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22,分14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棠遺善政
匠石善運(yùn)
張范善終始
善刀
采善詢蕘
善價(jià)
東平為善
獨(dú)善
劉昆善政
弘羊善計(jì)
廉頗善飯(又作:善飯廉頗)
善財(cái)童子
善禱
善和書
善卷
典故   
思召伯
  
棠郊
    
甘棠頌
   
蔽芾棠陰
 
召南棠
    
甘棠不剪
 
憶甘棠
 
邵伯棠
 
棠茂
  
棠遺善政
 
甘棠少訟
 
南山遺愛
    
棠葉
 
棠影
 
憶召公
 
故國裁棠
 
劭伯樹
  
棠花
 
棠樹遺愛
 
遺愛召伯
 
召伯遺澤

相關(guān)人物
召公姬奭

參考典故
周召分陜


《毛詩正義》卷一之四〈國風(fēng)·召南·甘棠〉~54~
毛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乖娫唬骸副诬栏侍模鸺粑鸱?,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span>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550~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說苑》卷五〈貴德〉~27~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zhǎng)之;惟恐其不至于大也。詩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傳曰:自陜以東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職當(dāng)桑蠶之時(shí),不欲變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聽斷焉,陜間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誄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夫詩思然后積,積然后滿,滿然后發(fā),發(fā)由其道而致其位焉;百姓嘆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政教惡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見宗廟之敬也?!股踝鹌淙耍鼐雌湮?,順安萬物,古圣之道幾哉!
《孔子家語》卷第二〈好生第十〉~2~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賁焉,愀然有不平之狀。子張進(jìn)曰:「師聞卜者得賁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對(duì)曰:「以其離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謂之賁,非正色之卦也。夫質(zhì)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賁,非吾兆也。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質(zhì)有馀不受飾故也?!箍鬃釉唬骸肝嵊诟侍模娮趶R之敬甚矣,思其人必愛其樹,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span>

簡(jiǎn)釋

棠樹政:詠官吏治理有方,政績(jī)卓著。唐許渾《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三月已乘棠樹政,二年空負(fù)竹林期?!?/p>


例句

東風(fēng)二月淮陰郡,唯見棠梨一樹花。 劉商 送元使君自楚移越

人詠甘棠茂,童謠竹馬群。 劉商 送廬州賈使君拜命

從發(fā)坡頭向東望,春風(fēng)處處有甘棠。 劉禹錫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自戶部尚書拜)

白芷江邊分驛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劉禹錫 朗州竇員外見示與澧州元郎中郡齋贈(zèng)答長(zhǎng)句二篇因以繼和

聞?wù)f天臺(tái)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劉禹錫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纻兼竹書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貺(按此郡本自婺州析置。徐(州)自合州遷)

暫輟清齋出太常,空攜詩卷赴甘棠。 劉禹錫 送王司馬之陜州(自太常丞授。工為詩)

儒行公才竟何在,獨(dú)憐棠樹一枝存。 劉長(zhǎng)卿 哭陳歙州

梅吹前軍發(fā),棠陰舊府空。 劉長(zhǎng)卿 奉錢郎中四兄罷馀杭太守恩加侍御史充行軍司馬赴汝南行營(yíng)

留客勝看竹,思人比愛棠。 司空曙 和李員外與舍人詠玫(一作冬)瑰花寄徐侍郎

甘棠名異奭,大樹姓非馮。 吳融 赴闕次留獻(xiàn)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公門何事更相牽,邵伯優(yōu)賢任養(yǎng)閑。 姚鵠 和陜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勿剪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孟浩然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逾。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

被茲甘棠樹,美掩召伯詩。 岑參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

無復(fù)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張九齡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tái)

訟虛棠戶曙,觀靜竹檐曛。 張垍 奉和岳州山城

空慚棠樹下,不見政成歌。 張說 岳州看黃葉

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 李商隱 武侯廟古柏

愛此如甘棠,誰云敢攀折。 李白 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峴山風(fēng)已遠(yuǎn),棠樹事難追。 李逢吉 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

樹古棠陰在,耕馀讓畔空。 李隆基 途次陜州

峴山云影畔,棠葉水聲前。 杜牧 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蕪湖感舊傷懷因成十六韻

凄風(fēng)洛下同羈思,遲日棠陰得醉歌。 杜牧 陜州醉贈(zèng)裴四同年

敬逾齊國社,恩比召南棠。 柳宗元 弘農(nóng)公以碩德偉才屈于誣枉(弘農(nóng)公楊憑也。為御史李夷簡(jiǎn)所彈)左官三歲復(fù)為大僚天監(jiān)昭明人心感悅宗元竄伏湘浦拜賀末由謹(jǐn)獻(xiàn)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慚非甘棠詠,豈有思人不。 白居易 三年為刺史二首之一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白居易 別州民

到后定知人易化,滿街棠樹有遺風(fēng)。 盧渥 題嘉祥驛

煙月一時(shí)搜古句,山川兩地植甘棠。 章碣 贈(zèng)婺州蘇員外

棠遺善政陰猶在,薤送哀聲事已空。 羅隱 商于驛樓東望有感

化向棠陰布,春隨棣萼芳。 羅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今日斯文向誰說,淚碑棠樹兩成空。 羅隱 故洛陽公鎮(zhèn)大梁時(shí)隱得游門下今之經(jīng)歷事往人非聊抒所懷以傷以謝

玉帳空嚴(yán)道,甘棠見野花。 羊士諤 題郡南山光福寺寺即嚴(yán)黃門所置時(shí)自給事中京兆少尹出守年三十性樂山水故老云每旬?dāng)?shù)至后分閫(一有西字)川州門有云思碑即郤拾遺之詞也

