣備邊司及公雜議。公曰。二賊雖實相仇。賊酋令之則宜無異同。且未聞自古奇謀秘計出于敵人而為我利者。宣祖大王是公言。而左右幸其或成。請以公往。公才自海外來。未及省大夫人矣。宣祖大王顧公笑曰。欲遣卿行。其如久勞何。公對曰。君有命矣。何勞之有。罷朝即行。既行則如公言。事不諧矣。都體察使李元翼奏公為贊畫。旋命為沈惟敬接伴使。七月。授全羅觀察使。賊已屠南原。公私洗盡如甌脫。公或由海島。或由夷庚。時賊出沒。隨方善應(yīng)。顛沛迫阨。不易常度。拮據(jù)鳩輯。得米萬斛補皇朝將士餫餉?;食瘜⑹繉已云滟t。朝廷賜書獎之。過瓜仍任。九月。從皇朝提督劉綎進(jìn)圍順天賊。賊既遁。以親癠丏解。拜西樞兼總管。公上疏略曰。壬辰之賊。對馬所導(dǎo)。本島鮮薄。必資通市。今以天朝水兵我國舟師。乘其歸而掩之??扇珓僖病日?。異日雖許和。庶可少泄國恥。請為先驅(qū)以征之。朝廷不能用。己亥。工曹參判轉(zhuǎn)戶曹。丁大夫人憂。制除。漢城府右尹。進(jìn)司諫院大司諫。陳八條時瘼。斥言宮圍不嚴(yán)。王子橫恣。嬖倖招賄。言甚切直。未幾參鞫吉云節(jié)逆獄。加嘉義大夫。陟大司憲。先是數(shù)年。朝著相傾敚。宣祖大王兩屏之。向用公儕流。有嶺南生丑正者承權(quán)奸喉氣。謀撼公儕流蜮射之。誣牛溪搆殺崔永慶。因以為媒囮。因以為株連。蘄打一時。始永慶之騰人口也。公適在言地。見牛溪。牛溪力言永慶橫罹。公用牛溪言當(dāng)臺議明其端倪。且斥飛語者。飛語者不得售。及牛溪退去。公補外。有按湖南者拾飛語上聞。永慶乃遘禍。而其再鞫則直一臺官無識者主之。非公儕流所與聞。而時之論者反其跡。以牛溪為注詆罔上聽。謂永慶足以為餌而阱罟之也。公素惡其為。至是辨之甚晰。大忤于時。遞憲職。故差謝恩使朝京。未回而削爵。既回歸村莊。幅巾藜杖。忘形漁釣間。丁未。得釋敘護(hù)軍。戊申。今上踐祚。召拜戶曹參判。夏差陳奏副使。與上價李相國德馨請襲封事。接浙倍日。僅數(shù)旬徹皇都。敷奏明允。帝許之。復(fù)命增秩資憲大夫。賜奴婢田賦旌其伐。己酉。判工曹同知義禁府事春秋館事。秋。判戶曹。屬上新即位。吉兇儀節(jié)。儐接詔價。動關(guān)經(jīng)用。倚辦度支。公斟量時宜。制節(jié)謹(jǐn)度。省浮費杜私囑。奸蠹屏恩。宿弊一祛。各局支撥。八方逋欠。事多因革。而干運有道。居之五年。都民屬吏咸服其政。庚戌?;拭魈O(jiān)冉登赍詔來封世子。公為館伴。事竣升崇政大夫。壬子。上大封功臣。公以衛(wèi)圣功。超輔國崇祿大夫封檜原府院君。位在丞相次。位遇俱極。上雅高屬公。公之抱負(fù)若將究也者。而癸丑夏。樸豎應(yīng)犀者上變。禍漫薦紳。欽首被逮而公繼之。公旋蒙宥出圄。而齮齔公者欲置之不測。請遠(yuǎn)竄。數(shù)月不已。上以公夙從艱虞。知公耿直。止付處中道配甕津。上之初年。時事大變。重人之?dāng)埻U呱偕乒?。要與共事。公不應(yīng)。重人欲諫長而在銓者議不咸。一日。大小冢宰來餂公旨。公不答。大宰去而小宰留。必欲聞公言。亟稱重人賢。公終不答。小宰強問之。公曰。取舍在君。何必問我。小宰默然而返。泄之于重人以為己地。重人愈撼公。重人果大擅國柄。鉗制上下。起獄誅殺。而必欲去公。公之儕流受禍最酷。禍作。上每右公。重人慮公或復(fù)起。屢遣人緩頰。公曰。我置死生于度外。豈可棄吾之平生而從之。居謫杜門。不見人面者四載。丁巳春。疾卒。享年五十六。某月日。返葬于某治某原。公配曰李氏。宗室原川君女。原川有學(xué)行。夫人濡染庭訓(xùn)??苏褖追丁7庳懢捶蛉?。從公于謫。先一年卒。年五十六。葬與公同域。