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311七絶 10380五律 6286七律 9805五排 227七排 34 249四言 8六言 226古體 1372樂府 97 9 95 8辭賦 4琴操 1 14其他 173聯(lián) 194
共1372,分43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魏晉
無名氏 三首
南北朝
劉孝綽 481 - 539 一首
吳均 469 - 520 二首
吳邁遠(yuǎn) 一首
周弘正 496 - 574 一首
庾信 513 - 581 四首
庾肩吾 一首
徐陵 507 - 583 一首
江總 519 - 594 一首
江淹 444 - 505 一首
沈滿愿 二首
范云 451 - 503 一首
蕭綱 503 - 551 一首
蕭繹 508 - 554 一首
鮑令暉 一首
鮑照 416 - 466 三首
丁六娘 一首
李德林 531 - 591 一首
元稹 779 - 831 一首
劉長卿 ? - 790 二首
孟郊 751 - 814 六首
崔子信桑條,餒去多餒還。
為歡復(fù)摧折,命生絲發(fā)間(同上)。
聞歡下?lián)P州,相送江津?yàn)场?div class="l7pptpt" id='poem_sentence_0_489518_comment'>
愿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
時(shí)來誰不懷,寄散山林間。
尚想方外賓,迢迢有馀閑
⑴ ○戲鴻堂帖十。《詩紀(jì)》三十三?!鹛啤2軣o四言詩。
河流既浼浼,河鳥復(fù)關(guān)關(guān)。
落花浮浦出,飛雉度洲還。
此日倡家女,競(jìng)嬌桃李顏。
良人惜美珥,欲以代芳菅。
新縑疑故素,盛趙蔑衰班。
曳綃爭(zhēng)掩縠,搖佩奮鳴環(huán)。
客心空振蕩,喬枝不可攀。
⑴ ○玉臺(tái)新詠八?!额惥邸肥俗饕娻徶廴送兑晃锉娂?zhēng)之詩。《詩紀(jì)》八十七。
別鶴 南梁 · 吳均
別鶴尋故侶,聯(lián)翩遼海間。
單棲孟津水,驚唳隴頭山
⑴ ○《樂府詩集》五十八?!对娂o(jì)》八十一。
匈奴數(shù)欲盡,仆在玉門關(guān)。
蓮花穿劍鍔,秋月掩刀環(huán)。
春機(jī)思窈窕,夏鳥鳴綿蠻。
中人坐相望,狂夫終未還。
⑴ ○玉臺(tái)新詠六?!额惥邸肺迨拧N脑酚⑷A二百五。《詩紀(jì)》八十二作古意。
傷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
誰非一丘土,參差前后間。
⑴ ○《初學(xué)記》十四?!对娂o(jì)》五十三。
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門關(guān)。
稻粱俱可戀,飛去復(fù)飛還。
⑴ ○《類聚》九十一作周庾信詠雁詩。《初學(xué)記》三十。《詩紀(jì)》百一。
輕車初逐李,定遠(yuǎn)未隨班。
受詔祈連返,申威疏勒還。
飛蓬損腰帶,秋鬢落容顏。
寄言舊相識(shí),知余生入關(guān)
⑴ ○本集五?!额惥邸范摺!对娂o(jì)》百十七。
望別非新館,開舟即舊灣。
浦喧征棹發(fā),亭空送客還。
路塵猶向水,征帆獨(dú)背關(guān)。
⑴ ○本集五?!额惥邸范?。《詩紀(jì)》百十七。
看舞詩 北周 · 庾信
鸞回不假學(xué),鳳舉自相關(guān)。
到嫌衫袖廣,恒長礙舉鬟。
⑴ ○本集六。庾開府詩集下?!对娂o(jì)》百十八。
樹似新亭岸,沙如龍尾灣。
猶言吟暝浦,應(yīng)有落帆還。
⑴ ○本集六?!冻鯇W(xué)記》六。文苑英華百六十三。庾開府詩集下?!对娂o(jì)》百十八。
春花競(jìng)玉顏,俱折復(fù)俱攀。
細(xì)腰宜窄衣,長釵巧挾鬟。
洛橋初度燭,青門欲上關(guān)。
中人應(yīng)有望,上客莫前還
⑴ ○玉臺(tái)新詠八作南苑還看人?!额惥邸肥??!对娂o(jì)》八十。
倡人歌吹罷,對(duì)鏡覽紅顏。
拭粉留花稱,除釵作小鬟。
綺燈停不滅,高扉掩未關(guān)。
良人在何處,光唯見月還(○玉臺(tái)新詠八。《詩紀(jì)》一百。)。
送君張掖郡,分悲函谷關(guān)。
欲知腸斷絕,浮云去不還。
注:類聚二十九。詩紀(jì)百五。
