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句因包含“澗底,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澗底松
第 2 句因包含“弘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弘景
第 11 句因包含“淵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元亮
第 12 句因包含“蒲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蒲輪
第 17 句因包含“進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進賢
第 2 句因包含“弘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弘景
第 11 句因包含“淵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元亮
第 12 句因包含“蒲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蒲輪
第 17 句因包含“進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進賢
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并效其體 其二十七 澗底松(念寒俊也)(乾隆丁酉) 清 · 弘歷
出處:御制詩四集卷四十四
澗底松,弘景弗能聽,橐駝弗能種。
不宜作榱桷,卻可任梁棟。
祇以山深地僻無人知,雖具大材而不為世用。
有如良士居隱淪,縱懷致君澤民之志一時未得登要津。
茅檐甕牖樂饑獨,所以淵明曾有五字哀其貧。
欲為束帛與蒲輪,應(yīng)慮充者以假而亂真。
澗底松,他人弗知,大匠宜知之。
進賢求材人臣責,職無大小此意皆當思。
拾遺薦至尚書任,試問良士屈下責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