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雙溪水,清風八詠樓。 嚴維 送人入金華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詠自同時。 崔峒 虔州見鄭表新詩因以寄贈
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峣。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影落三湘水,詩傳八詠樓。 權德輿 新秋月夜寄故人
班女怨:指婦女因失寵而哀怨。唐竇牟《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p>
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于武陵 長信宮二首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書。 劉庭琦 奉和圣制瑞雪篇
秋風能再熱,團扇不辭勞。 劉方平 長信宮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劉云 婕妤怨
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天寶宮人 題洛苑梧葉上
張尹將眉學,班姬取扇儔。 宋之問 望月有懷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官內(nèi)知友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扇詩。 張窈窕 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詩)
今夜故山依舊見,班家扇樣碧峰東。 徐凝 卻歸舊山望月有寄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徐賢妃 長門怨
班扇慵裁素,曹衣詎比麻。 李商隱 喜雪
莫道君恩長不休,婕妤團扇苦悲秋。 李嘉祐 古興
團扇辭恩寵,回文贈苦辛。 李嶠 倡婦行
光含班女扇,韻入楚王弦。 李嶠 游禁苑陪幸臨渭亭遇雪應制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wǎng)塵。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行將泣團扇,戚戚愁人腸。 李白 懼讒
捐扇破誰執(zhí),素紈輕欲裁。 李益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吹飛雪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遠似庾公樓。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書對月見寄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 李賀 感諷六首
自憐春色罷,團扇復迎秋。 杜審言 賦得妾薄命
蘼蕪山下路,團扇秋風去。 權德輿 雜詩五首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武平一 妾薄命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王昌齡 西宮秋怨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裴回。 王昌齡 長信秋詞五首
傳聞紈扇恩未歇,預想蛾眉上初月。 王譚 后庭怨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盧殷 悲秋
長為蕣花光曉日,誰知團扇送秋風。 盧汝弼 薄命妾
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竇牟 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疏。 羅隱 閒居早秋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 翁綬 婕妤怨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許渾 贈蕭鏈師
簟委班姬扇,蟬悲蔡琰琴。 韋莊 同舊韻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項斯 古扇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涼風篋笥嫌。 鮑溶 上陽宮月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 鮑溶 贈遠
陸生誇妙法,班女恨涼飆。 齊己 謝人惠扇子及茶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張昌宗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既荷大君恩,還蒙小山遇。 張說 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賦得樹字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李白 白毫子歌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莫恨殷勤留此地,東崖桂樹昔同攀。 武元衡 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
獨為高懷誰和繼,掾曹同處桂同攀。 姚鵠 和陜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小山宜大隱,要自望蓬萊。 儲光羲 安宜園林獻高使君
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儲光羲 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九首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小山桂樹比權奇,上林桃花況顏色。 喬知之 羸駿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叢。 姚合 酬張籍司業(yè)見寄
少留攀桂樹,長渴望梅林。 崔備 清溪路中寄諸公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 張易之 侍從過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風字應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跡仆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佩蘭長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贈齊公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猶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楊炯 游廢觀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權德輿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
遙知小山桂,五馬待邀歡。 權德輿 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jīng)平望將赴于朝廷期過故林不至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蘭臺策,將從桂樹游。 陳子昂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隱路,大塊切勞生。 駱賓王 早發(fā)淮口望盱眙
白雪調(diào)歌響,清風樂舞雩。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擊壤歌:稱頌帝王治國有方。南朝陳張正見《從籍田應衡陽王教作五章》之五:“幸承濫吹末,擊壤自為歌?!?/p>
擊壤將何幸,裴回望九門。 崔樞 賜耆老布帛(一作張復元詩)
野洽如坻詠,途喧擊壤謳。 李嶠 晚秋喜雨
寧知帝王力,擊壤自安貧。 李嶠 田
壤歌唯海甸,畫角自山樓。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茍伸擊壤情,機事息秋豪。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楊嗣復 儀鳳
小臣空擊壤,滄海是恩波。 楊巨源 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
多慚擊壤曲,何以荅堯聰。 權德輿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六韻
賡歌禹功盛,擊壤堯年豐。 武元衡 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王維 偶然作六首之一
幸同擊壤樂,心荷堯為君。 王維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yè)四聲依次用各六韻之一
候時勤稼穡,擊壤樂農(nóng)功。 薛存誠 膏澤多豐年
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 貫休 壽春進祝圣七首大興三教
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鮑防 元日早朝行(見鮑溶集旌旗以下。缺三字。下有斷爾春風前。直如朱繩非爾姘二句。師曠以下句俱無。)
何當一雨蘇我苗,為君擊壤歌帝堯。 齊己 苦熱行
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 司空曙 送嚴使君游山
