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484七絶 4030五律 2963七律 4231五排 231七排 58 109四言 42六言 60古體 655樂府 23 1 40 3辭賦 2琴操 1 23其他 68聯(lián) 57
共4231,分1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續(xù)上)
章碣 二首
黃滔 840 - ? 一首
齊己 864 - 937 五首
齊己、牟儒 一首
劉克莊 1187 - 1269 九首
晏殊 991 - 1055 一首
楊萬里 1127 - 1206 六首
林逋 967 - 1028 二首
梅堯臣 1002 - 1060 三首
歐陽修 1007 - 1072 二首
對月 唐末 · 章碣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洞天三十六
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
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
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
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一作難登)。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建元看別(一作列)上元燈,處處回廊斗火層。
珠玉亂拋高殿佛,綺羅深拜遠山僧。
臨風走筆思呈惠,到曉行禪合伴能。
無限喧闐留不得,月華西下露華凝。
斷酒 晚唐 · 黃滔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南浦
未老先為百病仍,醉杯無計接賓朋。
免遭拽盞郎君謔,還被簪花錄事憎。
絲管合時思索馬,池塘晴后獨留僧。
何因澆得離腸爛,南浦東門恨不勝。
游谷山寺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七言律詩
城里尋常見碧棱,水邊朝暮送歸僧。
數(shù)峰云腳垂平地,一徑松聲徹上層。
寒澗不生浮世物,陰崖猶積去年冰。
此身有底難拋事,時復攜筇信步登。
湘江送客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七言律詩
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離懷暮不勝。
千里碧云聞塞雁,幾程青草見巴陵。
寒濤響疊晨征櫓,岸葦叢明夜泊燈。
鸚鵡洲邊若回首,為思前事一捫膺。
暮游岳麓寺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七言律詩
寺樓高出碧崖棱,城里誰知在上層
初雪灑來喬木暝,遠禽飛過大江澄。
閑消不睡憐長夜,靜照無言謝一燈。
回首何邊是空地,四村桑麥遍丘陵。
寄金陵幕中李郎中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七言律詩
龍門支派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
久待尊罍臨鐵甕,又從幢節(jié)鎮(zhèn)金陵。
精神一只秋空鶴,騷雅千尋夏井冰。
長憶相招宿華館,數(shù)宵忘寢盡寒燈。
寄匡阜諸公二首 其二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七言律詩
峰前林下東西寺,地角天涯來往僧。
泉月凈流閑世界,杉松深鎖盡香燈。
爭無大士重修社,合有諸賢更服膺。
曾寄鄰房掛瓶錫,雨聞巖溜解春冰。
古跡重聞一朗興,斸煙尋得寶階層。
只應云鶴知前事,為問齊梁舊住僧。
廢井荒池猶浸月,短松低柏欲遮燈。
淳于道士真高達,拋卻林泉便上升。
⑴ 見《至元金陵新志》卷十一「衡陽寺」條引《慶元志》。
乍暑一首(1220年)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南州四月氣如蒸,卻憶吳中始賣冰。
綠浦游船常載妓,畫廊浴鼓或隨僧。
夢過水榭聞涼笛,身在山房伴曉燈。
怊悵烏絲欄上筆,蓬窗學寫字如蠅。
先儒(1220年)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先儒緒業(yè)有師承,非謂聞風便服膺。
康節(jié)易傳于隱者,濂溪學得自高僧。
眾宗虛譽相賢圣,獨守遺編當友朋。
門掩荒村人掃跡,空鈔小字對孤燈。
秋熱憶舊游二首 其二 (1224年)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塞上秋光冷似冰,當年豪舉氣憑陵。
打毬不用炎方馬,按獵初調異國鷹。
山寨凄涼聞戍鼓,水村搖落見漁燈。
而今病暍茅檐底,追記猶堪洗郁蒸。