征怨詩 南梁 · 江淹
蕩子從征久,鳳樓簫管閑。
獨(dú)枕凋云鬢,孤燈損玉顏。
何日邊塵凈,庭前征馬。
⑴ ○古詩類苑八十四?!对娂o(jì)》七十五。
今朝猶漢地,明旦入胡關(guān)。
高堂歌吹遠(yuǎn),游子夢(mèng)中還
⑴ 玉臺(tái)云。一本云情寄南云反。思逐北風(fēng)還。文苑作高堂歌吹少。游子夢(mèng)中還。注云。一作情寄南云返。思逐北風(fēng)還。樂府云。一作高堂歌吹少。游子夢(mèng)中還?!鹩衽_(tái)新詠十。文苑英華二百四。《樂府詩集》二十九?!对娂o(jì)》九十四。
尋陽樂 南北朝 · 無名氏
雞亭故儂去,九里新儂還。
送一卻迎兩,無有暫時(shí)閑。
⑴ ○玉臺(tái)新詠十?!稑犯娂匪氖拧!对娂o(jì)》四十二。
五雜組,會(huì)涂山。
往復(fù)還,兩崤關(guān)。
不得已,孀與鰥。
⑴ ○《類聚》五十六?!对娂o(jì)》七十七。
游人詩 南梁 · 蕭綱
游戲長楊苑,攜手云臺(tái)間。
歡樂未窮已,白日下西山(○玉臺(tái)新詠十。《詩紀(jì)》六十九。)。
別罷花枝不共攀,別后書信不相關(guān)。
欲覓行人寄消息,衣常潮水暝應(yīng)還。
⑴ ○《類聚》三十二。《詩紀(jì)》七十一。
稽亭故人去,九里新人還。
送一便迎兩,無有暫時(shí)閑。
簫史曲 南朝宋 · 鮑照
《詩紀(jì)》云。樂府作鮑照。藝文作張華。然此詩詞格不類晉人。當(dāng)以樂府為正。
簫史愛長年,嬴女吝童顏。
火粒排棄,霞霧好登攀。
龍飛逸天路,鳳起秦關(guān)。
身去長不返,簫聲時(shí)往還。
⑴ ○本集六?!额惥邸菲呤俗鲿x張華詠蕭史詩?!稑犯娂肺迨弧!对娂o(jì)》五十。
要艷雙嶼里,望美兩洲間。
裊裊風(fēng)出浦,容容日向山(同上)
傾輝引暮色,孤景留思顏。
梅歇春欲罷,期渡往不還。
⑴ ○本集四?!稑犯娂肺迨?。《詩紀(jì)》五十。
二八好容顏,非意得相關(guān)。
逢桑欲采折,尋枝倒懶攀。
欲呈纖纖手,從郎索指環(huán)(同上)。
入山詩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登嶺望重關(guān),腰佩且鳴環(huán)。
天河臨易飲,月桂近將攀。
王母西山至,夫人南岳還。
何必陽臺(tái)下,要待夢(mèng)容顏。
⑴ ○《初學(xué)記》五。文苑英華百五十九作山。《詩紀(jì)》百二十一。
憶在開元觀,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shí),先來問驕頑。
十過乃一往,遂成相往還。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斑斕。
因言辛庾輩,亦愿訪羸孱。
既回?cái)?shù)子顧,展轉(zhuǎn)相連攀。
驅(qū)令選科目,若在阓與阛。
學(xué)隨塵土墜,漫數(shù)公卿關(guān)
唯恐壞情性,安能懼謗訕。
還招辛庾李,靜處杯巡環(huán)。
進(jìn)取果由命,不由趨險(xiǎn)艱。
穿楊二三子,弓矢次第彎。
推我亦上道,再聯(lián)朝士班。
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蠻。
蠻民(竹感切)訴,齧指明痛瘝
憐蠻不解語,為發(fā)昏帥奸
歸來五六月,旱色天地殷
分司別兄弟,各各淚潸潸。
哀哉劇部職,唯數(shù)贓罪鍰。
死款依稀取,斗辭方便刪(斗辭:辯訟之辭。)。
道心常自愧,柔發(fā)難久黫
折支望車乘,支痛誰置患。
奇哉乳臭兒,緋紫繃被間。
漸大官漸貴,漸富心漸慳。
鬧裝轡頭??,靜拭腰帶斑。
鷂子繡線??,狗兒金油(去聲)。
香湯洗驄馬(21)翠篾籠白鷴(22)。
月請(qǐng)公主封(23),冰受天子頒(24)
開筵試歌舞,別宅寵妖嫻。
坐臥摩綿(一作錦)(25),捧擁綟絲鬟(26)
旦夕不相離,比翼若飛??。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鰥(27)
愁吟心骨顫,寒臥支體??(28)。
居處雖幽靜,尤悔少愉懶(29)。
不如周道士,鶴嶺臨鐘灣(30)
繞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陽坡自尋蕨(31),村沼看漚菅(32)。
窮通兩未遂,營營真老閑。
