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
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
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
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
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慇勤。
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
此游愜醒趣,可以話高人。
泰陵遺樂何最珍,?繩冉冉天仙人。
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銀畫青綃抹云發(fā),高處綺羅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層,著屐背行仍應節(jié)。
兩邊丸(一作圓)劍漸相迎,側身交步何輕盈。
閃然欲落卻收得,萬人肉上寒毛生。
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
下來一一芙蓉姿,粉薄鈿稀態(tài)轉奇。
坐中還有沾巾者,曾見先皇初教時。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
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氎胡衫雙袖小。
手中拋下蒲萄盞,西顧忽思鄉(xiāng)路遠。
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
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遍頭促。
亂騰新毯雪朱毛,傍拂輕花下紅燭。
酒闌舞罷絲管絕,木槿花西見殘月。
引用典故:南山豹 臨汝袁郎 巾漉酒 潛夫
一片白葛巾,潛夫自能結。
籬邊折枯蒿,聊用簪華發(fā)。
有時醉倒長松側,酒醒不見心還憶。
谷鳥銜將卻趁來,野風吹去還尋得。
十年紫竹溪南住,跡同玄豹依深霧。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門前逢暮雨。
臨汝袁郎得相見,閑云引到東陽縣。
魯性將他類此身,還拈野物贈傍人。
空留棁杖犢鼻裈,濛濛煙雨歸山村。
洛陽城北山,古今葬冥客。
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來送葬人,亦去聞歸聲。
豈能車輪疾,漸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絕,哀挽相次行。
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卜地起孤墳,全家送葬去。
歸來卻到時,不復重知處。
疊疊葬相續(xù),土乾草已綠。
列紙瀉壺漿,空向春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