川原馀讓畔,歌吹憶遺棠。 蔡希寂 陜中作

聞?wù)f公卿盡南望,甘棠花暖鳳池頭。 許渾 聞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嶺頭人未歸。 許渾 聽歌鷓鴣辭(并序)

龍城鳳沼棠陰在,只恐歸鴻更北飛。 許渾 賀少師相公致政

三月已乖棠樹政,二年空負(fù)竹林期。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

共喜甘棠有新詠,獨(dú)慚霜鬢又攀龍。 路貫 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

我家有棠陰,枝葉竟不繁。 邵謁 送從弟長(zhǎng)安下第南歸覲親

郡移棠轉(zhuǎn)茂,車至鹿還馴。 錢起 送王使君移鎮(zhèn)淮南

紅旆正憐棠影茂,彩衣偏帶桂香濃。 顏萱 送羊振文歸覲桂陽

樵童不須剪,聊起邵公思。 馬戴 路傍樹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駱賓王 至分陜

已聽甘棠頌,欣陪旨酒歡。 高適 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向風(fēng)扃戟戶,當(dāng)署近棠陰。 高適 同郭十題楊主簿新廳

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托蓬根。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

典故     
匠石斤
 
斲鼻工
  
罷揮斤
   
匠石操斤
  
借斧斤
 
思郢質(zhì)
 
郢人妙質(zhì)
    
堊勞運(yùn)斤
 
惠死莊杜口
 
匠石善運(yùn)
 
良斲
  
運(yùn)斤不輟
 
運(yùn)斤質(zhì)
 
鼻蠅受斤
 
堊鼻運(yùn)斤
 
斧揮郢鼻
 
妙斤
 
郢匠風(fēng)斤
 
郢匠斲
  
斲妮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八中〈雜篇·徐無鬼〉~843~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唤呈唬骸撼紕t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蛔苑蜃又酪?,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span>

簡(jiǎn)釋

郢匠:指技藝高超的人,或喻大毛筆。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zèng)高四》:“成風(fēng)郢匠斫,流水伯牙弦?!?/p>


例句

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 劉禹錫 翰林白二十二學(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zèng)鮮于京兆二十韻

惠死莊杜口,鐘歿師廢琴。 白居易 哭崔常侍晦叔

郢匠掄材日,轅輪必盡呈。 皇甫冉 上禮部楊侍郎

雕琢只應(yīng)勞郢匠,膏肓終恐誤秦醫(yī)。 羅隱 投所思

落筆空追愴,曾蒙借斧斤。 鄭谷 讀故許昌薛尚書詩集

成風(fēng)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zèng)高四

典故
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mèng)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mèng)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
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qǐng)?jiān)O(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duì)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鼓冈唬骸溉羧?,當(dāng)為爾醞酒?!怪疗淙眨耷涔?,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箤ざ?。式忽夢(mèng)見元伯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shí)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qǐng)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shí),乃見有素車白馬,號(hào)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粒祮恃栽唬骸感幸釉?!死生路異,永從此辭。」會(huì)葬者千人,咸為揮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jiǎn)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李端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沒后十一日處州新命始到后見歸妓感而成詩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huì)素車。 權(quán)德輿 哭張十八校書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權(quán)德輿 工部發(fā)引日屬傷足臥疾不遂執(zhí)紼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王昌齡 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zèng)馮六元二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王維 哭褚司馬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王起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張范唯通夢(mèng),求羊永絕蹤。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鄭愔 哭郎著作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駱賓王 樂大夫挽詞五首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魚玄機(jī) 期友人阻雨不至

典故
有馀地
   
投刃
 
刃有馀
 
地有馀
 
宰牛
 
庖刀
 
中肯綮
   
不見全牛
 
解全牛
 
刃游馀地
 
投虛刃
  
丁解牛
 
解牛
 
庖丁投刃
 
不目全
 
刀解牛
 
牛刀投隙
    
庖丁下刀
  
釋牛刀
 
馀刃

相關(guān)人物
庖丁


《莊子集釋》卷二上〈內(nèi)篇·養(yǎng)生主〉~7~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huì)。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duì)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jìn)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shí),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shí),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dòng)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刮幕菥唬骸干圃?!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簡(jiǎn)釋

中肯綮:喻正中要害、關(guān)鍵之處。明楊基《皂角灘》:“牛刀慣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鋒棱?!?/p>

庖丁解牛:喻指技能高超純熟。宋黃庭堅(jiān)《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監(jiān)市履豨知民心。”


例句

逢時(shí)將騁驥,臨事無全牛。 劉長(zhǎng)卿 送裴四判官處河西軍試

要衣須破束,欲炙須解牛。 李咸用 長(zhǎng)歌行

長(zhǎng)桑曉洞視,五藏?zé)o全牛。 李白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

雅韻憑開匣,雄铓待發(fā)硎。 杜牧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印組縈光馬,鋒铓看解牛。 杜牧 牧陪昭應(yīng)盧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暮罷府周歲公宰昭應(yīng)牧在淮南縻職敘舊成二十二韻用以投寄

詩罷地有馀,篇終語清省。 杜甫 八哀詩(并序)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議論有馀地,公侯來未遲。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清文動(dòng)哀玉,見道發(fā)新硎。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zèng)

掘劍知埋獄,提刀見發(fā)硎。 杜甫 秦州見敕(一作除)目薛三璩(一作據(jù))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jiān)察與二子有故遠(yuǎn)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輪轅無匠石,刀幾有庖丁。 溫庭筠 過孔北海墓二十韻