刀環(huán)有約:環(huán)、還諧音,用以詠思鄉(xiāng)之情。清尤侗《挽葉元禮臺人三首》之二:“刀環(huán)有約勞恩婦,劍鐵無家泣老親。”
佳期應借問,為報在刀頭。 宋之問 望月有懷
百戰(zhàn)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常建 塞上曲
佳期應借問,為報在刀頭。 康庭芝 詠月
藁砧刀頭未有期,攀條拭淚坐相思。 徐彥伯 芳樹
怪來頻起詠刀頭,楓葉枝邊一夕秋。 施肩吾 送裴秀才歸淮南
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 李商隱 擬意
破鏡徒相問,刀頭恐隔年。 李群玉 初月二首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
夜聞漢使歸,獨向刀環(huán)泣。 王昌齡 從軍行二首
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趙嘏 洞庭寄所思
別馬連嘶出御溝,家人幾夜望刀頭。 錢起 送崔校書從軍
東城躍紫騮,西路大刀頭。 韓翃 送劉侍御赴令公行營
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huán)。 高適 入昌松東界山行
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 高適 送劉評事充朔方判官賦得征馬嘶
謝庭風韻婕妤才,天縱斯文去不回。 竇常 過宋氏五女舊居
謝家爭擬絮,越嶺誤驚梅。 令狐楚 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
縈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 劉禹錫 柳絮
雪里題詩偏見賞,林間飲酒獨令隨。 司空曙 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
柳絮聯(lián)章敏,椒花屬思清。 吳融 個人三十韻
謝家詠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姚合 楊柳枝詞五首之四
長愛謝家能詠雪,今朝見雪亦狂歌。 徐凝 喜雪
玄冥借與三冬景,謝氏輸他六出花。 徐夤 梅花
雪句豈須徵柳絮,粉腮應恨帖梅妝。 徐夤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蘭亭宴罷方回去,雪夜詩成道韞歸。 李商隱 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聯(lián)辭雖許謝,和曲本慚巴。 李商隱 喜雪
詠留飛絮后,歌唱落梅前。 李商隱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渴然有農(nóng)夫望歲之志遂作憶雪又作殘雪詩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舊憶雪
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 李商隱 江東
也曾飛絮謝家庭,從此風流別有名。 李山甫 柳十首之七
麻引詩人興,鹽牽謝女才。 李紳 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
雪滿中庭月映林,謝家幽賞在瑤琴。 楊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輩聽崔校書彈琴
招邀菊酒會,屬和柳花篇。 權德輿 和九日從楊氏姊游
謝家興詠日,漢將出師年。 皇甫冉 和朝郎中楊子玩雪寄山陰嚴維
稱觴阮林下,賦雪謝庭幽。 盧僎 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lián)P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陽令
詠雪因饒妹,書經(jīng)為愛鵝。 盧綸 宴趙氏昆季書院因與會文并率爾投贈
聞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紅兒。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十六
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舊陽春。 薛濤 酬文使君
道蘊詩傳麗,相如賦騁才。 許渾 和賓客相國詠雪
今朝謝家興,幾處郢歌傳。 錢起 省中對雪寄元判官拾遺昆季
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花詠散鹽。 韋莊 冬日長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 韓愈 喜雪獻裴尚書
謝庭賞方逸,袁扉掩未開。 駱賓王 寓居洛濱對雪憶謝二
庾公樓:指風流儒雅之場所。唐盧綸《送申居正字往湖南迎親……》:“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樓應伴庚公閑?!?/p>
遙想高樓上,唯君對庾公。 司空曙 龍池寺望月寄韋使君閻別駕
庾公明月吟連曙,謝守青山看入秋。 吳融 離霅溪感事獻鄭員外
陶潛縣里看花發(fā),庾亮樓中對月明。 崔峒 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
儻有登樓望,還應伴庾公。 戴叔倫 送萬戶曹之任揚州便歸舊隱
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遠似庾公樓。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書對月見寄
竟陵明月夜,為上庾公樓。 李端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憐如在庾樓中。 李逢吉 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值之作
曾經(jīng)庾亮三秋月,下盡羊曇兩路棋。 李郢 上裴晉公
時陪庾公賞,還悟脫煩囂。 杜牧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
庾公興不淺,黃霸鎮(zhèn)每靜。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 杜甫 樹間
自公多暇延參佐,江漢風流萬古情。 杜甫 江陵節(jié)度陽城郡王新樓成王請嚴侍御判官賦七字句同作
池要山簡馬,月凈庾公樓。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三首之一
江山勝他郡,閑賦庾樓詩。 杜荀鶴 送友人牧江州
滄州值康樂,明月向元規(guī)。 楊巨源 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絳老問年須算字,庾公逢月要題詩。 楊巨源 送絳州盧使君
庾樓寒更憶,腸斷雪千峰。 楊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樓見寄之
相思玩華彩,因感庾公樓。 權德輿 初秋月夜中書宿直因呈楊閣老
待月登庾樓,排云上蕭寺。 權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
偏懷賞心處,同望庾樓前。 權德輿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對月見懷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獨孤及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伴庾公閑。 盧綸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親兼謁趙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戲簡前歷陽李明府
聞說元規(guī)偏愛月,知君常得伴登樓。 盧綸 送鄧州崔長史
何郎載酒別賢侯,更吐歌珠宴庾樓。 盧鄴 和李尚書命妓錢崔侍御
庾亮樓何厄,陳蕃榻更崇。 竇庠 東都嘉量亭獻留守韓仆射
定知有客嫌陳榻,從此無人上庾樓。 竇鞏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
庾監(jiān)高樓月,袁郎滿扇風。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從此文星在何處,武牢關外庾公樓。 羅隱 送鄭州嚴員外
樓移庾亮千山月,樹待袁宏一扇風。 羅隱 途中獻晉州孟中丞
明月清風宗炳社,夕陽秋色庾公樓。 貫休 山居詩二十四首之二
庾樓清賞處,吟徹曙鐘看。 鄭谷 京兆府試殘月如新月
棹倚袁宏渚,簾垂庾亮樓。 鄭谷 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
雙旌相望處,月白庾公樓。 鄭谷 送人之九江謁郡侯苗員外紳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七步詠:指人才思敏捷,才氣過人。唐于志寧《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
萁燃:喻兄弟相逼,或喻內(nèi)部不和。清黃蜜來《寄懷昌大風》:“屐雖齒折誠何礙,吟到其燃未免猜?!?/p>
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 于志寧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
豆萁才敏俊,羽獵正崢嶸。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萬言不加點,七步猶嫌遲。 岑參 送張直公歸南鄭拜省
天子三章傳,陳王七步才。 李嶠 詩
九卿領徐方,七步繼陳思。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君看將相才多少,兩首詩成七步間。 薛能 和府帥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