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句因包含“寄書,錦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錦字
第 34 句因包含“瓊林,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瓊林宴
第 36 句因包含“青云,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云人
第 53 句因包含“海,三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第 58 句因包含“新亭,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新亭上
第 59 句因包含“倒屣,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倒屣迎
第 71 句因包含“鑿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鑿壁
第 72 句因包含“山陰,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山陰舟
第 76 句因包含“韓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憑
第 89 句因包含“妖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妖夢
第 93 句因包含“北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
第 34 句因包含“瓊林,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瓊林宴
第 36 句因包含“青云,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云人
第 53 句因包含“海,三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第 58 句因包含“新亭,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新亭上
第 59 句因包含“倒屣,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倒屣迎
第 71 句因包含“鑿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鑿壁
第 72 句因包含“山陰,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山陰舟
第 76 句因包含“韓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憑
第 89 句因包含“妖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妖夢
第 93 句因包含“北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
相留行為苕生作 清 · 袁枚
出處: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一
金陵城,六十里,容不住一個苕生子。
苕生疏俊人,一縱如脫鞲。
眾人欲留之,籧篨為口柔,我乃下筆不能休。
皇帝甲戌年,我游揚州惠因祠。
壁上詩數(shù)行,煙墨蒙灰絲。
掃塵讀罷踴三百,喜與此人生同時。
尾書苕生二字已剝蝕,其他姓氏爵里難考如殘碑。
袖詩走出廣問訊,唇乾舌燥無人知。
滌齋太史張飲間,提苕生名喜破顏。
道是我鄉(xiāng)西江一才子,姓蔣名士銓。
意氣炯介秋霜鮮,筆如牛弩摩青天。
善哉瞿所一物耳,恰是心馀定甫苕生名字有萬千。
我訪苕生急如火,誰料苕生早知我。
長安寄書來,錦字重重裹。
從此瑯函來,木札去,飛遞煙云不知數(shù)。
俄聞宴瓊林,俄聞登玉堂。
果然我識青云人,逢人指眼自夸張。
終竟我為石戶農(nóng),君依玉帝旁。
相隔兩塵許,不知君貌之肥瘠與君身之短長。
椒山仙人降靈異,灰盤大書擘窠字。
勸苕生早歸,不歸眚將至。
苕生驚疑下庭再拜問歸所,曰白門三重關,竹籬穿不完。
此中居之安,大才藏槃槃。
苕生諾而起,投袂具行李。
海中三山,目不回視。
全艙書,半艙米,一母一妻三兒子。
新亭直上疾如矢,老夫嘻嘻迎倒屣。
握手無他言,君家蔣山相待已久矣。
君家一庭月,我家一壺酒。
彼此間何闊,欣然二五偶。
我因君而律嚴,君因我而吟苦。
交易作嚴師,相期各千古。
方恨不能構屋共君居,鑿壁窺公狀。
徒看君乘山陰舟,一年一別心惆悵。
胡為乎不戀此間樂,忽作西歸想。
韓憑云河大水深風淫淫也,而君將安往。
周諺云大武遠宅不涉,而君將安訪。
不如鐘山下,奉花輿,可以寧太夫人之起居。
十廟前,聽雞鳴,可以助雛鳳之清聲(公子知廉能詩。)。
君忖度之留可肯,我更為君引例請。
君不記某年冬至前五日,汗出如漿妖夢中。
被人薦作遮須王,頃刻絳旗羽節(jié)迎乃公。
阿奶苦留不得計,泣拜北斗聲翁翁。
公然奪出亢父懷,留在世界海,吹散鬼妾鬼馬如飄風。
郁單天子近情尚如此,何況朋友一氣相感通。
我詩雖不工,較之佛經(jīng)神咒將毋同。
君心雖不寧,比之閻羅包老或有情。
以此留苕生,苕生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