育一女曰沈光世。弘文校理。四男二女。男曰檼,檍,櫶,棇。女曰林壇,李櫓。公取弟之子為后。一皓是也。今為云峰縣監(jiān)。初娶安重默女。再娶李彥慶女。有一女幼。三娶李光后女。公側(cè)室女二人。亦幼。公有明睿之識。斷決之才。不奪之節(jié)。特立之操。孝悌之行。急難之義。難進(jìn)易退。世亂不沮。三入而輒忤于當(dāng)路。三黜而不隕于坎窞。倉黃迫之而無枉步。顛倒臨之而無失辭。脂韋骫骳之端。息于中。茍且愞懦之態(tài)。絕于外。鯨波萬里。不足以困公也。穹爵崇勛。不足以榮公也。貫索流竄。不足以辱公也。誠純志厲。言發(fā)行隨。皎然如青天白日。瑯然如椎金琢玉。蠻夷服其忠信。奴隸知其清明。茲豈非不倚形而立。不恃力而生。關(guān)國家世運之盛衰者耶。嘗見古昔士君子恒以遭際為難。乃若公。不可謂不遇。而畢竟與不遇者同歸。不得盡究其用。何也。鸞鳳在阿則鴟梟不敢翔?;⒈谏絼t狐貍不敢嗥。忌公者其勢不得不斥公。天耶人耶。為善者其怠哉。欽從公游四十年。榮悴相符。而到今公歿而欽存。踽踽桑榆。曷忍銘吾公也。論公之槩。獻(xiàn)可替否。似陸敬輿。臨事先見。似呂獻(xiàn)可。奉使不辱。似富彥國。昔蘇長公敘歐文忠曰。言有大而非誇。達(dá)者信之。茍達(dá)者信之。何有于八九之不知乎。且安知累世之后。不有朝暮遇者如欽也乎。若夫修于家者。公之所自有而庸行者也。欲知乎家。盍觀于朝。銘曰。
有道如矢,無道如矢。
達(dá)去如是,舍去如是。
彳亍兮而竟不前,佗傺兮而不改轍。
哿矣其才,之忠之節(jié)。
疇為良史,斯焉之徵。
四尺之墓,昧者其興。
釜山作詩愚山眠,自憎病滯楚江邊。
青楓暗日秋雨急,臨當(dāng)送別心茫然。
丹鳳樓前爽鳩署,吾曹痛飲高歌處。
歲星金馬閒有馀,杖策西山自來去。
浮云一散江湖闊,風(fēng)波澒洞還束縛。
羨君拂衣汗漫游,武夷雁宕窮巖壑。
君不見汝鄉(xiāng)王顧與沈吳,轉(zhuǎn)眼舊游皆老夫。
莼羹千里四腮鱸,安能往就傾玉壺。
又不見蔣大鴻、董蒼水,其人未見才并美。
安能同坐九峰巔,笑看漁父蒼波里,行矣相思我與爾。
我生泉石膏肓流,每于畫上尋壑丘。
少文當(dāng)日眠可游,未云看畫風(fēng)馬牛。
世無摩詰與虎頭,毛公前輩王顧儔。
千峰聳鍤十二樓,怪松萬本風(fēng)颼飗。
半空天紳林杪投,下跨略彴奔厓浮。
一老蹲澗如狝猴,手搖竹竿魴鯉求。
柳花羃?莎脂柔,欲鳴不鳴數(shù)栗留。
作者似誇山澤幽,使我神動心??猶。
上題數(shù)字風(fēng)格遒,屈蟠紅印銜雙虬。
掛之素壁何焱攸,藍(lán)陳蕭惲旁人羞。
吾攫此畫生清謳,不異美酒逢新芻。
醉鄉(xiāng)城郭今封侯,山姜欲歌能決疣,摩挲堤防寒具油。
西園玉山兩雅集,王顧家姬入畫圖。
花下幾時成勝聚,未妨側(cè)帽著狂夫。
游寄暢園三疊丁丑舊作韻(乾隆甲辰)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那能此地目飛鴻,境古而幽與理通。
山色泉聲清賞外,昔年今日默思中。
問他(紱)(愷之)畫曾擅,便是杜(鎬)(瓚)句豈工。
促就詩休論巧拙,右?guī)ザY梵王宮。
湛摹禹碑聞退谷,黎刻鶴銘聞張弨。
零金斷璧落何處,七年緬仰空迢遙。
甘泉八十臥衡岳,紫云峰際吹碧簫。
四千丈??云氣下,一收鸞鳳泊與飄。
瑤石山人亦好古,幾時攝衣到金焦。
天雄觀碑尚有作,此銘之辨何寂寥。
嘗讀松南南村錄,豈曾纜系揚子潮。
大石山人先瑤石(顧元慶。),蘭亭考續(xù)都南濠。
烏衣四部又有記,摩挲未審王顧陶。
壯觀亭??な乜?,是時詩盛七子交。