疇昔切玉刃,應(yīng)如新發(fā)硎。 獨(dú)孤及 代書寄上裴六冀劉二潁

盤根儻相值,試用發(fā)硎刀。 獨(dú)孤及 送虢州王錄事之任

觀君法苑思沖虛,使我真乘刃有馀。 知玄 答僧澈

雅論冰生水,雄材刃發(fā)硎。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zèng)(時(shí)子權(quán)知岳州事)

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 邵謁 送徐群宰望江

得性虛游刃,忘言已棄筌。 駱賓王 秋日山行簡(jiǎn)梁大官

著鞭驅(qū)駟馬,操刃解全牛。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典故
采善詢蕘


《毛詩正義》卷十七之四〈大雅·生民之什·板〉~633~
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于芻蕘。漢·毛亨傳:「芻蕘,薪采者?!?jié)h·鄭玄箋:「古之賢者有言:『有疑事當(dāng)與薪采者謀之。』」

例句

杞梓無遺用,芻蕘不忘詢。 元稹 代曲江老人一百韻

典故
沽哉
  

《論語·子罕》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span>

例句

去矣時(shí)難遇,沽哉價(jià)莫酬。 杜牧 牧陪昭應(yīng)盧郎中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罷府周歲公宰昭應(yīng)牧在淮安縻職敘舊成二十二韻用以投寄

風(fēng)流俱善價(jià),愜當(dāng)久忘筌。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盻云高羽翼,待賈蘊(yùn)璠玙。 楊衡 寄田倉曹灣

典故
東平為善

相關(guān)人物
劉蒼


《后漢書》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
東平憲王蒼,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jìn)爵為王?!荒?,蒼與諸王朝京師。月馀,還國。帝臨送歸宮,悽然懷思,乃遣使手詔國中傅曰:「辭別之后,獨(dú)坐不樂,因就車歸,伏軾而吟,瞻望永懷,實(shí)勞我心,誦及采菽,以增嘆息。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諸王子年五歲已上能趨拜者,皆令帶之。」

例句

東平為善,司馬稱好。 李瀚 蒙求


《孟子》卷十三《盡心上》
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脩身見于世。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例句

獨(dú)善誠有計(jì),將何救旱苗。 白居易 月夜登高避暑

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濟(jì)獨(dú)善難得并。 白居易 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典故
負(fù)子渡河
 
虎去境
 
劉昆善政
 
治境無虎

相關(guān)人物
劉昆


《謝承后漢書》卷五〈儒林傳·劉昆〉~6~
劉昆遷弘農(nóng)太守。先是崤險(xiǎn),驛道多虎災(zāi),行旅不通。昆為政三年,化大行,虎皆負(fù)子渡河而去。
《后漢書》卷七十九上〈儒林列傳上·劉昆〉~2550~
先是崤、黽驛道多虎災(zāi),行旅不通。昆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負(fù)子度河。帝聞而異之。
典故
弘羊心計(jì)
 
弘羊善計(jì)

相關(guān)人物
桑弘羊


《漢書》卷二十四下《食貨志下》
「弘羊,洛陽賈人之子,以心計(jì),年十三侍中?!固?#183;顏師古注:(心計(jì))「不用籌算?!?/span>

例句

善計(jì)在弘羊,清嚴(yán)歸仲舉。 儲(chǔ)光羲 晚次東亭獻(xiàn)鄭州宋使君文

廣漢鉤距,弘羊心計(jì)。 李瀚 蒙求

典故 
廉頗善飯
 
善飯廉頗
 
強(qiáng)飯廉頗
 
上馬試廉頗
 
廉頗能范

相關(guān)人物
廉頗


《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2448~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shù)困于秦兵,趙王思復(fù)得廉頗,廉頗亦思復(fù)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bào)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冠w王以為老,遂不召。

簡(jiǎn)釋

三遺矢:喻年老體弱。清趙翼《吳門晤范洽園編修》:“何當(dāng)老態(tài)三遺矢,還附名流一瓣香。”

強(qiáng)飯廉頗:喻老當(dāng)益壯者。宋陸游《親舊見過多見賀強(qiáng)健戲作此篇》:“據(jù)鞍馬援雖堪笑,強(qiáng)飯廉頗亦未非?!?/p>


例句

似鸮占賈誼,上馬試廉頗。 劉長(zhǎng)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


《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十五《入法界品二》
何以因緣名曰善財(cái)?此童子者,初受胎時(shí),于其宅內(nèi)有七大寶藏;其藏普出七寶樓閣,自然周備。……以此事故,婆羅門中善明相師,字曰善財(cái)。
典故
善禱

相關(guān)人物
晉獻(xiàn)文子


《禮記·檀弓》
「晉獻(xiàn)文子成室,晉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是全要領(lǐng)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箹|漢·鄭玄注:「善禱謂文子之言。禱,求也?!固?#183;孔穎達(dá)疏:「張老因美而譏之,故為善頌;文子聞過即服而拜,故為善禱也。」

例句

或云豐年祥,飽食可庶幾。善禱吾所慕,誰言寸誠微。 韓愈 辛卯年雪

典故
善和書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三〈柳宗元五·寄許京兆孟容書〉~5790~
家有賜書三千卷,尚在善和里舊宅,宅今已三易主,書存亡不可知。皆付受所重,常系心腑,然無可為者。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善卷
 


《莊子》雜篇·卷九下《讓王》
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dòng);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例句

