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句因包含“潘岳,賦”,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潘岳賦
第 83 句因包含“非煙,非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非煙非霧
第 85 句因包含“骨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骨清
第 132 句因包含“忘憂”,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忘憂
第 148 句因包含“方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方寸
第 155 句因包含“星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星星
續(xù)秋興1118年 北宋 · 周邦彥
 出處:全宋文卷二七七四、《圣宋文海》卷五 創(chuàng)作地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
某既游河朔三月而見,居僻近郊,雖無崇山峻嶺崔嵬,飛泉流水潺湲,而蔬園禾畹,棋布云列,圍木蓊郁而竦尋,野鳥鳴侶而呼儔,纻麻桑柘,充茂蔭翳
間或步屧高原,前阻危壘,下俯長濠,寓目幽蔚,心放形適,似有可樂
今既也,草衰微徑見,露冷丹葉隕,薄日黯淡而映野,游飆蕭瑟鳴條。
其既夜也,宇宙澄寂,纖云不飛,庭木蕭疏素月流光,穿予窗而照余席,弄嬋娟而助凄涼。
闃兮不聞人聲,唯腐墻敗壁之隈,有唧唧然鳴者,若吟若嘯,若嘆若泣,其作而忽輟,若倦而自止,其斷而復續(xù),若怨未已而再訴。
予方開軒迎風,鉤簾以延月,隱幾而坐,愀然變容,亦將有所感者。
既面悟曰:彼物為陰陽所役,有口不得嘿,有身者不得息故為唧唧也。
今予又將為唧唧者役乎?
因思古人悲秋,豈非情之為累!
不唯見役于陰陽,而更為物役者耶?
有終身之憂,托意而發(fā)其狂言耶?
將有幽憤滿心,戚醮遇景而增劇耶?
不然,則所以悲秋者果焉在耶?
古人已死,不可得而問,請斷之以理。
抽毫進牘,作賦自廣。
潘岳有《秋興賦》,故此賦謂之續(xù)賦焉。
其辭曰:
嗟時之不可留兮,倏如飛筈之離弦。
忽此素秋之來兮,氣憭慄凄然。
奪青為黃兮,而變盛為蔫。
萬實離離兮,大者如杯而小者如拳。
萬葉飄飖兮,上者游空而下者淪淵。
蚊蠅收聲離席,雕鶚得勢而盤天。
微雨供涼而蕭颯,鮮云結陰連綿
余方縱步高明游目虛曠,見其為氣也,非煙非霧,非氛非坱,森然骨清肌慄,??然意適而神爽。
鉗口結舌不能托物形像。
嘉哉為氣也,不媚不嫭,不煩不縟,虛曠澄鮮簡勁嚴肅,幾乎壯士凝思烈女之守獨。
靜聽也,如塤如篪,如笙如竽,清清泠泠不類人聲,而在乎刌斬之比竹穿穴枯株。
下視也,水生漣漪,?漫織文,細如魚鱗,滉瀁乎萍面而縈環(huán)蘆根
余衣而沐余發(fā),攬之不得,但欲輕舉飛騰。
曰:豈非所謂秋風者耶?
造化密移不可察知,變四時寒暑,記北風而噓吹。
徒見春花綺靡,秋葉離披,文禽嚶嚶佳木,寒螀切切空幃,妄追逐外物淫思慮而歡悲。
豈知夫衰樂榮盛,相尋反衍,伊四時去來,猶人事之展轉,來兮不可推,去兮不可挽,知已毀者不完,故甑墮而不覘。
胡用逃江湖長逝,啜糟粕而沉沔?
乃欲銷日忘憂,可嗟除患而術淺。
天下之患,金木為輕,陰陽之患,無甚人情,其熱焦火,其寒凝冰。
不息其火兮而與火增明,不釋其冰兮而與冰凝。
局局然而笑,或覤覤然而驚。
一得一失,則一死一生。
居處狹隘,則勃蹊而不寧,方寸不虛,則宜乎哀樂之所嬰,故睹節(jié)物晼晚則索然而涕零。
彼物之蘗者復茂,而黃者復青,唯汝豐膚改而憔悴,美須變而星星。
知彫年急景之易盡,何以銜哀懷恤,撐腸柱腹而填膺!
吾將倘佯馮閎,盱衡太清開襟延佇,冒秋氣而嘗秋風,觀物色而聽秋聲豈知哀樂得喪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