法書固未恨摹擬,王羊褚辥焉能嘲。
前輩多聞必闕殆,舊本返樸誰斲雕。
新都脩撰補周鼓,欲淩潘迪跨鄭樵。
釋文亦到岳麓字,若覿金簡名山高。
楊本(廷相。)沈本(鎰。)復(fù)錯出,精靈那得元夷招。
龍書??扁非筆畫,請叩綠樹森猿猱。
衡陽建陽皆筑室,江門筆法追縛茅。
漆書科斗何足仿,韋編直學(xué)羲文爻。
羊城水陸詢故老,羅浮巖洞猶建標(biāo)。
風(fēng)雨冥冥海門廓,問道??啻ㄍ窟|。
兩家遺文半魚魯,嶧篆不必野火燒。
嗚乎沿委討源意,匪愛一字蕭家蕭。
雪夜曲 現(xiàn)當(dāng)代 · 邵祖平
郎法羅《樂府故事》載:法王卻爾斯第一有秘書臣伊琴夏者,與王女公主意瑪甚相愛。偶一冬夜,伊已詣主許,俄而雪驟沒涂,欲出則雪上之履印可慮,欲留又恐為宮人所獲。事出萬不得已,主即起負(fù)伊密置他室而去。此時王實于他室廉得其情,而主與伊不知也。翌晨早朝,廷儀既罷,王忽呼一大臣問之曰:「設(shè)今有一男子迫吾女,襁負(fù)其人而趨于雪夜中,其罪將若何?」臣謹(jǐn)對曰:「必死無赦。」于是主與伊皆相顧失色。有間,王顧伊而慰之曰:「汝幸無恐,汝愛吾女,可來求吾女,吾今以吾女累汝矣?!怪髋c伊相顧倉皇謝恩,卒締婚焉。其事甚韻,暇日因演之為《雪夜曲》。
世間何事足堪恣,美人有賦難自刺。
世間何事足堪歡,美人贈我金瑯玕。
贈我多情時自見,回頭卻悵花鈿面。
如何閬風(fēng)綠瑣間,中有癡情長不變。
玉京夜訪瑤臺客,閣鈴風(fēng)動鳥棲寂。
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但有淚沾臆。
沾臆羞顏未可知,門外雪花掌大飛。
青苔那見婢行跡,錦韉空聞郎馬嘶。
欲去未去私自憐,蓬萊有客散初筵。
欲行不行多所誤,鴻飛那辨桃源路。
君來我處我所悲,恨不身為連理枝。
來時明駝未曾借,去時鐘建還自嗤。
玉霏銀糝下階路,半臂香綃濕花霧。
回眸自異抱頸泣,長爪時應(yīng)搔背誤。
復(fù)關(guān)人去倚垝垣,賈午墻高接箐樹。
玉龍萬舞影梅花,惟有宮鞋自來去。
夜深漏盡金燼闌,宮樣瘦眉腰支寒。
歸來香鬌不曾掃,那識游仙踏???。
晨日香煙早朝路,家家催起金龜婿。
殿墀鴛鷺萬方儀,鶼鰈心憂龍虎怒。
奕奕君恩不自料,平陽尚子如賜韶。
高文典冊信君才,寶馬香車從儂耀。
紅葉題詩出御溝,蓬山未遠(yuǎn)且回頭。
佳話西來難比儗,傳奇者誰我欲休。
溪山如畫,煙嵐若夢,柳鬧滿廊風(fēng)絮。
紫云飛過繚墻東,怎系得春光無數(shù)。

踏青人散,貢茶路斷,忍記會亭歌舞。
泉聲寂寞涌金沙(貢茶院旁有金沙泉。嘗為貢泉。),更誰憶吳王顧(《吳興志》:顧渚。昔吳王夫概其渚次。原隰平衍??蔀槎家?。故名。)。
⑴ 長興啄木嶺有境會亭。唐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太守采茶宴會歌舞于此。
長沙獨飲作(四月一日) 當(dāng)代 · 盧青山
世間何處不可飲,豈必孜孜來長沙。
自笑心情薄如紙,不敵市上污塵砂。
雙胛瘦聳峰麓突,二目如土暗光澤。
昔年清狂繞沼魚,今年猛覺魚在盂。
三月氣候煎夏火,行人著衣春云??;
獨怪先生如老翁,毛絨呢子不能脫。
把盞微笑獨飲之,當(dāng)街豈顧萬人嗤。
作文若樹不生花,用心固在深根滋;
土掩泥封不得見,皆詫略無桃李姿。
責(zé)我根淺吾當(dāng)謝,王顧左右心安持。
一噸重稿不之顧,歸去毋忘攜瓶卮。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