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驪山之老樹,撫往事于硎谷。
愴滿目之風煙,藏萬古之愁色。
問坑儒兮何代,虐狂秦之殘酷。
當祖龍之御宇,鞭四海而歸一。
宮阿旁而壯內(nèi),城萬里而威邊。
蔑百王于眼底,追三皇而比肩。
俯六合而誰何,慢自恣而不已。
既所行之乖戾,念先及于議己。
將愚民而獨圣,涂天下之耳目。
灰百代之典籍,煙萬古之竹帛。
彼群儒之無辜,胡獨罹此罔極。
悲硎谷之一穴,菰有實于冬天。
驅(qū)天下之有識,將一舉而俱填。
山凝慘而帶色,水嗚咽而吞聲。
污秦垢而未洗,深有愧于山靈。
謂四海之無虞,可永傳于萬齡。
曾不知秦家之命脈,共此夕而同坑。
腥才聞于鮑車,鹿已逸于原野。
擲乾坤于馬上,紅三月之宮火。
掘孤墳而莫保,墟宗社兮草沒。
想坑儒之曩時,禍孰慘于今日。
事洄泬而好還,信天道之昭晰。
噫儒者之抱道,固為國之良器。
緬前古之明辟,必用是而致治。
何彼惷之無知,反屠戮而莫惜。
欲愚民而不得,卒亡國而自促。
驪山高兮硎谷深,積冤氣兮猶未泄。
諒時運之若玆,非爾命之皆薄。
??万売谙﹃?,想當時而一泣。
綴悲詞而吊古,慰九原之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