⑴ 食柏:傳說服食柏樹葉與果實(shí),可以延年或成仙。舊題漢劉向《列仙傳·赤須子》(卷下):“赤須子……好食松實(shí)、天門冬、石脂,齒落更生”
⑵ 辛、庾:辛指辛丘度,行大。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自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庾指庾敬休,字順之,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與元稹有姻懿關(guān)系。參拙著《元稹年譜新編》貞元十年譜文。
⑶ 訪:原作“放”,據(jù)蜀本、盧本及何焯校改。羸孱:瘦弱之人,此為元稹自稱之謙辭。
⑷ 科目:指唐代分科選拔官吏之名目。清顧炎武《日知錄·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經(jīng),有進(jìn)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jīng)之別,有五經(jīng),有三經(jīng),有學(xué)究一經(jīng);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制舉……見于史者凡五十馀科,故謂之科目。”
⑸ 阓與阛:阓,市之門;阛,繞市之墻?!稄V雅·釋宮》:“阛,道也?!蓖跄顚O疏證:“案,阛為市垣,阓為市門,而市道即在垣及閘之內(nèi),故亦得阛阓之名?!贝朔褐感[之市區(qū)。
⑹ 公卿關(guān):唐代科舉,舉子往往需求助于當(dāng)權(quán)者,使為之稱揚(yáng),如過道關(guān)口,故云。
⑺ 穿楊:形容箭術(shù)高明?!妒酚洝ぶ鼙炯o(jì)》:“楚有養(yǎng)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shù)千人,皆曰善射?!贝擞髦缚婆e及第。
⑻ 詀諵:低聲碎語貌。
⑼ 齧指:咬指頭,形容極為痛心。痛瘝:疾苦,病痛。
⑽ 昏帥:指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嚴(yán)礪。嚴(yán)礪曾擅沒管內(nèi)將士、官吏、百姓及前資寄住等莊、宅、奴婢及兩稅外加徵錢米等。
⑾ 殷:赤黑色。《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杜預(yù)注:“殷,音近煙,今人謂赤黑色為殷色?!?/div>
⑿ 分司:唐制,中央官吏在東都任職,稱分司。
⒀ 鍰:古代重量單位,一說為六兩,一說為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一說為六兩大半兩。
⒁ 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譯,意譯為“覺”“智”等,指對(duì)佛教根本精義之覺悟,舊譯借用《老》、《莊》術(shù)語,稱之為“道”。
⒂ 黫:黑色。《史記·天官書》:“黫然黑色甚明。”
⒃ 折支:彎腰。支,同“肢”?!墩滞āぶР俊罚骸爸Вc肢通,人四體也?!?/div>
⒄ “緋紫”句:指因門蔭而得高官。緋紫,紅色與紫色之官服。唐制,散官五品以上服緋,三品以上服紫。此泛指高官所穿之官服。繃被:襁褓。繃,同“繃”,包裹嬰兒之小被。
⒅ 鬧裝:明王驥德《古本西廂記》:“蓋鬧裝猶雜裝之謂。”轡頭:馬龍頭。??:同“觼”,系轡之有舌環(huán)?!墩f文·角部》:“觼,環(huán)之有舌者。”桂馥義證:“觼,系轡之環(huán)也?!?/div>
⒆ ??:鷂子身上用絲線織成之飾物。
⒇ 镮:泛指圓圈形物體,亦作“環(huán)”。
(21) 驄馬:青白色錯(cuò)雜之名馬,古代御史之所乘?!逗鬂h書·桓典傳》:“【典】辟司徒袁隗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shí)宦官秉權(quán),典執(zhí)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div>
(22) 白鷴:鳥名,又稱銀雉,雄鳥之冠及下體純藍(lán)黑色,上體及兩翼白色,故名。蕭穎士《白鷴賦序》:“白鷴,羽族之幽奇,素質(zhì)黑章,爪觜純丹,體備冠距,頗類夫雞翟,神貌清閑?!?/div>
