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939七絶 9847五律 11254七律 12416五排 629七排 63 1290四言 130六言 183古體 3800樂府 191 13 182 20辭賦 14琴操 4 40其他 212聯(lián) 297
共12416,分311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續(xù)上)
陳與義 1090 - 1138 二首
陳師道 1053 - 1101 三首
黃庭堅(jiān) 1045 - 1105 十首
丁謂 966 - 1037 二首
萬俟紹之 一首
丘葵 1244 - 1333 六首
東必曾 一首
嚴(yán)粲 一首
樂咸 一首
樂雷發(fā) 四首
典刑奕奕照來今,鶴發(fā)魚軒汝水潯。
避地梁鴻不偕老,弄烏萊子若為心。
送葬忽見三千乘,奉裞那聞五百金。
婦德母儀俱不愧,碑銘知已托張林(自注:晁說之許銘墓。)
⑴ 須溪本、四庫本作喪
萬玉亭 宋 · 陳與義
七言律詩
萬玉中間作此亭,規(guī)模雖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老樹禁風(fēng)長綠陰。
不道官中盡湯火,誰知鬧里有山林。
公馀獨(dú)在斜陽外,百歲頑身萬古心。
⑴ 以上清劉昆光緒《湖南通志》卷三四
次韻晁無斁春懷(1097年) 北宋 · 陳師道
七言律詩
城郭朝陽散積陰,郊原注目日青深。
年衰鷗鷺如今是,夢斷邯鄲何處尋。
語鵲飛烏春稍稍,重簾深院晚沉沉。
不辭杖屨沖泥雪,未有瓊琚報(bào)好音。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1098年) 北宋 · 陳師道
七言律詩
經(jīng)時(shí)不出此同臨,小徑新摧草舊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鳥已春深。
來牛去馬中年眼,朗月清風(fēng)萬里心。
故著連峰當(dāng)極目,回看幽徑繞雙林。
陳詢秀才歸徐 北宋 · 陳師道
七言律詩
千里相從愧子心,未堪歸路馬骎骎。
更能作意憐衰病,肯后重來道古今。
三歲有期看一舉,百年聊待到千尋。
行逢凈社論馀習(xí),為說登臨久廢吟。
⑴ 趙本、四庫本、張本作復(fù)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其一 (1087年) 北宋 · 黃庭堅(jiān)
七言律詩
少年有功翰墨林,中歲作吏幾陸沉。
庖丁解牛妙世故,監(jiān)市履狶知民心。
萬里書來兒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夢魂和月繞秦隴,漢節(jié)落毛何處尋。
其二 (1087年)
七言律詩
艱難聞道有歸音,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調(diào)玉燭,使星萬里朝天心。
頗令山海藏國用,乃見縣官恤民深。
經(jīng)心隴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備訪尋。
其三 (1087年)
七言律詩
關(guān)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鯉沉。
百書不如一見面,幾日歸來兩慰心。
弓刀陌上望行色,兒女燈前語夜深。
更懷父子?xùn)|歸得,手種江頭柳十尋(以上《山谷內(nèi)集詩注》卷八)。
世態(tài)已更千變盡,心源不受一塵侵。
青春白日無公事,紫燕黃鸝俱好音。
付與兒孫知伏臘,聽教魚鳥逐飛沈。
黃公壚下曾知味,定是逃禪入少林。
⑴ 原校:一作險(xiǎn)阻艱難親得力,是非憂患(山谷集作樂)飽經(jīng)心
素琴聲在時(shí)能聽,白鳥盟寒久未尋。
眼見野僧垂雪(山谷集作白)發(fā),養(yǎng)親原不顧朱金。
開泉浸稻雙澗水,煨筍充盤春竹林。
安得一廛吾欲老,君聽莊舄病時(shí)吟。
戲贈(zèng)惠南禪師(1068年) 北宋 · 黃庭堅(jiān)
七言律詩
① 原注:惠南即江西老禪,號積翠庵清隱,亦在分寧。
佛子禪心若葦林,此門無古亦無今。
庭前柏樹祖師意,竿上風(fēng)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傾聽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須說,撥盡寒(山谷集作爐)灰劫數(shù)深。
初望淮山(1067年) 北宋 · 黃庭堅(jiān)
七言律詩
① 按:《年譜》編于治平四年得官歸途所作。
風(fēng)裘雪帽別家林,紫燕黃鸝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
勞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見夕陽三徑里,亂蟬嘶罷柳陰陰。
不問主人來看竹,小溪風(fēng)物似家林。
春供饋婦幾番筍,夏與行人百畝陰。
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斧斤尋。