善卷讓天子,務(wù)光亦逃名。 李白 雉子斑

善卷明時(shí)隱,黔婁在日貧。 王維 過沈居士山居哭之

《漢語大詞典》:召公棠
見“ 召棠 ”。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國,舍于甘棠之下,國人愛之而敬其樹,作甘棠。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顯著,遺愛在民。南朝梁。劉孝綽 棲隱寺碑:「地雖舊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猶泣?!?/div>
分類:巡行
《漢語大詞典》:召伯棠
見“ 召棠 ”。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國,舍于甘棠之下,國人愛之而敬其樹,作甘棠。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顯著,遺愛在民。南朝梁。劉孝綽 棲隱寺碑:「地雖舊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猶泣?!?/div>
分類:巡行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國,舍于甘棠之下,國人愛之而敬其樹,作甘棠。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顯著,遺愛在民。南朝梁。劉孝綽 棲隱寺碑:「地雖舊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猶泣。」
分類:巡行
《漢語大詞典》:愛棠(愛棠)
左傳·襄公十四年:“ 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 杜預(yù) 注:“ 召公 奭 聽訟,舍於甘棠之下, 周 人思之,不害其樹,而作勿伐之詩,在《召南》?!焙笠浴皭厶摹睘榉Q頌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劉禹錫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詩:“愛棠餘故吏,騎竹見新童?!?/div>
《漢語大詞典》:憩棠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敗, 召伯 所憩。”此為 周 人懷念 召伯 德政的頌詩。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宋 梅堯臣 《送棣州唐虞部》詩:“風(fēng)俗已如此,憩棠無訟爭(zhēng)。”參見“ 愛樹 ”。
《國語辭典》:愛樹(愛樹)  拼音:ài shù
相傳周武王時(shí)燕召公曾決訟于甘棠樹下,教化鄉(xiāng)民,死后鄉(xiāng)人追懷召公而不忍砍伐其樹。典出《詩經(jīng)。召南。甘棠》。后比喻把愛心推及他人。《文選。潘岳。馬汧督誄》:「思人愛樹,甘棠不剪?!?/div>
《漢語大詞典》:棠戶
指施行惠政的官署。 唐 張垍 《奉和岳州山城》:“訟虛棠戶曙,觀靜竹簷曛。”參見“ 棠樹政 ”。
《漢語大詞典》:棠樹政(棠樹政)
喻惠政。 唐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詩:“三月已乖棠樹政,三年空負(fù)竹林期?!币嗍∽鳌?棠政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二:“明年,甘露復(fù)降殿前樹。從事 馮巡 、主簿 華操 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眳⒁姟?棠樹 ”。
分類:惠政
《漢語大詞典》:棠樹(棠樹)
棠梨樹。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焙笠蛞浴疤臉洹庇骰菡?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詩:“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唐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詩:“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託蓬根?!?/div>
《漢語大詞典》:棠樹政(棠樹政)
喻惠政。 唐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詩:“三月已乖棠樹政,三年空負(fù)竹林期。”亦省作“ 棠政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二:“明年,甘露復(fù)降殿前樹。從事 馮巡 、主簿 華操 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眳⒁姟?棠樹 ”。
分類:惠政
《漢語大詞典》:棠樹(棠樹)
棠梨樹。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因以“棠樹”喻惠政。 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詩:“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唐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詩:“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託蓬根?!?/div>
《漢語大詞典》:棠芾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北诬溃瑯淠久?、濃蔭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 宋 李昴英 《賀新郎·陪廣帥方右史登越臺(tái)》詞:“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蕭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參見“ 棠樹 ”。
《漢語大詞典》:棠樹(棠樹)
棠梨樹。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因以“棠樹”喻惠政。 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詩:“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唐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詩:“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託蓬根。”
《漢語大詞典》:棠郊成政
猶言棠樹政。 宋 柳永 《永遇樂》詞:“甘雨車行,仁風(fēng)扇動(dòng),雅稱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賢,非久定須歸去?!眳⒁姟?棠樹政 ”。
《漢語大詞典》:棠樹政(棠樹政)
喻惠政。 唐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詩:“三月已乖棠樹政,三年空負(fù)竹林期?!币嗍∽鳌?棠政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二:“明年,甘露復(fù)降殿前樹。從事 馮巡 、主簿 華操 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參見“ 棠樹 ”。