別張倅一首(貴樸)(1254年)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同謁金閨覲茂陵,鼎湖弓劍隔西興。
絕憐晚景如龐老,空為州人惜許丞。
自有名姬調綠綺,可無侍女直青綾。
夢中雪鼓攙天碧,恨不陪君拄瘦藤。
⑴ 原作住,據(jù)盧校改
題水西何侯詩卷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劉翰潘檉社友稱,何侯直要續(xù)心燈。
陰山有雪雙雕下,碧落無云一鶴升(一作新)
觜距專場渠克畏,鼓旗傍噪我安能。
男兒何必毛錐子,麟閣云臺有分登。
⑴ 原作躁,據(jù)盧本改
召來未及擁青綾,麾去何妨拄赤藤(原作滕,據(jù)盧本改)。
粉署馮唐無輩行,鏡湖賀老有交承。
吏柂月給幫虛設,客怪冰銜字稍增。
猶勝亳州前管轄,鬒毛禿盡欲歸僧。
即事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病索人扶乃寢興,高樓咫尺少曾登。
思慳惟有吟差長,睡少方知老可憎。
榾柮成灰猶凜冽,茅柴似水亦瞢騰。
暮年臨履常兢戰(zhàn),未敢荒唐說葛藤。
粵從宣靖至炎興,粉飾湖山苑圃增。
列圣久無師入洛,三京初有使朝陵。
摧鋒指日酋傳首,返旆終身氣拂膺。
逸少興公虛論勝,百年機會更誰乘。
漫興二首 其一 (1268年5月) 南宋 · 劉克莊
七言律詩
身似著冠狂賀監(jiān),面如留發(fā)老盧能。
無丹灶地燒鉛汞(原作永,據(jù)馮本改),有海潮音話葛藤。
龍象聾觀俱贊嘆,犬雞癡望共飛升。
門前驀有侵晨客,向道先生寢未興。
⑴ 原作辰,據(jù)馮本改
陰陽自協(xié)璇璣運,和煦潛隨緹管升。
十二紫關魚籥啟,九重曉(四庫本作峣)闕絳煙凝。
芳華稍變青門柳,寒凍微消北陸冰。
宸藻下頒羲日(四庫本作又)麗,八纮民庶保年登。
迓使客夜歸四首 其一 (1178年9月) 南宋 · 楊萬里
七言律詩
去時岸樹日猶明,歸到州橋月已升。
水與天爭一輪玉,市聲人語兩街燈。
迎來送往須成雪,索筆題詩硯欲冰。
凈洗紅塵煩碧酒,倦來不覺睡騰騰。
雪夜候迎使客(1178年12月) 南宋 · 楊萬里
七言律詩
六花不放一塵生,晴后猶馀十日凝。
新月未光輸與雪,夜風盡冷只留冰。
候迎銀漢槎頭客,挑盡玉蟲窗下燈。
紙帳蒲團地爐煖,自憐不及草庵僧。
送朝士使虜(1186年11月) 南宋 · 楊萬里
七言律詩
又見皇華賦北征,謫仙俊氣似秋鷹。
詩成紫塞三更月,馬渡黃河十丈冰。
趙北燕南有人否,禽胡歸漢竟誰曾。
天家社稷英靈在,佳氣時時起五陵。
曉經(jīng)八盤嶺赴東宮講堂(1186年11月) 南宋 · 楊萬里
七言律詩
至前至后恰多晴,山北山南間一登。
瘦石經(jīng)霜乾脫蘚,細泉滴澗旋成冰。
海波貫日紅千丈,江霧縈樓玉萬層。
資善堂前得春早,宮梅一朵掠觚棱。
答陸務觀佛祖道院之戲(1189年7月) 南宋 · 楊萬里
七言律詩
老禪分得破叢林,薄供微齋也不曾。
道院敕差權院事,筠庵身是住庵僧。
人間赤日方如火,松下清風獨似冰。
別有暮春沂水在,為君一滴灑千燈。
靈山相識已平生,雨后精神見未曾。
一朵碧蓮三萬丈,數(shù)來花片八千層。
云姿霧態(tài)排天出,竹杖芒鞋欠我登。
羨殺峰頭頭上寺,厭山不看是諸僧。
清絕門墻冷似冰,野人懷刺昔曾登。
新題對雨分蕭寺,舊夢經(jīng)秋說杜陵。
貧典郡符資月給,老持臺憲霜棱。
開元文字鐘王筆,惆悵臨風一燼燈。
⑴ 原作別,據(jù)康熙本改
⑵ 正統(tǒng)本、萬歷本作學
村居書事兼簡陳賢良 北宋 · 林逋
七言律詩
抱關隨俗本無能,卻掩深居避愛憎。
兩岸解驚秋釣石,風窗花落夜棋燈。
穿云寄藥多山叟,刻竹留詩半野僧。
吟閣晚涼堪共望,遠峰蒼翠勢層層(《永樂大典》卷三五八一)。
韻和吳季野題岳上人澄心亭(1055年) 北宋 · 梅堯臣
七言律詩
① 據(jù)殘宋本,萬歷本、康熙本作依
空山舊徑綠苔滿,古寺齋盂白薤蒸。
暑雨坐中飛漠漠,野泉林外落層層。
從來勝絕皆離俗,未有幽深不屬僧。
唯愛溪頭一尋水,莫聞流浪莫聞澄。
送吳仲庶殿院使北(1057年) 北宋 · 梅堯臣
七言律詩
漢朝重結單于好,歲遣名臣禮數(shù)增。
紫鼠皮裘從去著,飛龍廄馬借來乘。
天寒將遇磧中雪,鼻息暗添髭上冰。
定見南鴻起歸思,家書欲寄不堪憑。
次韻和景彝閏臘二十五日省宿(1058年) 北宋 · 梅堯臣
七言律詩
君嘗編史似吳兢,又值甘泉馬踏冰。
重臘雪花方漫漫,宿廳書架自層層。
桉頭美酒初溫火,簾底微風欲動燈。
永夜未眠鐘已發(fā),此心閒寂似高僧。
⑴ 萬歷本作納,據(jù)宋犖本改
謝太傅杜相公寵示嘉篇(1051年秋) 北宋 · 歐陽修
七言律詩
① 續(xù)校:京本作某啟伏蒙寵示嘉篇謹課成七言四韻以敘謝 皇祐三年
凜凜節(jié)奇霜澗柏,昭昭心瑩玉壺冰。
正身尚可清風俗,當暑何須厭郁蒸。
麈柄屢揮容(一作曾)請益,龍門雖峻忝先登。
立朝行己師資久,寧止篇章此服膺。
病告中懷子華原父(嘉祐四年)(1059年2月下旬) 北宋 · 歐陽修
七言律詩
狂來有意與春爭,老去心情漸不能。
世味惟存詩淡泊,生涯半為病侵陵。
花明曉日繁如錦,酒撥浮醅綠似澠。
自是少年豪橫過,而今癡鈍寒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