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99七絶 3675五律 2683七律 3795五排 213七排 48 104四言 41六言 58古體 611樂府 23 1 40 3辭賦 1琴操 1 23其他 68聯(lián) 57
共2683,分7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續(xù)上)
韓昭 ? - 925 一首
顧非熊 795 - 854 一首
馬戴 二首
駱賓王 635 - 684 二首
黃滔 840 - ? 三首
齊己 864 - 937 十五首
劉克莊 1187 - 1269 五首
晁沖之 1073 - 1126 一首
朱熹 1130 - 1200 一首
和題劍門 五代 · 韓昭
五言律詩
閉關(guān)防老寇,孰敢振威棱。
險(xiǎn)固疑天設(shè),山河自古憑。
三川奚所賴,雙劍最堪矜。
鳥道微通處,煙霞鎖百層。
武宗挽歌詞二首 其二 (846年) 唐 · 顧非熊
五言律詩
蒼生期漸泰,皇道欲中興。
國用銷靈像,農(nóng)功復(fù)冗僧。
冕旒辭北闕,歌舞怨西陵。
惟有金莖石,長宵對玉繩。
寄終南真空禪師 唐 · 馬戴
五言律詩
閑想白云外,了然清凈僧。
松門山半寺,夜雨佛前燈。
此境可長住(一作往),浮生自不能。
一從林下別,瀑布幾成冰。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邊將 唐 · 馬戴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李陵
玉榼酒頻傾,論功笑李陵。
紅韁跑駿馬,金鏃掣秋鷹。
塞迥連天雪,河深徹底冰。
誰言提一劍,勤苦事中興。
北眺舂陵(655年) 初唐 · 駱賓王
五言律詩
攬轡疲宵邁,驅(qū)馬倦晨興。
既出封泥谷,還過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溪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賦,詞殫獨(dú)撫膺。
別李嶠得勝字 初唐 · 駱賓王
五言律詩
芳尊徒自滿,別恨轉(zhuǎn)難勝。
客似游江岸,人疑上灞陵。
寒更承夜永,涼景(一作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zèng),自有玉壺冰。
上李補(bǔ)闕 晚唐 · 黃滔
五言律詩
十洲非暫別,龍尾肯慵登。
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
月留江客待,句歷釣船徵。
終恐林棲去,餐霞葉上升。
寄漢上友人 晚唐 · 黃滔
五言律詩
襄漢多清景,東游已不能。
蒹葭照流水,風(fēng)雨撲孤燈。
獻(xiàn)賦聞新雁,思山見去僧。
知君北來日,惆悵亦難勝。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891年) 晚唐 · 黃滔
五言律詩
廬阜東林寺,良游恥未曾。
半生隨計(jì)吏,一日對禪僧。
泉遠(yuǎn)攜茶看,峰高結(jié)伴登。
迷津出門是,子細(xì)問三乘。
除夜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夜久誰同坐,爐寒鼎亦澄。
亂松飄雨雪,一室掩香燈。
白發(fā)添新歲,清吟減舊朋。
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
送友人游湘中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懷才難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處西風(fēng)夜,孤吟旅舍燈。
路沿湘樹疊,山入楚云層。
若有東來札,歸鴻亦可憑。
金山寺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山帶金名遠(yuǎn),樓臺(tái)壓翠層。
魚龍光照像,風(fēng)浪影搖燈。
檻外揚(yáng)州樹,船通建業(yè)僧。
塵埃何所到,青石坐如冰。
書古寺僧房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綠樹深深處,長明焰焰燈。
春時(shí)游寺客,花落閉門僧。
萬法心中寂,孤泉石上澄。
勞生莫相問,喧默不相應(yīng)。