分類:惠政
《國語辭典》:棠陰(棠陰)  拼音:táng yīn
周時(shí)召伯巡行南國,曾在棠樹下聽訟理事。召公死后,后人愛其樹不忍剪伐。見《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陰譽(yù)稱去職官吏的政績(jī)。唐。劉長(zhǎng)卿 馀乾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div>
《漢語大詞典》:棠樹(棠樹)
棠梨樹。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焙笠蛞浴疤臉洹庇骰菡?。 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詩:“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唐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詩:“游子不緣貪獻(xiàn)賦,永依棠樹託蓬根。”
《漢語大詞典》:棠頌(棠頌)
詩·召南·甘棠的歌頌之辭。該篇歌頌 周 召公奭 巡行南國,在棠樹下聽訟斷案的惠政,故稱。 唐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始覺石楠詠,價(jià)傾賦《兩都》。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踰?!?/div>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別名。參見「棠梨」條。
2.《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够蛞詾槟蠂?,愛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樹,因作是詩。首章二句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div>
《國語辭典》:甘棠遺愛(甘棠遺愛)  拼音:gān táng yí ài
本指周代召公行德政,人民感戴,對(duì)召公憩息過的甘棠樹亦愛護(hù)有加。后用以表示對(duì)賢官廉吏的愛戴或懷念。典出《詩經(jīng)。召南。甘棠》?!剁R花緣》第五回:「這個(gè)異種,大約就是武則天留的甘棠遺愛。」也作「甘棠之惠」、「甘棠之愛」、「甘棠有蔭」。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別名。參見「棠梨」條。
2.《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够蛞詾槟蠂?,愛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樹,因作是詩。首章二句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div>
《漢語大詞典》:訟棠(訟棠)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鄭玄 箋:“ 召伯 聽男女之訟,不重?zé)﹦诎傩?,止舍小棠之下而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樹?!彼煲浴霸A棠”指政簡(jiǎn)刑清、人民仰戴的官府。 宋 洪適 《賀方鎮(zhèn)江啟》:“訟棠可款,曾無步武之遙;蔭樾焉依,更借齒牙之助?!?/div>
分類:人民官府
《漢語大詞典》:遺棠(遺棠)
典出《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鄭玄 箋:“茇,草舍也。 召伯 聽男女之訟,不重?zé)﹦?,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樹。”后以“遺棠”指 召伯 留下的盛德惠政。 唐 蔡希叔 《陜中作》詩:“川原餘讓畔,歌吹憶遺棠?!?/div>
《漢語大詞典》:邵伯
周 召公 奭 。因封地在 召 ,故稱 召公 或 召伯 ,又作 邵公 、 邵伯 。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 邵伯 訟不忍煩民,聽斷棠下,能興時(shí)雍而致刑錯(cuò)?!眳⒁姟?邵伯樹 ”。
分類:封地
《漢語大詞典》:邵伯樹(邵伯樹)
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張守節(jié) 正義:“今之棠梨樹也?!焙笠蚍Q棠梨樹為“邵伯樹”。 唐 杜甫 《巴山》詩:“天寒 邵伯 樹,地闊 望仙臺(tái) ?!?仇兆鰲 注引《九域志》:“ 邵伯 甘棠樹在 陜州府 署西南隅。”
分類:棠梨梨樹
《漢語大詞典》:代斲
斵,也寫作;“斲”。老子:“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稀有不自傷其手矣。”后因以“代斵”謂代替別人去做自己難以勝任的事情。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李夷簡(jiǎn) 《西亭暇日書懷十二韻獻(xiàn)上相公》:“代斲豈容易,守成獲優(yōu)游。 文翁 舊學(xué)校, 子產(chǎn) 昔田疇?!?宋 秦觀 《代南京謝上表》:“滿器難持,孤根易毀,及越樽而求治,果代斲以致傷?!?清 錢謙益 《啟禎野乘序》:“謂余不信,則又以人禍天刑懼之,曰:‘若無鬼神,豈可不自心慚愧;若有鬼神,將不福人?!丛账寡?,正為今日載筆之良規(guī),代斲之炯鑒也!”
《漢語大詞典》:匠郢
匠石 和 郢 人的并稱。 匠石 郢 人相配合,才能表演“運(yùn)斤成風(fēng)”的絕技。見《莊子·徐無鬼》。后用以稱相知之人。《文選·江淹〈謝仆射〉詩》:“舟壑不可攀,忘懷寄匠郢?!?劉良 注:“此言忘懷於相知。” 唐 李白 《李居士贊》:“彼質(zhì)我斤,揮風(fēng)是騁。了物無二,皆為匠郢?!眳⒁姟?匠石 ”。
《國語辭典》:匠石  拼音:jiàng sh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技術(shù)出神入化,運(yùn)斧削掉郢人鼻端的污泥,而絲毫未傷及鼻。見《莊子。徐無鬼》。后用以為巧匠的代稱。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jīng)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挂卜Q為「匠伯」。
《漢語大詞典》:成風(fēng)斤(成風(fēng)斤)
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焙笥脼榧妓嚫叱牡涔省?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五:“安得 郢 中質(zhì),一揮成風(fēng)斤?!?嚴(yán)復(fù) 《六十一歲生辰韓生以詩見寄斐然有懷次韻為答》:“淅米非前甑,成風(fēng)少妙斤。”
分類:技藝高超
《漢語大詞典》:操斤客
莊子寓言中的匠 石 。語本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 石 斲之。匠 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南朝 梁 江淹 《許徵君自敘》詩之十九:“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div>
《漢語大詞典》:斲泥手
亦作“斵泥手”。 指技藝高超的人。 宋 黃庭堅(jiān) 《題王黃州墨跡后》詩:“世有斵泥手,或不待 郢 工。” 宋 陳師道 《黃預(yù)挽詞》之三:“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長(zhǎng)休?!眳⒁姟?斲鼻 ”。
