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真彌勒,分⑴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⑵人,時人終⑶不識。 按:以上諸首均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五燈會元》卷二、《卐續(xù)藏》本《明州定應(yīng)大師布袋和尚傳》(元人曇噩作)。 ⑴ 《布袋和尚傳》作「化」 ⑵ 《布袋和尚傳》作「世」、《雞肋編》卷中作「識世」 ⑶ 《雞肋編》作「總」、《五燈會元》作「自」、《布袋和尚傳》作「俱」 龍牙山里龍,形非世間色。 世上畫龍人,巧巧描不得。 唯有識龍人,一見便心息。 耳聞無相理,眼空不受色。 鼻嗅無相香,舌嘗無相食。 身著無相衣,竟隨無相得。 心靜越諸天,神清見彌勒。 十方同一乘,無心記南北。 五欲混神因,六賊亂心色。 幻焰逐情飄,愛網(wǎng)隨心織。 鑄金雖改秋,斬籌方未極。 觀鴿既無辯,攀猿此焉息(見同書卷三十《奸偽部》。)。 馬鳴分身百億,論數(shù)玄詮無極。 六通三昧降魔,不用色聲氣力(第十二馬鳴尊者)。 歷劫坦然無異色,東西何立誰南北。 若言別有一靈光,認(rèn)子不真元是賊。 撒手到家人不識,明朝更不分南北。 逢場作戲弄孔魂,反指牛兒是彌勒。 權(quán)掛垢衣云是佛,釋迦也似偷空賊。 忽然捉敗不相饒,丹霞火里純金色。 化身千百億,不得個相識。 傷嗟今古人,誰是知恩力。 云無蹤兮雨無跡,事理綿綿有何極。 賣金須是買金人,這里若真不相識。 掐珠不念佛,開眼不見色。 吃飯誰擇日,任東西南北(同上書卷二七)。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萬籟收聲兮萬象自閑,秋水吞空兮秋天一色。 淘金豈假披沙得,不觸波瀾?yīng)q費力。 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時未審何人識。 一句相酬難取則,輪王不化閻浮國。 無邊剎海浪痕平,獨駕泥牛耕月色。 此樹不從天地生,登山涉水承渠力。 如今擲向亂峰前,免致叢林為軌則。 一個驢鳴兩個賊,堪與諸方為軌則。 正賊草賊不須論,大施門開無壅塞⑴。 ⑴ 舉普化一日在臨濟堂前吃生菜,濟見云:大似一頭驢?;阕黧H鳴。濟云:這賊?;疲嘿\、賊。便出去。 念七念七,全無消息。 背看分明,正觀難識(達(dá)磨面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