勉詩僧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社客
莫把毛生刺,低佪謁李膺。
須防知佛者,解笑愛名僧。
道性宜如水,詩情合似冰。
還同蓮社客,聯(lián)唱繞香燈。
寄雙泉大師師兄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棱。
后夜禪初入,前溪樹折冰。
南涼來的的,北魏去騰騰。
敢把吾師意,密傳門外僧。
靜坐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日日只騰騰,心機(jī)何以興。
詩魔苦不利,禪寂頗相應(yīng)。
硯滿塵埃點(diǎn),衣多坐臥棱。
如斯自消息,合是個(gè)閑僧。
寄許州清古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北來儒士說,許下有吟僧。
白日身長倚,清秋塔上層。
言雖依景得,理要入無徵。
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勝。
新秋霽后晚眺懷先公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雨霽湘楚晚,水涼天亦澄。
山中應(yīng)解夏,渡口有行僧。
鳥列滄洲隊(duì),云排碧落層。
孤峰磬聲絕,一點(diǎn)石龕燈。
永夜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永日還欹枕,良宵亦曲肱。
神閑無萬慮,壁冷有殘燈。
香影浮龕象,瓶聲著井冰。
尋思到何處,海上斷崖僧。
一百二十日,煎熬幾不勝。
憶歸滄海寺,冷倚翠崖棱。
舊扇猶操執(zhí),新秋更郁蒸。
何當(dāng)見涼月,擁衲訪詩朋。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其十五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莫問野騰騰,勞形已不能。
慇勤無上士,珍重有名僧。
坐覺心心默,行思步步冰。
終歸石房里,一點(diǎn)夜深燈。
送人游武陵湘中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為子歌行樂,西南入武陵。
風(fēng)煙無戰(zhàn)士,賓榻有吟僧。
山繞軍城疊,江臨寺閣層。
遍尋幽勝了,湘水泛清澄。
送玉泉道者回山寺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卻憶西峰頂,經(jīng)行絕愛憎。
別來心念念,歸去雪層層。
石塢尋春筍,苔龕續(xù)夜燈。
應(yīng)悲塵土里,追逐利名僧。
寄西川惠光大師曇域 唐末至五代 · 齊己
五言律詩
禪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筆精垂壁溜,詩澀滴杉冰。
蜀國從棲泊,蕪城幾廢興。
憶歸應(yīng)寄夢,東北過金陵。
尚記陪言笑,如今叫不應(yīng)。
兒分身后俸,僧上殯前燈。
宅有遺基在,田無一畝增。
問天何至此,在日以廉稱。
東巖寺避暑(1220年) 南宋 · 劉克莊
五言律詩
若非來寺里,無地避炎蒸。
經(jīng)雨房基潤,依山井氣冰。
榻虛涼睡客,松濕滴歸僧。
對此專宜靜,為詩亦不應(yīng)。
瑞峰寺(1220年) 南宋 · 劉克莊
五言律詩
寺在高山頂,天寒偶一登。
孤僧營粥飯,諸佛闕香燈。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見層。
危欄宜老眼,欲去幾回憑。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其二 (1243年) 南宋 · 劉克莊
五言律詩
久欲攜莼鯽,呻吟去未能。
甫封陶母墓,俄吊董生陵。
言立何曾死,騷招更不應(yīng)。
那須論宿草,身盡淚方冰。
大行皇帝挽詩六首 其一 (1264年11月13日) 南宋 · 劉克莊
五言律詩
仁厚傳嘉祐,重華繼紹興。
方恢周境土,忽治漢山陵。
儉匪珠襦殮,危猶玉幾憑。
遙知天上樂,難返白云乘。
北宋 · 晁沖之
五言律詩
素月清溪上,臨風(fēng)不自勝。
影寒垂積雪,枝薄帶春冰。
香近行猶遠(yuǎn),人來折未曾。
江山正蕭瑟,玉色照松藤。
何處元宵好,山房入定僧。
往來衣上月,明暗佛前燈。
實(shí)際徒勞說,空華詎可憑。
還教知此意,妙用一時(sh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