(23) (一作俸)。(“月”句:《唐六典·公主邑司》:“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財(cái)貨出入、田園徵俸之事?!闭?qǐng):告訴?!稜栄拧め屧b上》:“請(qǐng),告也。”封:盧本、楊本、全詩一作“俸”)
(24) “冰受”句:古代帝王夏天賞賜貴重寵臣冰塊,以示恩寵。《大戴禮記·夏小正》:“頒冰:頒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25) 綿:紀(jì)事、季本一作“錦”。盧?!耙慑\”,似是。
(26) 綟絲鬟:黃黑色發(fā)髻,此借指年輕女性仆人。綟,用藎草染成之顏色,黑黃而近綠?!都本推肪矶骸翱~綟綠紈,皂紫石延?!鳖亷煿抛ⅲ骸熬F,蒼艾色。東海有草,其名曰?,以染此色,因名綟云?!?/div>
(27) 鰥:男子無妻?!夺屆め層H屬》:“無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鰥鰥然也,故其字從魚,魚目恒不閉者也。”
(28) 五閑切,又渠云切,痹也。《素問·五常政大論》:“皮??肉苛,筋脈不利。”張隱庵集注引張介賓曰:“??痹而重也?!?/div>
(29) 愉懶:懈怠。愉,同“偷”;懶,同“懶”。
(30) 鶴嶺:緱氏山之嶺,在今河南偃師市境內(nèi),王子喬成仙后曾乘鶴于此短暫駐留。參卷5《別李三》注。潼:蜀本、楊本、董本、全詩作“鐘”,似是。鐘灣,疑亦在河南偃師境內(nèi)。
(31)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在山野,嫩葉可食,俗稱蕨菜。《詩·召南·草蟲》:“陟彼南山,言采其蕨?!?/div>
(32) 漚菅:水浸茅草,使之柔韌。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長二三尺,古代用以編蓋房頂。
引用典故:白鷗
寂寞對(duì)伊水,經(jīng)行長未還。
東流自朝暮,千載空云山。
誰見白鷗鳥,無心洲渚間。
誰識(shí)往來意,孤云長自閑。
風(fēng)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眾峰出,龍宮蒼翠間。
退居(一作退老)(805年)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獨(dú)醒
退身何所食(一作何食可),敗力不能(一作得)閑。
種稻耕白水,負(fù)薪斫青山。
眾聽喜巴唱,獨(dú)醒楚顏。
日莫靜歸時(shí),幽幽扣松關(guān)。
懊惱(805年) 中唐 · 孟郊
惡詩皆得官,好詩空抱山。
抱山冷殑殑(音擎,寒貌),終日悲顏顏。
好詩更相嫉,劍戟生牙關(guān)。
前賢死已久,猶在咀嚼間。
以我殘杪身,清峭養(yǎng)高閑。
求閑未得閑,眾誚瞋虤虤。
送淡公 其八 (812年) 中唐 · 孟郊
江南邑中寺(一作寺邑古),平地生勝山。
開元吳語僧,律韻高且閑。
妙藥溪岸平,桂榜往復(fù)還(一作復(fù)往還)
樹石相斗生,紅綠各異顏。
風(fēng)味我遙憶,新奇師獨(dú)攀。
國老出為將,紅旗入青山。
再招門下生,結(jié)束馀病孱。
自笑騎馬丑,強(qiáng)從驅(qū)馳間。
顧顧(一作傾傾)磨天路,裊裊鏡下顏。
文魄既飛越,宦情唯等閑。
羨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報(bào),慎行誠獨(dú)艱。
悠悠去住心,兩說何能刪。
杏殤 其七 (808年) 中唐 · 孟郊
哭此不成春,淚痕三四斑。
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
(一作豈)無生生力,自(一作甘)有死死顏。
靈鳳不銜訴,誰為扣天關(guān)。
吊盧殷 其一 (810年) 中唐 · 孟郊
詩人多清峭,餓死抱空山。
白云既無主,飛出意等閑。
久病床席尸,護(hù)喪童仆孱。
故書窮鼠嚙,狼藉一室間。
君歸新鬼鄉(xiāng),我面古玉(一作土)顏。
羞見入地時(shí),無人叫追攀。
百泉空相吊,日久(一作夕)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