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7,分1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古風
羽化自仙骨,延年資養(yǎng)生(晝)。
金經(jīng)啟靈秘,玉液流至精(述)。
八石思共煉,九丹知可成(衡)。
吾心茍無妄,神理期合并(晝)。
封灶用六一,置門考休京(述)。
浮光含日彩,圓質(zhì)煥云英(衡)。
持此保壽命,服之頤性情(晝)。
跂予望仙侶,高詠升天行(述)。
鶴駕方可致,霓裳定將迎(衡)。
不因五色藥,安著七真名(晝)。
揮妙在微密,全功知感誠(述)。
與君棄城市,攜手游蓬瀛(衡)。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子向)。
逼霄沓萬狀,截地分千曲(晝)。
萍解深可窺,林豁遙在矚(子向)。
已高物外賞,稍滌區(qū)中欲(晝)。
野鶴翔又飛,世人羈且跼(子向)。
沈吟跡所誤,放浪心自足(晝)。
緬懷虛舟客,愿寄生芻束(子向)。
說詩整頹波,立義激浮俗(晝)。
荊吳備登歷,風土隨編錄(子向)。
恨與清景別,擬教長路促(晝)。
溪鳥語鸝嘍,寺花翻躑躅(子向)。
印圍水壇凈,香護蓮衣觸(晝)。
捧經(jīng)啟紗燈,收衽禮金粟(子向)。
安得扣關子,玄言對吾屬(晝)。
晴日春態(tài)深,寄游恣所適(晝)。
寧妨花木亂,轉(zhuǎn)學心耳寂(子向)。
取性憐鶴高,謀閑任山僻(晝)。
倚舷息空曲,舍屨行淺磧(子向)。
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晝)。
碑殘飛雉嶺,井翳潛龍宅(即陳帝宅。子向)。
壞寺鄰壽陵,古壇留劫石(晝)。
穿階筍節(jié)露,拂瓦松梢碧(子向)。
天界細云還,墻陰雜英積(晝)。
懸燈寄前焰,遙月升圓魄(子向)。
何意清夜期,坐為高峰隔(晝)。
茗園可交袂,藤澗好停錫(子向)。
微雨聽濕巾,迸流從點席(晝)。
戲猿隔枝透,驚鹿逢人躑(子向)。
睹物賞已奇,感時思彌極(晝)。
芳菲如馳箭,望望共君惜(子向)。
誰是惜暮人,相攜送春日。
因君過茗舍,留客開蘭室(士修)。
濕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
鵲喜語成雙,花狂落非一(子向)。
煙濃山焙動,泉破水舂疾。
莫拗掛瓢枝,會移閬書帙(晝)。
頗容樵與隱,豈聞禪兼律。
欄竹不求疏,網(wǎng)藤從更密(士修)。
池添逸少墨,園雜莊生漆。
景晏枕猶欹,酒醒頭懶櫛(子向)。
云教淡機慮,地可遺名實。
應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晝)。
畫舸悠悠荻塘路,真僧與我相隨去。
寒花似菊不知名,霜葉如楓是何樹(令從)。
倦客經(jīng)秋夜共歸,情多語盡明相顧。
遙城候騎來仍少,傍嶺哀猿發(fā)無數(shù)(晝)。
心閑清凈得禪寂,興逸縱橫問章句。
蟲聲切切草間悲,螢影紛紛月前度(令從)。
撩亂云峰好賦詩,嬋娟水月堪為喻。
與君出處本不同,從此還依舊山住(晝)。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豈知于闐望瀟湘(澄)。
曾經(jīng)隴底復遼陽(巨川),更憶東去采扶桑(晝)。
楂客三千路未央(均),燭龍之地日無光(疾)。
將游莽蒼窮大荒(晝),車轍馬足逐周王(均)。
斜風飄雨三十夜(疾),鄰女馀光不相借(巨川)。
跡滅塵生古人畫(晝),洞房重扉無隙罅(均)。
燭滅更深月西謝(從心(失姓))。
良朋益友自遠來(均),萬里鄉(xiāng)書對酒開(晝)。
子孫蔓衍負奇才(疾),承顏弄鳥詠南陔(澄)。
鼓腹擊壤歌康哉(巨川)!