分類:技藝高超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比喻技術(shù)熟練、卓越。宋。黃庭堅(jiān)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mèng)?!挂沧鳌疙奖恰埂?/div>
分類:技藝高超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比喻技術(shù)熟練、卓越。宋。黃庭堅(jiān)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mèng)。」也作「斫鼻」。
分類:技藝高超
《漢語大詞典》:運(yùn)斤(運(yùn)斤)
亦作“ 運(yùn)釿 ”。
(1).揮動(dòng)斧頭砍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獨(dú)照之匠,闚意象而運(yùn)斤。” 北齊 劉晝 新論·適才:“良匠善能運(yùn)釿,故無棄材?!?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從繩運(yùn)斤,義且得於方正;量枘製鑿,術(shù)乃取於縱橫。” 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明智·張昺》:“命夫運(yùn)斤,樹有血出,眾懼欲止,公乃手自斧之。”
(2).喻技藝的高超。《北齊書·杜弼傳》:“無取於游刃,有慚於運(yùn)斤,不足破秋毫之論,何以解連環(huán)之結(jié)?”五燈會(huì)元·馬祖一禪師法嗣·章敬懷暉禪師:“ 郢 人無污,徒勞運(yùn)斤?!?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嗟予生也魯,空有運(yùn)斤意?!?/div>
《國語辭典》:運(yùn)斤成風(fēng)(運(yùn)斤成風(fēng))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楚國郢地某人曾將白灰涂在鼻上,任由匠石揮舞斤斧除去鼻上白灰,結(jié)果白灰盡除而郢人毫發(fā)未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以運(yùn)斤成風(fēng)比喻手法純熟,技術(shù)出神入化。宋。蘇軾 書吳道子畫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馀地,運(yùn)斤成風(fēng),蓋古今一人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郢人斤斲
同“ 郢匠揮斤 ”。 唐 劉禹錫 《翰林白二十二學(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郢 人斤斲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
《國語辭典》:郢匠  拼音:yǐng jiàng
古代楚國郢都的巧匠。相傳他能將人鼻端如蠅翼般的白粉用斧頭削去,而絲毫不損傷鼻子。典出《莊子。徐無鬼》。后借指文章老手或技藝熟練者。唐。杜甫奉贈(zèng)鮮于京兆〉詩:「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div>
《漢語大詞典》:郢斤
同“ 郢匠揮斤 ”。 宋 李曾伯 《醉蓬萊·壽別制垣》詞:“ 漢 橐班高, 郢 斤名重,喜動(dòng)旌旗色。” 宋 衛(wèi)宗武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詞:“剪裁妙語頻賡唱,巧勝 郢 斤 般 斧?!?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xí)·變調(diào)》:“變調(diào)者,變古調(diào)為新調(diào)也……若止為依樣葫蘆,則是以紙印紙,雖云一線不差,少天然生動(dòng)之趣矣。因創(chuàng)二法(縮長(zhǎng)為短、變舊為新)以告世之執(zhí) 郢 斤者。”
《漢語大詞典》:郢斧
郢正,斧正。 清 蒲松齡 《代孫蕙答王鼐舊工部啟》:“又《哇吹》一冊(cè),幸惟 郢 斧?!?/div>
分類:斧正
《國語辭典》:郢斲  拼音:yǐng zhuó
請(qǐng)人修改文字時(shí)所用的敬詞。
《漢語大詞典》:鼻堊揮斤(鼻堊揮斤)
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比喻指正錯(cuò)誤。典出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宋 陸游 《嘆老》詩:“平生師友凋零盡,鼻堊揮斤未有人。”
《國語辭典》:殺雞為黍(殺雞為黍)  拼音:shā jī wéi shǔ
殺雞作黍飯。指盛情款待賓客。《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專諸復(fù)出其妻子相見,殺雞為黍,歡如骨肉?!挂沧鳌笟㈦u炊黍」。
《國語辭典》:素車(素車)  拼音:sù chē
古代遇喪事或兇事時(shí),所用白土涂飾或沒有紋飾的車子。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素車禱旱,以六事責(zé)躬,則雩禜之文也?!?/div>
《漢語大詞典》:范張(范張)
(1). 東漢 范式 、 張劭 的并稱。二人友善,重義守信,有死友之稱。后常以 范 張 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 范 張 欵欵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叔倫:“ 范 張 之期,曾不虛月?!?br />(2). 范蠡 、 張良 的并稱。古代以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范。 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揚(yáng)州牧表》:“追跡 范 張 ,濯纓 汾 射 ,臣之志也?!?/div>
《國語辭典》:范張雞黍(范張雞黍)  拼音:fàn zhāng jī shǔ
范式、張劭遠(yuǎn)隔千里,相期約會(huì),劭對(duì)式堅(jiān)信不疑,式果真如期赴約的故事。典出《后漢書。卷八一。獨(dú)行傳。范式傳》。后比喻朋友間真誠的信義和深情?!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九。金貂記。餞居田里》:「餞別長(zhǎng)亭里,匆匆話別離,管鮑情分,使人流涕,良友各天涯,怎能勾范張雞黍重相會(huì)?!?/div>
《國語辭典》:雞黍(雞黍)  拼音:jī shǔ
以雞作菜,以黍作飯。指招待賓客的家常菜肴,也用以表示招待朋友情意真率。南朝梁。范云贈(zèng)張徐州謖〉詩:「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固?。孟浩然 過故人莊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漢語大詞典》:雞黍約(雞黍約)
