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詩(shī)
漢水之清,其石粼粼。
仁壽公來(lái)思,漢水則清。(一章)
漢水之濁(原作蜀,據(jù)孔本,秦本改),其洄澳澳。
仁壽公往思,漢水則濁。(二章)
農(nóng)耰于野,不蹂一苗。
賈馳于郊,不驚一毛。
公在襄陽(yáng),民生逍遙。(三章)
公來(lái)自東,襄民蹙蹙,止公毋西。(四章)
公來(lái)自吳,襄民蹙蹙,止公毋蜀。(五章)
金我襄城,湯我漢江。
春我之筐,秋我之箱。(六章)
我耄皤皤,公昔年(孔本作言)之,而曷捐之。(七章)
我孩嬰嬰,公昔體之,而曷置之。(八章)
日月躞躞,勿黧公色。
霜露烈烈,勿華公發(fā)。(九章)
公發(fā)勿華,我生則遐。
吁彼蒼天,佑我皇家。(十章)
江之沄沄,艫之賁賁。
敵之休休,震于昆崙。
仁壽公一臨,靡靡其傾。(一章)
江之洋洋,艫之揚(yáng)揚(yáng)。
敵之煌煌,孔熾厥芒。
仁壽公一噓,蕭蕭其涼。(二章)
天子在宮,有恫悒悒。
神主在廟,有震岌岌。
暨我國(guó)人,以莫不惕。(三章)
在宮雍雍,金石其音。
在廟湛湛,虎兕其扃。
暨我國(guó)人,以莫不寧。(四章)
有庚之寅,維公其生。
在巳之辛,維公其成。
而有斯厄,而有斯人。
匪天之私,伊宋之仁。(五章)
大江之濱,采石之津。
波之淪淪,石之粼粼。
謂公可堙,江則可塵。
山之嵚嵚,隰之畇畇。
謂公可磨,山則可簪。(六章)
一寸之眼,照四世界;
三寸之舌,卷大瀛海。
足踏須彌,步底云飛;
手玩昆崙,游戲指揮。
堂堂管、葛,不直一喝;
巍巍良、平,撥轉(zhuǎn)三匝。
萬(wàn)古拊掌,群豪鼓髯,野馬蓬塵,醯雞甕天。
徐家父子,英氣蓋代,若見(jiàn)妙喜,請(qǐng)禮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