同心同縣不相見(疾),獨采蘼蕪詠團扇(均)。
莫聽東鄰搗霜練(晝),遠憶征人淚如霰(澄)。
長信空階荒草遍(從心),明妃初別昭陽殿(杭)。
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衡)。
已忘歲月念,載說清閑時(述)。
旭日舒朱槿,柔風引綠葹(晝)。
迢迢青溪路,耿耿芳樹枝(衡)。
執(zhí)衽空躑躅,來城自逶迤(述)。
相思寄采掇,景晏獨驅(qū)馳(晝)。
人不擾,政已和。
世慮寡,山情多(晝)。
禪客至,墨卿過。
興既洽,情如何(逵)。
春煙帶微雨,漠漠連城邑。
桐葉生微陰,桃花更宜濕(章)。
蕭條暗楊柳,散漫下原隰。
歸路不我從,遙心空佇立(晝)。
林低山影近,岸轉(zhuǎn)水流急。
芳草自堪游,白云如可揖(章)。
尋山禪客意,苦雨陶公什。
游衍情未終,歸飛暮相及(晝)。
峰高日色轉(zhuǎn),潭凈天光入。
卻欲學神仙,空思謝朋執(zhí)(章)。
為道貴逍遙,趍時多苦集。
瓊英若可飧,青紫徒勞拾(晝)。
離念非前期,秋風忽已至(述)。
蕓黃眾芳晚,搖蕩居人思(晝)。
白霜凄以積,高梧颯而墜(衡)。
悠然越山川,復此恨離異(述)。
時景易遷謝,歡敘難兼遂(晝)。
惜分緩回舟,懷遙企歸駟(衡)。
休浣情自高,來思日云未(述)。
按:《全唐詩》卷七九四聯(lián)句《秋日潘述自長城至霅上……》第十句皎然詩缺一字。明刻本《吳興藝文補》卷四三錄此詩不缺,此句為「歡敘難兼遂」。
引用典故:驪龍珠
宿昔祖師教,了空無不可。
枯槁未死身,理心寄行坐。
仁公施春令,和風來澤我。
生成一草木,大道無負荷。
論入空王室,明月開心胸。
性起妙不染,心行寂無蹤。
若非禪中侶,君為雷次宗。
比聞朝端名,今貽郡齋作。
真思凝瑤瑟,高情屬云鶴。
抉得驪龍珠,光彩曜掌握。
若作詩中友,君為謝康樂。
盤薄西山氣,貯在君子衿。
澄澹秋水影,用為字人心。
群物如鳧鹥,游翱愛清深。
格居第一品,高步凌前躅。
精義究天人,四坐聽不足。
伊昔柳太守,曾賞汀洲蘋。
如何五百年,重見江南春。
公每省往事,詠歌懷昔辰。
以茲得高臥,任物化自淳。
還因訪禪隱,知有雪山人。
引用典故:介圭
深沈閫外略(一作權),奕世當榮寄。
地裂大將封(一作軍),家傳介圭瑞。
至今漳河俗,猶受仁人賜。
公初鎮(zhèn)惟邢(一作淮荊),決勝無精兵。
重圍逼大敵,六月守孤城。
政用仁恕立,恩由賞罰明。
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顧生。
于時聞王師,諸將兵頗黷。
天子狩南漢,煙塵滿函谷。
純臣獨耿介,下士多反覆。
明公仗忠節(jié),一言感萬夫。
物性如蒺藜,化作春蘭敷。
見說(一作讒)金被爍,終期玉有瑜。
移官萬里道,君子情何如。
伊昔避事心,乃是方袍客。
頓了空王(一作心)旨,仍高致君策。
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
言如及清風,醒然開我懷。
宴息與游樂(一作遨),不將衣褐乖。
海底取明月,鯨(一作沖)波不可度。
上有巨蟒吞,下有(一作多)毒龍護。
一與吾師言,乃于中心悟。
咄哉冥冥子,胡為自塵污(一作塵自污)。
引用典故:郢聲 雷遠
青云何潤澤,下有賢人隱。
路入菱湖深,跡與黃鶴近。
野風吹白芷,山月?lián)u清軫。
詩祖吳叔庠,致君名(一作才)不盡。
身當青山秀⑴,文體多郢聲。
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一作天)青(一作清)。
時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
昔賢敦師友,此道君獨行。
既得廬霍趣,乃高雷遠情。
別時春風多,掃盡雪山雪。
為君中夜起,孤坐石上月。
悠然遺塵想,邈矣達性說。
故人不在茲,幽桂惜未結(jié)。
⑴ 詩曰家住青山下,青山有吳筠故宅,后改為吳筠山
晨起峰頂心,懷人望空碧。
掃雪開寺門,灑水凈僧席。
言笑形外阻,風儀想中覿。
馳心驚葉動,傾耳聞泉滴。
豈慮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前期或不顧,知爾隳常格。
如今誰山下(一作下山),秋霖步淅瀝。
吾亦聊自得,行禪荷輕策。
松聲暢幽情,山意導遐跡。
舉目無世人,題詩足奇石。
貧山何所有,特此邀來客。
引用典故:尺素 孟嘗
喜友稱高儒,曠懷美無度。
近為東田誘,遂耽西山趣。
庭有介隱心,得無云泉誤。
府公中司貴,頻貽咫尺素。
郡佐仙省高,亦贈瓊瑤句。
誚茲長往志,紆彼獨游步。
禪子方外期,夢想山中路。
艱難親稼穡,晨夕苦煙霧。
曷若孟嘗門,日榮國士遇。
鏗鏘聆綺瑟,攀折邇瓊樹。
幽踐隨鹿麋,久期怨蟾兔。
情同不系舟,有跡道所惡。
引用典故:封禪書
楚木紛如麻,高松自孤直。
愿得苦寒枝,與君比顏色。
故鄉(xiāng)眇天末,羈旅滄江隅。
委質(zhì)在忠信,苦心無變渝。
何繇表名義,贈君金轆轤。
何以美知才,投我懸黎珠。
遽為千里別,南風思越絕。
愛君隨海鷗,倚棹宿沙月。
不棲惡木上,肯蹈巴蛇穴(臺人表朝逆命,故君不踐其土)。
一上蕭然峰,擬蹤幽人轍。
晨興獨西望,郢水期溯沿。
夜到洞庭月,秋經(jīng)云夢天。
黎生知吾道,此地不潸然。
欲寄楚人住,學拿漁子船。
奈何北風至,攪我窗中弦。
游子動歸思,江蘺亦綿綿。
篋中封禪書,欲獻無由緣。
豈乏晨風翼,翻飛到日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