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木蘭,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木蘭船
第 21 句因包含“五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龍
第 23 句因包含“舟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舟楫
第 34 句因包含“杖頭,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杖頭錢
第 21 句因包含“五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龍
第 23 句因包含“舟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舟楫
第 34 句因包含“杖頭,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杖頭錢
己巳七月昌邑途中遇水以車作舟行三十里賦詩紀事 清 · 徐基(立山)
少年尚意氣,到處學(xué)游仙。
見險不知止,日暮猶加鞭。
破浪江湖里,獨泛木蘭船。
壯志凌山岳,雄襟貫百川。
古人難行路,我意殊不然。
策馬走山左,平坦可安眠。
和雨忽淋漓,墟社成深淵。
茫茫圍天住,浩浩渺無邊。
征車息古寺,借榻且遷延。
寺僧為我說,前流難尋沿。
五龍新決口,柳溝勢相連。
欲渡無舟楫,不如且言旋。
躊躇正乏策,夜雨復(fù)連綿。
點點滴心上,客況倍憂煎。
秋蟲聲唧唧,若亦為予憐。
輾轉(zhuǎn)不成寐,起坐看云天。
朝聚土人謀,不惜杖頭錢。
沽酒供一醉,聊作歡喜緣。
土人俱踴躍,愿共涉淪漣。
旋即駕我車,驅(qū)之入清泉。
或者推其尾,或者挽其前。
馬亦奮兩耳,努力渡云煙。
以車代舟筏,居然行之便。
途長馬力乏,車內(nèi)水涓涓。
喘息復(fù)前征,飄飄到陌阡。
仆人長嘆息,此行尚勉旃。
我唯顧之笑,水下盡原田。
并無蛟龍窟,何必畏其顛。
吁嗟乎!
人世風(fēng)波險十倍,兀坐尚可被拘牽。
似此清流殊不惡,相對長吟《秋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