東漢 范式 在他鄉(xiāng)與其至友 張劭 約定,兩年后當(dāng)赴 劭 家相會(huì)。 劭 歸告其母,請(qǐng)屆時(shí)設(shè)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劭 謂 式 信士,必不乖違。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對(duì)飲,盡歡而別。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后以“雞黍約”為友誼深長(zhǎng)、聚會(huì)守信之典。 唐 唐彥謙 《道中逢故人》詩:“良會(huì)若同雞黍約,暫時(shí)不放酒杯空?!?宋 蘇軾 《送沉逵赴廣南》詩:“君歸赴我雞黍約,買田筑室從今始?!?清 吳蔚光 《瑣窗寒·暮秋》詞:“待小春,開了山梅,重尋雞黍約?!?/div>
《漢語大詞典》:雞黍期(雞黍期)
同“ 雞黍約 ”。 唐 高適 《贈(zèng)別王七十管記》詩:“款曲雞黍期,酸辛別離袂?!?/div>
《漢語大詞典》:雞黍約(雞黍約)
東漢 范式 在他鄉(xiāng)與其至友 張劭 約定,兩年后當(dāng)赴 劭 家相會(huì)。 劭 歸告其母,請(qǐng)屆時(shí)設(shè)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劭 謂 式 信士,必不乖違。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對(duì)飲,盡歡而別。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后以“雞黍約”為友誼深長(zhǎng)、聚會(huì)守信之典。 唐 唐彥謙 《道中逢故人》詩:“良會(huì)若同雞黍約,暫時(shí)不放酒杯空?!?宋 蘇軾 《送沉逵赴廣南》詩:“君歸赴我雞黍約,買田筑室從今始?!?清 吳蔚光 《瑣窗寒·暮秋》詞:“待小春,開了山梅,重尋雞黍約?!?/div>
《漢語大詞典》:善刀
拭刀。《莊子·養(yǎng)生主》:“善刀而藏之?!?陸德明 釋文:“善,猶拭也。”后用以指事前的準(zhǔn)備。 明 李贄 《與友朋書》:“ 周 善藏,非萬全不發(fā),故人但見其巧於善刀,而不見其能於游刃。 顧 善發(fā),然發(fā)而人不見,故人但見其能於游刃,而不見其巧於善刀。”
《國語辭典》:庖丁  拼音:páo dīng
廚師?!肚f子。養(yǎng)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汝受業(yè)庖丁之門有年矣!」《西游記》第二三回:「一壁廂又吩咐庖丁排筵設(shè)宴,明晨會(huì)親?!?/div>
分類:庖丁廚師
《國語辭典》:庖丁解牛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梁惠王時(shí)有位廚師善宰牛,且技巧極為熟練。典出《莊子。養(yǎng)生主》。后比喻對(duì)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yīng)手,運(yùn)用自如。如:「這件專案自從由他接手后,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問題皆迎刃而解?!?/div>
《漢語大詞典》:游刃(遊刃)
(1).運(yùn)刀自如。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彼節(jié)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南朝 梁 沈約 《牷雅》詩:“庖丁游刃, 葛盧 驗(yàn)聲?!?金 王若虛 《真定縣令國公德政碑》:“而 羿 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游刃,批隙導(dǎo)窾無非理間之自然,何獨(dú)至於為政者而疑之哉!” 明 徐渭 《自浦城進(jìn)延平》詩:“以知庖丁者,游刃有餘歷?!?br />(2).比喻做事從容自如,輕松利落。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晉 興寧 中,沙門 竺法義 ,山居好學(xué),住在 始寧 保山 ,游刃眾典,尤善《法華》。” 明 王世貞 《二酉山房記》:“間以餘力游刃,發(fā)之乎詩若文,又以紙貴乎通邑大都,不脛而馳乎四裔之內(nèi)?!?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阮亭 謁選得 揚(yáng)州 推官,游刃行之,與諸士游讌無虛日?!?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 司馬遷 在寫過一個(gè)人物之后,有‘ 太史公 曰’一小段文字,談他對(duì)這一人物的印象和評(píng)價(jià),也是在若即若離之間,游刃于褒貶愛憎之外?!眳⒁姟?游刃有餘 ”。
典出莊子·養(yǎng)生主, 庖丁 為 文惠君 解牛,技藝精熟,受到稱贊, 庖丁 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於硎。彼節(jié)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焙笠浴坝稳小敝^觀察事物透徹,技藝精熟,運(yùn)用自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一·竺法義:“ 深 見其幼而穎悟,勸令出家,於是棲志法門,從 深 受學(xué),游刃眾典,尤善《法華》?!?唐 駱賓王 《秋日山行簡(jiǎn)梁大官》詩:“得性虛游刃,忘言已棄筌?!?唐 楊炯 《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林游刃,八水忘筌,能祛有漏之因,早得無生之法?!?明 李贄 《與友朋書》:“ 周 善藏,非萬全不發(fā),故人但見其巧於善刀,而不見其能於游刃。”
《國語辭典》:游刃有馀(游刃有餘)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比喻對(duì)於事情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參見「遊刃有餘」條。如:「這件工作對(duì)他而言,絕對(duì)是游刃有餘的。」
《國語辭典》:游刃有馀(游刃有馀)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比喻對(duì)于事情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參見「游刃有馀」條。如:「這件工作對(duì)他而言,絕對(duì)是游刃有馀的?!?/div>
《漢語大詞典》:無全牛(無全牛)
謂眼里沒有完整的牛。莊子·養(yǎng)生主:“ 庖丁 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huì)。 文惠君 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 釋刀對(duì)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jìn)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shí),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焙笠浴盁o全牛”比喻技藝精純的境界,或謂專注于某一事物達(dá)到極點(diǎn)。 唐 李白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詩:“ 長(zhǎng)桑 晚洞視,五藏?zé)o全牛?!?清 黃鷟來 《詠懷》:“少壯喜談兵,目中無全牛?!?/div>
《國語辭典》:目無全牛(目無全牛)  拼音:mù wú quán niú
庖丁初次宰牛時(shí),所見的是牛的身體,幾年后技術(shù)純熟,宰牛時(shí),已不注意牛的外形。典出《莊子。養(yǎng)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shí),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贡扔骷妓嚰兪旄叱?。唐。楊承和〈邠國公功德銘〉:「操利柄而目無全牛,執(zhí)其吭如芻豢悅口。」也作「目牛無全」。
