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68,分4頁(yè)顯示   2  3  4 下一頁(yè)
文武忠懿,堂堂如春。
中有樗里,不以示人。
雷行八區(qū),震驚聽聞。
提十五州,共為帝民。
送君者自崖而反,以安樂其子孫。
九萬(wàn)里則風(fēng)斯在下,眇大物而成仁。
按:《錢氏家書》第二種卷六。

天賜王公,佐我太宗。
學(xué)問文章,致于匪躬。
四方來庭,上稍宴衎。
公舍瓦石,責(zé)君堯舜。
采芝商山,以切直去。
惟是文章,許以獨(dú)步。
白發(fā)還朝,泣思軒轅。
雞犬舔鼎,群飛上天。
真宗好文,且大用公。
太阿出柙,公挺其鋒。
龍怒鱗逆,在廷岌岌。
萬(wàn)物并流,砥柱中立。
古之遺直,叔向以之。
嗚呼王公,其尚似之。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又見《皇朝文鑒》卷七五,《黃太史精華錄》卷六。

子瞻堂堂,出于峨眉,司馬班揚(yáng)(原校:一作嚴(yán)揚(yáng))。
金馬(原校:一作金門)石渠,閱士如墻。
上前論事,釋之馮唐。
言語(yǔ)以為階,而投諸云夢(mèng)之黃。
東坡之酒,赤壁之笛。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解羈而歸,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變于初爾。
而名之曰元祐之黨,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馬石渠,不自知其東坡赤壁也。
及其東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東坡。
東坡歸矣,民笑且歌(原校:一本有義形于色,為國(guó)山河)。
一日不朝,其間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則無如此道人何。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又見《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九,《黃太史精華錄》卷六,《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四一,《方輿勝覽》卷四三,《文章類選》卷一七。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槁項(xiàng)黃馘,觸時(shí)干戈。
其惡之也,投之于鯤鯨之波。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計(jì)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cāng)之一稊米。
至于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又見《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九,《黃太史精華錄》卷六,《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四一,《方輿勝覽》卷四三,《文章類選》卷一七。

眉目云開月靜,文章豹蔚虎炳。
逢世愛憎怡怡,五(原校:一作立)朝公忠炯炯。

余往歲登山臨水,未嘗不諷詠王摩詰輞川別業(yè)之篇,想見其人,如與并世。故元豐間作能詩(shī)王右轄之句,以嘉素寫寄舒城李伯時(shí),求作右丞像。此時(shí)與伯時(shí)未相識(shí),而伯時(shí)所作摩詰,偶似不肖,但多髯爾。今觀秦少章所蓄畫像,甚類而瘦,豈山澤之儒,故應(yīng)臞哉?少章因請(qǐng)余自贊。贊曰:
飲不過一瓢,食不過一簞。
田夫亦不改其樂,而夫子不謂之能賢,何也。
顏淵當(dāng)首出萬(wàn)物,而奉以四海九州。
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憂。
若余之于山澤,魚在深藻。
鹿得豐草,伊其野性則然。
蓋非抱陸沈之屈,懷迷邦之寶。
既不能詩(shī)成無色之畫,畫出無聲之詩(shī)。
又白首而不聞道,則奚取于似摩詰為。
若乃登山臨水,喜見清揚(yáng)。
豈以優(yōu)孟為孫叔敖,虎賁似蔡中郎者耶。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又見《蘇門六君子文粹》卷三九,《黃太史精華錄》卷六,《文章類選》卷一七,《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一一,《文翰類選大成》卷一○九。

吏能精密,里行姻恤。
則不如兄元明,而無元明憂疑萬(wàn)事之敝。
斟酌世故,銓品人物。
則不如其弟知命,而無知命強(qiáng)項(xiàng)好勝之累。
蓋元明以寡過,而知命以傲世。
如魯直者,欲寡過而未能,以傲世則不敢。
自江南乘一虛舟,又安知乘流之與遇坎者哉。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或問魯直似不似,似與不似,是何等語(yǔ)。
前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jì)。
后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jì)。
此一時(shí)也,則魯直而已矣。
一以我為牛,予因以渡河而徹源底。
一以我為馬,予因以日千里計(jì)。
魯直之在萬(wàn)化,何翅太倉(cāng)之一稊米。
吏能不如趙張三王,文章不如司馬班揚(yáng)。
頎頎以富貴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
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無所措其爪角。
則于數(shù)子,有一日之長(zhǎng)。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道是魯直亦得,道不是魯直亦得。
是與不是,且置勿道。
喚那個(gè)作魯直,若要斬截一句,藏頭白海頭黑。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又見《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九,《嘉泰普燈錄》卷二九。