截竿可舉北溟釣,欲贈(zèng)溪翁誰姓任。
答和孔常父見寄(1071年) 北宋 · 黃庭堅(jiān)
七言律詩
① 按:《年譜》編入熙寧四年葉縣作。
孔氏文章冠古今,君家兄弟況南金。
為官落魄人誰問,從騎雍容獨(dú)見尋。
旅館別時(shí)無宿酒,郵筒開處得新吟。
黃山依舊寒相對,豈有愁思附七林
⑴ 自注:傅子集古今事號《七林》,來詩云黃公山下官悰冷,應(yīng)有新吟續(xù)七哀。
高哉孔孟如秋月,萬古清光仰照臨。
千里特來求驥馬,兩生于此敵南(山谷集作黃)金。
文章最忌隨人后,道德無多只本心。
廢軫斷弦塵漠漠,起予惆悵伯牙琴。
送僧歸護(hù)國寺 北宋 · 丁謂
七言律詩
少室久傳西祖印,京華時(shí)不等閑尋。
黃樞慕道飛書密,紫禁知名示寵深。
一法遍垂春雨潤,群生皆悟海潮音。
南歸八桂禪庭在,后夜僧懷立雪心(以上宋李庚《天臺(tái)續(xù)集》卷上)
游東山 北宋 · 丁謂
七言律詩
數(shù)峰回抱隔煙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祇合步行尋石徑,不宜呵喝入松陰。
遙分畫手援毫意,暗起詩人得句心。
梅嶺笙歌上高處,孤猿幽鳥減清音(同上書卷一四)
踏開松徑幾層陰,一勺寒泉洗客心。
高處天風(fēng)吹面冷,險(xiǎn)邊石磴警人深。
祠尊范像香煙潤,碑刻唐詩蘚暈侵。
鳥道更通幽絕處,恨無足力可登臨。
重游離相院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詩
三年掛搭(汲本作托跡)此叢林,今日重來思轉(zhuǎn)深。
雨過殘陽如月色,風(fēng)來老樹作潮音。
青山歷歷留人住,白鷺悠悠契我(汲本作寫客)心。
日暮荒村苦無伴,虛廊曳杖自行吟。
秋夜 其二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詩
① 本詩第二首始,至《和所盤九日》第一行,原頁碼舛亂,據(jù)汲本調(diào)整
紛紛敗葉已辭林,四顧凄涼夜色深。
月伴征人驚夢枕,風(fēng)搖戍婦搗衣(衣下原衍征字)砧。
失群孤雁千山影,無數(shù)寒蟲四壁音。
滿目乾坤都是恨,頭(汲本作顛)毛白盡更愁吟。
讀楚詞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詩
鶗鴂一聲天地閉,誰知風(fēng)月有遺音。
清醒已脫塵中蛻,枯槁何妨澤畔吟。
漁父不來湘水闊,重華一去楚云深。
青鐙半夜書幃冷,照破三閭?cè)f古心。
別濠樂主人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詩
客中四月衣猶裌,桐下今年米似金。
惘惘江山歸興動(dòng),悠悠歲月主恩深。
三春已過仍淫雨,百事無緣空苦心。
五十三年堪一笑,白頭底用覓知音。
次韻寄蘇仲質(zhì)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詩
十年前事付流水,清夢悠悠何處尋。
老去誰憐三獻(xiàn)玉,生來不受四知金。
窮途賴有陳雷友,大雅應(yīng)殊鄭衛(wèi)音。
俗子紛紛敗人意,何時(shí)握手再論心。
章法院中作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詩
一入紫云深更深,游僧亦喜不相尋。
已無塵事敗人意,時(shí)有書聲雜梵音。
浩氣養(yǎng)成天地小,欲心掃盡鬼神欽。
人生能有幾七十,自愛當(dāng)如百煉金。
春日田園雜興 宋 · 東必曾
七言律詩
噀綠郊原春事深,治生幽趣豁塵襟。
聲聲禽語耕人意,種種花開老圃心。
桑葉漸舒梯欲整,麥苗暗長路難尋。
日長雖有荷鋤倦,薄暮歸來常醉吟。
月泉吟社第二十七名:終篇可謂清新之作,三四尤有昧。
送張輯游宣城 宋 · 嚴(yán)粲
七言律詩
君撫淵明底樣琴,肯于弦上要知音。
相逢塵事不掛口,別去清愁總上心。
聽雨夜床孤舊約,看云秋壑想幽尋。
他年跨鶴相過否,應(yīng)笑浮名雪滿簪。
澹山巖 北宋 · 樂咸
七言律詩
門開巖底洞沈沈,竇乳云泉矢路深。
香石峭峰千載異,龍?zhí)队难ㄋ臅r(shí)陰。
僧居筑室隨高下,客到留小見古今。
南出零陵一舍地,清瀟堤上好追尋(清王昶《金石萃編》卷一三五)。
宿金灘 南宋 · 樂雷發(fā)
七言律詩
瀧吏崖翁是賞音,江流泯泯對秋吟。
天蝦撲火帆檣晚,水狗捎魚島嶼深。
千里庭闈云滿眼,十年湖海雁驚心。
今宵客枕清如水,稱讀西山夜氣箴。
⑴ 名賢集、四庫本作穩(wěn)
寄戴石屏 南宋 · 樂雷發(fā)
七言律詩
曾到元郎吟處吟,雪蓬煙艇欠相尋。
鳳鳴道國空詩句,雁到衡峰只信音。
拾橡祠邊寒聽雨,紉蘭院里夜分衾。
蹇驢倘遂黃花約,鴉觜敲煙共掘參(自注:時(shí)石屏訪雪蓬于衡陽。)。
⑴ 名賢集、四庫本作久
① 原作巖伯,據(jù)四庫本改
長歌白石草廬深,今抱園絲就賞音。
溫飽不為兒輩計(jì),行藏端在古人心。
鳣魚堂上春開帳,鸂鶒灘前夜對衾。
擬掛奚囊梅下聽,謫仙應(yīng)共隱仙吟。
⑴ 名賢集、四庫本作見
家住衡山茗塢深,軒轅道士是知音。
窊尊酒好聊同醉,石鼎詩難莫浪吟。
雨外虺隤寒食路,花邊格磔故鄉(xiāng)心。
卻懷世上揚(yáng)雄少,腸斷侯芭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