《漢語大詞典》:綮肯
猶肯綮。筋骨結(jié)合處。比喻要害或關(guān)鍵。 唐 李商隱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祗憂非綮肯,未覺有膻腥。”金史·后妃傳上·景祖昭肅皇后:“ 景祖 與客飲,后專聽之。翌日,枚數(shù)其人所為,無一不中其綮肯。” 清 昭梿 嘯亭續(xù)錄·翻書房:“其翻《西廂記》、《金瓶梅》諸書,疏櫛字句,咸中綮肯,人皆爭(zhēng)誦焉。”
《國語辭典》:肯綮  拼音:kěn qìng
1.骨頭和筋肉結(jié)合的部位。宋。黃庭堅(jiān)送李德素歸舒城〉詩:「婆娑萬物表,藏刃避肯綮。」宋。陸游 倚筇詩:「未免解牛逢肯綮,豈能相馬造精微?!?br />2.比喻事理的扼要處。如:「他說話深中肯綮?!?/div>
《國語辭典》:善價(jià)(善價(jià))  拼音:shàn jià
高價(jià)。如:「善價(jià)而沽」。也作「善賈」。
《漢語大詞典》:善賈(善賈)
高價(jià)。賈,通“ 價(jià) ”。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分類:高價(jià)
《國語辭典》:善賈(善賈)  拼音:shàn gǔ
善于經(jīng)商?!俄n非子。五蠹》:「長(zhǎng)袖善舞,多錢善賈?!?/div>
《國語辭典》:善賈(善賈)  拼音:shàn jià
高價(jià)?!墩撜Z。子罕》:「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也作「善價(jià)」。
分類:經(jīng)商
《國語辭典》:待賈(待賈)  拼音:dài gǔ
等待高價(jià)出售。比喻等待時(shí)機(jī)出仕做官?!墩撜Z。子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弧?/div>
《漢語大詞典》:待賈而沽(待賈而沽)
亦作“ 待價(jià)而沽 ”。 等待善價(jià)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shí)而行。語本論語·子罕:“ 子貢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金寶》:“待時(shí)而動(dòng)曰待價(jià)而沽。”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記》:“遂決計(jì)待價(jià)而沽,不圖速成?!?徐遲 《牡丹》三:“奇貨可居,應(yīng)該待價(jià)而沽,大學(xué)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币嗍∽鳌?待價(jià) ”、“ 待賈沽 ”、“ 待沽 ”。文選·嵇康〈琴賦〉:“經(jīng)千載以待價(jià)兮,寂神跱而永康?!?張銑 注:“待價(jià)謂待人來求也?!?隋 王通 中說·周公:“ 賈瓊 請(qǐng)《六經(jīng)》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墜也?!釉唬骸疇枌槊??有美玉姑待價(jià)焉?!?阮逸 注:“待明王出,當(dāng)自求行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朝廷若也開科取,未必?zé)o人待賈沽?!?清 曹寅 《瑮亭》詩:“有質(zhì)溫而栗,待沽已后期?!?/div>
《國語辭典》:兼濟(jì)(兼濟(jì))  拼音:jiān jì
普遍救濟(jì),使天下蒼生皆受益?!端鍟>硪?。高祖紀(jì)上》:「然則前帝后王,俱在兼濟(jì),立功立事,爵賞仍行。」唐。韓愈爭(zhēng)臣論〉:「得其道不敢獨(dú)善其身,而必以兼濟(jì)天下也?!?/div>
《國語辭典》:兼善  拼音:jiān shàn
1.使他人受益?!睹献?。盡心上》:「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埂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達(dá)人兼善,廢己存愛?!?br />2.各方面皆擅長(zhǎng)精通?!段倪x。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
《國語辭典》:獨(dú)善(獨(dú)善)  拼音:dú shàn
只顧一己的修養(yǎng)。如:「人活著與其獨(dú)善,不如兼善?!?/div>
《國語辭典》:獨(dú)善其身(獨(dú)善其身)  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
保持個(gè)人的節(jié)操修養(yǎng)。后比喻只顧自己而漠視他人的權(quán)益。《后漢書。卷三七?;笜s丁鴻列傳。丁鴻》:「君子立言,非茍顯其理,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dú)善其身,將以訓(xùn)天下之方動(dòng)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但只獨(dú)善其身,便是辟支小乘?!?/div>
《漢語大詞典》:三遺矢(三遺矢)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 使者既見 廉頗 , 廉頗 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趙 使還報(bào)王曰:‘ 廉將軍 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 以為老,遂不召?!焙笠浴叭z矢”指體弱多病。 清 趙翼 《哭果毅阿公病歿于軍》詩:“可憐病到三遺矢,猶自身衝百戰(zhàn)場(chǎng)?!?姚雪垠 《言志篇·辭歲》詩:“又是一年辭舊歲,銀燈白髮醉顏紅。幸無每飯三遺矢,尚有平生百練功。”
分類:體弱多病
《漢語大詞典》:善財(cái)童子(善財(cái)童子)
見“ 善財(cái) ”。
《國語辭典》:善財(cái)(善財(cái))  拼音:shàn cái
佛教《華嚴(yán)經(jīng)》中福城長(zhǎng)者之子。出生時(shí),家中自然涌現(xiàn)許多珍奇財(cái)寶,因而取名為「善財(cái)」。《華嚴(yán)經(jīng)。入法界品》:「知此童子初入胎時(shí),于其宅內(nèi),自然而出七寶樓閣,……又雨眾寶及諸財(cái)物,一切庫藏,悉令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呼此兒,名曰善財(cái)?!?/div>
分類:梵語意譯
《漢語大詞典》:善卷
(1).相傳為 堯 舜 時(shí)隱士。莊子·讓王:“ 舜 以天下讓 善卷 。 善卷 曰:‘余立於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呂氏春秋·下賢:“ 堯 不以帝見 善綣 ,北面而問焉?!?唐 王維 《過沈居士山居哭之》詩:“ 善卷 明時(shí)隱, 黔婁 在日貧。”
(2).洞名。旅游勝地,在 江蘇省 宜興縣 西南 螺巖山 上。有上、中、下、后四洞,多大型石筍和鐘乳石,形成石獅、石象等景物。下洞地下河可行小舟,自后洞出。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七·常州府》:“﹝ 國山 ﹞其東南曰 善卷洞 ,一名 龍巖洞 。有三:一曰乾洞,其二曰大、小水洞。相傳 周幽王 二年,洞忽自裂,門廣二十尺,初入若險(xiǎn)仄,中極平曠,可坐千人。”