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重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重光
第 7、10、17、142 句因包含“玉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川
第 25 句因包含“蝦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蝦蟆
第 33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38 句因包含“歲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歲星
第 40 句因包含“董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董賢
第 52 句因包含“火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火齊
第 61 句因包含“百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六
第 96 句因包含“天高,聽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高聽卑
盧玉川月蝕詩戲效其體辛巳 清 · 李學(xué)逵
 出處:洛下生集冊十五文漪堂集
維歲重光,日躔鶉火旬日,云陰不雨,氣蒸如炊。
洛下早起,飽吃藜莧飯,臥讀玉川月蝕詩。
一讀愕眙三讀四讀頗肰疑。
玉川子,守道士,憎俗安貧律繩己。
昔者昌黎韓愈有言曰:先生有家洛城里。
三禮九易畢研究,閉門不出動(dòng)一紀(jì)。
玉川子,胡乃爾。
讀書窮理,理外即誑而已矣。
何有眼,天何好色。
天何不善善,天何不惡逆。
蝦蟆地上蟲,何渠蒼穹。
月本八倍大地軸,何由吞在幺?腹。
青龍朱雀,名存實(shí)無有。
何有當(dāng)心明堂何有毒舌赤口。
土宿太白,為天之緯星。
何有到人頭上破敗何有恒州陳斬項(xiàng)馘如菁。
或言詩中有云,歲星福德,官爵董秦。
秦宮董賢,是古權(quán)倖臣。
先生此詩深畏忌,假托吊詭時(shí)事
使言者不為罪,聽者為意。
是事且姑舍,請言日月相遞謝。
日專于晝,月主于夜。
有如一張鴉,青穹廬幕雙綴放光珠。
一珠火齊赤,一珠水晶烏,一出一入如旋樞。
又聞地球九萬里,天包地外居中。
不偏又不倚,一點(diǎn)當(dāng)空
其外月天,又其外日天。
日日行三百六十有五度又度四分一,猶不及天一度先。
月又不及天十有三度又度九分七,與日不得恒同躔。
初一合朔,日月相貼聯(lián)。
月本無光曜此時(shí)沖虛玄。
初三稍差池,得日光些兒。
向東出兩尖,纖白如一眉。
初八即上弦,與日邪睨之,如鏡割半規(guī)
十五乃相望,全面恰受茲,滿足無欠虧。
人間當(dāng)此夜,月在天之上,日在地之下,地于兩間相隔過。
朦朦朧朧黑影中,但見一輪生于東。
誰料腳下地,適向黃道一百有二度處當(dāng)其沖。
不得與其照,月不得受其明。
還爾本來面,黯淡光晶。
噫彼眾僧雛,口誦月光佛。
向前一方高腳床,東頭赤棗西白栗,摐鐃擊鈸鏗瑟瑟
天高聽卑,憫汝無知
朒朓朏望,自有其時(shí)
時(shí)至而蝕,適會(huì)其期。
人生可憐蟲,????土壤中。
距天九萬里,此身秋毫耳。
嚶??小語仰愬天,天若允爾錯(cuò)允爾。
或問洛下子,望日對月。
地反遮日光,所以月光闕。
茍如子所言,一年十二望。
望望月當(dāng)蝕,胡蝕乃不常。
洛下子笑答,此理君未詳。
今此大地上,所處殊方
當(dāng)其此不蝕,彼處或無光。
不論彼與此,必蝕理所當(dāng)。
或又問洛下子,東月始升時(shí),西日入地,地未及遮之。
此時(shí)亦有蝕,于理實(shí)可疑。
洛下子又笑答,方其月在東。
陽輝收斂,陰濕玄穹。
是月出地,是影先浮空。
所見者,是影非月。
月方就蝕,影隨而觖。
南城萬公先作辨,其次李鱸說文無可疵語殊絕。
將此玉川詩,卻付與北南風(fēng)送之。
地之角,天之涯,再不得使人稱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