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4563,分22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716—1797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少負才名,乾隆四年進士。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園名“隨園”,吟詠其中。詩主性靈,古文駢體亦自成一格。性通達不羈,尤好賓客,四方人士到江南,必至隨園投詩文。又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六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人。乾隆丙辰舉博學鴻詞。己未進士,改庶吉士,官江寧知縣。有《小倉山房詩集》。詞學圖錄
袁枚(1716-1797) 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人。乾嘉時期代表詩人、詩論家。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diào)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三十三歲父亡,辭官養(yǎng)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在此閑適近50年,從事詩文著述,倡"性靈說"。編詩話發(fā)現(xiàn)人才,獎掖后進,為當時詩壇所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xù)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等。今人編輯《袁枚全集》。黃鶴樓志·人物篇
袁枚(1716—1798) 清代文學家。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倉山居士。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進士,曾任溧陽、江寧等地知縣。壯年即辭官歸,居江寧小倉山隨園,以詩文自娛。袁枚是乾隆詩壇盟主,與趙翼、蔣士銓并稱“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十九年(1784)秋冬曾漫游兩湖,登臨黃鶴樓,作 《黃鶴樓看雪》詩,表達了對黃鶴樓絢麗雪景的贊美,抒發(fā)了客居異地、懷鄉(xiāng)思歸之情。另有五律《黃鶴樓》。維基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7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時稱隨園先生,浙江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代詩人、文學家、散文家、美食家。年廿四中進士,曾官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知縣,約三十八歲辭官還鄉(xiāng),致仕之后因投資地產(chǎn)有道,家財萬貫。官至縣令,追贈二品奉政大夫。
五言律詩
不雨征鞍濕,方知霧里行。
曉花難辨色,溪水但聞聲。
對面人千里,終朝天五更。
前程原似夢,何必太分明。
捧檄知何處,飛花且聽風。
人來雙闕北,家在五湖東。
離恨秋天重,霜痕月夜空。
蕭郎未三十,不敢怨途窮。
來回剛十日,船到正江晴。
望雪還登嶺,貪閒未入城。
寒花侵月魄,凍雨入春聲。
且傍荒灘宿,孤鴻替打更。
不到千峰上,安知萬象空。
高山頭既白,殘臘歲將終。
絕頂荒亭雪,孤身四面風。
憑闌心忽動,月起大江中。
兇問三秋到,歌章滿壁殘。
典型還自在,風調(diào)向誰看。
壯歲死生速,奇才科第難。
高山流水曲,寂莫九原彈。
客死皋橋地,梁鴻好遠游。
百年千里外,一笑五更頭。
大壽文章在,微官宰相羞。
知君天問熟,醉寫玉皇樓。
萬丈天臺路,何年白骨歸。
老妻交印信,稚子典朝衣。
黃葉秋江冷,青蠅吊客稀。
詩魂逐明月,應(yīng)繞石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