秀眉廣宇,不如魯山。
槁項(xiàng)黃馘,不如漆園。
韜光匿名,將在雙井。
談玄說妙,熱謾兩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
虛舟送物,成百漏船。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見人金玉滿堂而不貪,看人鳳閣鸞臺(tái)而不妒。
自疑是南岳懶瓚師,人言是前身黃叔度。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廖君樸遬,卒享五福。
其艱其勤,天畀戩谷。
治生之材,可以治邦。
知子之智,可以使能。
耋老于鄉(xiāng),以福孫曾。
在爾后人,思其艱勤。
思其好賢,維衣食之源。
瞻像思孝,勿墮其教。

楊君存道,累世以儒學(xué)知名。薦于鄉(xiāng),乃登治平四年進(jìn)士第,于予為同年進(jìn)士。其為人孝弟慈祥,其文學(xué)鄉(xiāng)先生以為可宗,其為吏不愧古之長(zhǎng)民者。不幸年四十九而卒。其葬也,予為贊其畫像,以教其鄉(xiāng)縣之子弟云。存道諱從,居江陽(yáng)久矣,莫知其所從遷也。贊曰:
顯允臨邛,吏師文宗。
能者述之,德宇恢恢。
疏而不失,有物實(shí)之。
于義當(dāng)然,確乎不奪。
強(qiáng)者屈之,愛民如子。
曰予用威,誰(shuí)其恤之。
圖像如生,雖不能言,誰(shuí)敢忽之。
其事在人,歲月其逝,勿墜失之。
后有南董,詢事考言,尚其筆之。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女歸能婦,義止宜家。
誰(shuí)其向道,探深見遐。
入古人室,立妙法句。
自履實(shí)地,告人悟處。
忽爾心疾,累歲狂癡。
為忘我難,使人厭之。
迨其解化,莊語(yǔ)告戒。
堂堂夫人,凌鄭同派。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抱璞而居,其誰(shuí)別玉。
喬君不獻(xiàn),自尊兩足。
窺其獄戶,視其邑庭。
吏無重糈,民有頌聲。
提平如砥,持廉如水。
觀其中,公清有馀。
相其貌,固凡人耳。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榮如辱如,誰(shuí)喪誰(shuí)得。
萃如嗟如,不見聲色。
為吏不殘,去其敗群。
好賢喜士,黽勉而勤。
子克家,吾稅駕。
舍幾(明本作幾)而寢,漠然即化。
眉目在圖,慰爾時(shí)思。
藹然粹溫,似無恙時(shí)。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冶百鍊之金,而中黃鐘之宮。
琢無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饗帝,可用活國(guó)。
師曠不世而無聞,韞櫝藏之而無悶。
士亦何得于山林,元?jiǎng)锥|谷也故肥遁。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士之坎壈,以其智多。
因坎壈以為師,用其多以見己。
相遭于功名之會(huì),圖像麒麟。
獨(dú)行于寂寞之濱,照影溪壑。
大者四時(shí)爾,小者風(fēng)雨?duì)枺M真我哉。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又見《永樂大典》卷九二二。

宋子勃窣,心有古鏡。
朝四暮三,為笑不競(jìng)。
放一捻一,猶著禪病。
探丸起死,味藥知性。
憂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風(fēng)聽。
若乃脫冠袒裼,捫虱應(yīng)客。
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與。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眉山吳元祥,得意于酒,與世相忘者,史應(yīng)之贊之曰:兀兀陶陶,陶陶兀兀。是醒是醉,布衣簪紱。涪翁乃名之陶兀居士,而增贊之。
兀兀陶陶,借書借不得。
陶陶兀兀,問字問不得。
是醒是醉,佛也會(huì)不得。
布衣簪紱,有人扶便得。
按:《山谷全書·正集》卷二二。


共68,分4頁(yè)顯示   2  3  4 下一頁(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