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桃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20 句因包含“滄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滄洲
第 23 句因包含“萬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萬乘
第 31 句因包含“紙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紙貴
吳偉江山圖歌 明 · 何景明
 出處:明詩紀事 丁簽·卷一、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卷十三 山水類
吳偉老死可見,人間畫史空嗟羨。
吾觀此卷江山圖,飄然意象虛無。
想彼濡毫絹素,酒酣落筆神骨露。
萬里青天海岳,空堂白日云霧。
洲傾岸側波嶺銜,島嶼倒影翻源潭。
江邊萬舸一時發(fā),中流颯颯風帆。
崩濤涌浪勢難久,漁子舟人回首。
去雁遙知七澤中,落花誤認桃源口。
煙峰蒼茫二叟,面發(fā)衣冠粗丑。
石林沙草點染,舒卷滄洲在吾手。
憶昨弘治間,偉藝實絕倫。
供奉曾逢萬乘主。
召邀數(shù)過諸侯門。
京師豪貴迎致,失意往往
由來能事性氣,轗軻貧賤終其身。
嗚呼吳生復作,身后丹青零落。
殘山剩水片紙貴。
百金購之不一得。
此卷流傳天地間,我即見汝真顏色
田按:吳偉字次翁,別號小仙江夏人,畫山水人物。成化間待詔仁智殿。有時大醉被召,蓬首垢面,曳破皂履。中官扶掖以見,命作《松風圖》。墨汁信手涂抹,左右動色。上嘆曰:「真仙人筆也?!咕?span id="ub32sd2" class='bold'>無何放歸南都。孝宗登極,復召見便殿,命畫稱旨,賜「畫狀元」印。余嘗怪何、李與文、沈同時,而集中題畫詩不一見,惟小仙空同、大復屢見題詠,一時好尚不可據(jù)如此迄今沈、文畫名高懸天壤,好事家珍藏,與五代董、巨、元四家媲美,而小仙畫則著錄者多微辭。一時之名,千秋之業(yè),固不同也。錄大復詩,附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